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全集·管理的实践

书名:彼得德鲁克全集·管理的实践
作者:[美]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
译者:齐若兰
ISBN:978711160307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20
豆瓣评分: 9.0

书籍简介:

本书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一个整体的管理书籍。本书从三个方面来描绘企业:首先,作为一个机构,企业生存的目的是对外(在市场上为顾客)产出经济成果。(关键词:绩效、实践) 其次,企业是雇用人员、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必须培育员工,支付员工薪资,组织员工以发挥生产力,并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治理,构建价值体系,建立权责之间的关系。(关键词:人、贡献、责任) 最后,企业是扎根于社会和社区的“社会机构”,因而受公众利益所影响,本书也探讨“企业的社会责任”。(品格)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1909年生于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1937年与他的德国校友多丽丝结婚,并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表彰他为非营利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国际慈善机构“救世军”授予德鲁克救世军最高奖项“伊万婕琳·布斯奖”。

他曾连续20年每月为《华尔街日报》撰写专栏文章,一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共发表38篇文章,至今无人打破这项纪录。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践》《旁观者》等几十本著作,被翻译成三十余种文字,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册。其中《管理的实践》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经典。

他曾七次获得“麦肯锡奖”;2002年6月20日,获得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20世纪80年代,德鲁克思想被引入中国;2004年,德鲁克管理学全面进入中国的管理教育。

书友短评:

@ 董鲨鱼汤 目标管理 @ 适兕 目标管理可不是句空话,此书应常读 @ 已注削 很欣喜在入门管理的时候能碰到这样一部佳作,让我明白了管理的架构、轮廓,在后续的持续性学习中,要不断完善整体思路的搭建,建立逻辑,充实细节,应用到具体的管理实践中。这也是让我觉得读完最有收获的一本书。 @ 戴昭梁 作者断言什么是什么,却不说清楚到底为什么,依据是怎么来的?应该怎么做也讲不清楚。通篇都是正确的废话,比如“管理是实践”,那不然呢?“企业要盈利”,“企业要有目标”……几乎小标题都是废话,根本无法概括子篇章的意义,因为都没法概括他写了啥。文章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又臭又长。耗时1h读了60页,实在看不下去了。人生苦短,还是多看一些中华经典吧。弃读 @ 郫县豆瓣 本书系统性,条理性,逻辑性不强,以类似散文的方式讲授了大量管理学专业知识,让知识散漫无章,且翻译晦涩,可读性不高。 @ 豆友hoSolnxkew 一堆废话,纸上谈兵,没有一点价值。 @ 三笠 管理的本质是尽可能释放人的善意,激发人的潜能 @ KRISCHEN 企业管理是设法平衡各种需求和目标 只有缩小范围 减少代替方案 明确重点 以事实为基础 建立衡量行动与决策效益的可靠标准 才能有良好的判断

书籍目录

目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推荐序三(珍妮·达罗克)
彼得·德鲁克自序 全面探讨管理学的第一本著作
概论 管理的本质
第1章 管理层的角色
第2章 管理层的职责
第3章 管理层面临的挑战
第一部分 管理企业
第4章 西尔斯公司的故事
第5章 企业是什么
第6章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第7章 企业的目标
第8章 今天的决策,明天的成果
第9章 生产的原则
第二部分 管理管理者
第10章 福特的故事
第11章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第12章 管理者必须管理
第13章 组织的精神
第14章 首席执行官与董事会
第15章 培养管理者
第三部分 管理的结构
第16章 企业需要哪一种结构
第17章 建立组织结构
第18章 大企业、小企业和成长中的企业
第四部分 管理员工和工作
第19章 IBM的故事
第20章 雇用整个人
第21章 人事管理是否已告彻底失败
第22章 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
第23章 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第24章 经济层面
第25章 主管
第26章 专业人员
第五部分 当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什么
第27章 管理者及其工作
第28章 做决策
第29章 未来的管理者
结语 管理层的责任
· · · · · ·

  • 当然,团队总是会有一位领导人,虽然领导人掌握了较大的职权,但是他总是采取引导的方式,而非监督或命令。他的权威是根源于知识,而非阶级。
    —— 引自第112页
  • 自动化并不是以“技术”为其特征。就像其他技术一样,自动化主要是各种观念构成的体系,它的技术方面是其结果,而非原因。 第一个概念十分抽象:在看似变动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稳定而可预测的基本形态。第二个概念是关于工作的本质。新科技不像早期的单件生产,强调技能是整合性的工作原则;也不像亨利·福特的大量生产概念,以产品为导向,强调整厂原则,也就是整个工厂都采用单一产品的大量生产模式。新科技强调的是流程,把流程看成整合而协调的整体,目的是产生最佳流程──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投入,稳定地生产出最多样的产品。的确,流程中的变化和波动越少,则能生产的产品种类可能就越多。最后,新科技包含了一种控制的观念,试图在手段和目的、投入和产出之间保持平衡。自动化要求预先建立起重要机制,因此,对于生产流程能够有预先设定并自我启动的控制机制。控制的机制可能非常简单。……“机械化”不能代表自动化本身。它只是“自动化”的结果,而不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要素。有很多例子显示,即使一条输送带都没有,也能达到大量生产的成效,例如票据交换所中的支票分类工作。我们将会看到许多成功自动化的例子都没有用到任何“自动化的工具”,更看不到任何一个“按钮”。 所以,在自动化的过程中,技术、工具和原理都由任务决定,也因任务而异。自动化并非由这几个因素所组成,自动化也不完全系于技术、工具和原理的应用上。自动化是把工作组织起来的一种概念,因此既适用于销售组织和行政作业,也同样适用于工业生产。……许多人都认为,新科技出现后,机器人将取代人力,这种说法大错特错。我的学生有一次对我说:“我负责操作模拟电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仍然很震惊,竟然有这么多企业界人士相信我是受这部机器支配。” 事实上(虽然一定会出现人力遭到取代的问题),新科技出现后,一定会雇佣更多的人,尤其是技术高超、训练有素的人员。 20年前,大家都认为大量生产的技术,即…
    —— 引自章节:第三章 管理层面临的挑战
  •   彼得德鲁克全集(共39册),这套丛书还有《彼得德鲁克全集·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彼得德鲁克全集·下一个社会的管理》《彼得德鲁克全集·管理未来》《认识管理》《彼得德鲁克全集·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德鲁克对话“日本商业圣手”中内功》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彼得德鲁克全集·管理的实践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