从白大褂到病号服

书名: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作者:[美]拉娜·奥迪什/Dr.RanaAwdish
译者:郑澜
ISBN:9787513931342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96
豆瓣评分: 9.4

书籍简介:

从医生变为患者的经历教会她,如何让医疗不再伤害患者和医生,一部点破医患关系症结的警醒之作。 作者荣登抗击新冠“医院英雄”榜单。读者心目中的“医学院第一年必读书”,对美国医疗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回忆录,被纳入英美多所大学医学院培训体系。 ◎ 编辑推荐 ☆ 至少你还没死。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 你的双肾已经不行了。 那天晚上实在太可怕了。 你确定现在的疼痛级别已经到8了吗?我1小时前刚给你打了吗啡。 突然病倒以后,拉娜才发现,自己曾经习惯说的这些话,到底有多伤人。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医疗培训的一个盲点——医生学会了避免对患者投入情感,仅仅专注于病情。然而患者不是失灵的机器,医生也不是修理机器的机器人。这种疏离不但伤害着患者,也在暗中侵蚀医生的心理健康。 ☆ 他人眼中一次大难不死的离奇经历,在拉娜·奥迪什的职业精神和深刻反思下,成为一段自我救赎的契机。她以优美而具有感染力的文笔,细腻而不乏震撼力的描述,为她热爱的医疗事业提供了珍贵、负责、发人深省的建议。从医生到患者的经历让奥迪什看到了医生和患者之间实现真正共情与沟通的可能性,告诉她患者在每个绝望与希望的时刻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医生这一群体又能如何通过关怀与互助纾解自身情绪,实现精神健康。 ☆ 《洛杉矶时报》畅销书,被译为8种语言,对美国医疗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并被纳入英美多所大学医学院培训体系。2016年,拉娜·奥迪什被其所在的亨利·福特医院——北美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之一——任命为“医护体验总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该院ICU优良的医护体验,令她荣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医院英雄”榜单。 ◎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奥迪什曾相信,严格的医疗训练就是她和同行们走上工作岗位前所需的一切,但她很快会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在刚刚结束实习、即将开始正式工作时,一个隐匿的肿瘤破坏了她的肝脏,引发了一系列灾难事件,也让她失去了腹中的孩子。她躺在ICU里,接受着接二连三的紧急手术,忍受着多重器官衰竭。许多次病情危急时,带给她意料外打击的却是她身边的医生同行——对误诊的冷漠,对病痛的全盘忽视,理所当然的情感疏离。奥迪什感到恐惧不安,然而最重要的是,她感到震惊:患者要面对的不只有疾病本身。在当前最好的医疗条件下,人情味依然是一项奢求。 在这本视角独特、文笔优美的回忆录中,奥迪什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呼吁采取行动,让医生们以一种新模式去重新思考医患之间的情感互动,并给所有的疾病研究者提供了一份大胆的路线图。真正的治愈需要良好的沟通、医生充分的同理心以及在医患之间建立真诚关系的努力。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 媒体推荐 一部勇敢、有力的回忆录。 ——《泰晤士报》 通过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视角对医疗与疾病的一次审视,充满同理心,指出了无法忽视的问题。 ——《出版者周刊》 我多希望在我进医学院的第一年,奥迪什的这本书会成为指定读物,和白大褂与听诊器一起交到我的手上。 ——《纽约时报书评》 令人警醒,文笔优美,《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告诉我们,如今的医疗界急需更好的同理心教育。 ——《科克斯书评》 奥迪什的故事令人胆战心惊:灾难般的流产、多处器官衰竭、突如其来的生命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寻找着一线希望,并找到了它。 ——《华盛顿邮报》 奥迪什的经历读来如同一部《奥德赛》。对于“治愈”的真正含义,她给出的解释令人深思。 ——托马斯·李,哈佛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系教授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应该成为每所医学院、护士学校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士培训机构的必读书。奥迪什医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医疗体系的症结:缺乏人性。 ——美国医疗研究与教育信托基金首席运营官安德鲁·J. 申

作者简介:

拉娜·奥迪什(Rana Awdish),医学博士、危重病医师,就职于北美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之一亨利·福特医院(Henry Ford Hospital)。她是该院肺动脉高压项目的负责人,并于2016年被任命为医护体验总监,职责是改善该机构的患者体验,并在全美面向医疗机构进行宣传与培训。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之时,该院ICU优良的医护体验,令她荣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医院英雄”榜单。

书友短评:

@ 尼采殿下 生娃劝退最佳书目 @ 桓 “有时,我们将一个问题暴露出来,却发现答案并不像自己预期中那样简单。真正的问题其实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背后更深层次、更抽象的问题。它们虽然抽象,却又无比顽固,它们紧紧地抓住你,渗透进你的心里,你不知道这些问题对你的影响有多深远,何时你才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你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各项观念,才有可能完全摆脱这个问题的纠缠。” @ Peter 对于医患关系最全面的角度,建议有些大夫们好好读读 @ 心动F 虽然东西方医疗体系略有差异,但此书可以作为所有医学者的入门书。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面对病患,医疗工作者能够给予的不应只是冷冰冰的机器治疗,更应该有更多人文关怀。 @ 🎣 天啦均分9.5 我好会选书 好像是第一次在国图借的 有些久远不太记得内容了 只记得一些震撼感受 @ Peter 每个医生都应该读一读。作者拥有敏锐的感受力,把自己作为医生的患病经历流畅的叙述,真诚又善良,充满爱心的动机让人感动。极好的非虚构。 @ 上海袁炜 "谢谢你!" “为什么?”谢谢你决定回到我身边"",看得热泪盈眶! @ V 作者死里逃生一次之后有些絮叨的倾诉,打算做很多自以为能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事情,但患者真的从她的新治疗模式中获益与否缺乏可靠证据,虽如此其依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内行人审视医疗过程的视角。 @ 峰林Ivan 比起如何给同情和共情安上开关,医疗从业者需要从对无法战胜死亡的现实中,给予源源不断的希望和转机。但若在效率系统内,最后的落点都压在了生存上—医生的生存,病人的生存,医院的生存,和医疗系统的生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失去了孩子
第二章
谁才有资格倾诉
第三章
走向衰竭
第四章
语不成句
第五章
当科学已然束手无策
第六章
信任、关爱与同理心
第七章
发现真相
第八章
人非机器
第九章
转化与洗涤
第十章
新生命
第十一章
与患者同在的医生们
第十二章
破裂的圣器
附 录 让我们做得更好的沟通技巧
致 谢
· · · · · ·

  • 当病人对症状的主诉模棱两可,化验和影像结果又显示一切正常时,医生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这位患者除了医疗需求外,必然还存在其他的就医动机,比如获得某外的美注,或是为了求得心理安慰,有的人明明没病,却总是希望自己生病,这种认知令医生感到不适。
    —— 引自章节:与患者同在的医生们
  • 1.无力感有时就好像我们在玩高空抛接球。手上同时有太多个球,一旦其中一个没接住,一个生命就陨落了。有时,陨落的人其实是你自己。你可以救很多人,却不得不承认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尽伤害。”2.身为医生,我们最大的能力其实不是治病救人,而是应对病痛。我们让苦难改造我们,并直面他人的苦难,帮助他人转化苦难,获得新生。3.我们愿意站在悬崖上努力接住向下跌落的病人,再将他们往回抛一点,并告诉他们别向下看。我们不希望他们看见我们看见的东西,不希望他们看到我们看似强大的治疗能力也会失败。4.如果不想崩溃,我们需要学会接受。
    —— 引自章节:与患者同在的医生们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