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这个世界

书名: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作者:[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
译者:陈伟/张新刚
ISBN:978720814330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5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555
豆瓣评分: 9.1

书籍简介: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伟大而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她的主要著作《人的境况》、《极权主义的起源》等已进入西方政治哲学经典的行列。作为一名与学术流派、政治党派及意识形态路线保持距离的独立思想家,阿伦特拥有范围持续扩大的读者。本书是西方学界最早、最权威的一部阿伦特传记性著作。作者从书面材料和那些尚健在的认识阿伦特的人那里收集资料,以传记的方式,展现阿伦特的思想发展过程,描述她的哲学、政治和文学的背景与状况,介绍了她所有的重要著作,并提示了这些著作对理论界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这些著作的评价和解读。书中,还阐释了比如反犹太主义、邪恶、权力、革命、民族国家、极权主义等一些贯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关键性概念和构思。阿伦特的故事折射着那个时代,她的著作也是为了寻求对那段历史的理解。就本质来说,传记关注的是一个人的生活,但它向我们展示的是她思想的历史基础,是激发她进行思考的特定经验,是滋养她的友谊与爱,以及展示她的思维方式或思想风格。在阿伦特那里,对立的思潮碰到一起,这使她的思想丰富而又激越。通过此书,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查阅资料,了解和把握阿伦特的生平、著作、主要概念和观点。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扬—布鲁尔(Elisabeth Young-Bruehl,1946—2011)职业心理分析师,毕业于纽约社会研究学院,工作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分析训练和研究中心,擅长对人物内心的把握和描述。她是阿伦特的学生和朋友、最亲密的人之一。著有《安娜·弗洛伊德传》(1988)、《创造性人格》(1991)、《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1982,2004)、《阿伦特为什么重要》(2006)等。

译者:陈伟,政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哲学,著有《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施米特与政治的逻辑》等。

译者:张新刚,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助理教授。

书友短评:

@ Lincredible#0 作为一部传记,并不出彩,在思想的讨论上明显力不从心,对生平的描绘也受限于材料和视角,往往显得为尊者讳;作为了解阿伦特一生的通道,必不可少。是二十世纪的经历让年幼时敏感却坚忍的汉娜从哲学转向了政治思想,她对大部头写作的抗拒与无能和其一生与现实政治的纠缠关联甚大。我最想得到解答的一个问题,也就是阿伦特什么时候真正把自己视为一个美国人,并没能得到解决;但拥有Blücher这样兼具思想的灵气和实践的勇气的… 作为一部传记,并不出彩,在思想的讨论上明显力不从心,对生平的描绘也受限于材料和视角,往往显得为尊者讳;作为了解阿伦特一生的通道,必不可少。是二十世纪的经历让年幼时敏感却坚忍的汉娜从哲学转向了政治思想,她对大部头写作的抗拒与无能和其一生与现实政治的纠缠关联甚大。我最想得到解答的一个问题,也就是阿伦特什么时候真正把自己视为一个美国人,并没能得到解决;但拥有Blücher这样兼具思想的灵气和实践的勇气的伴侣,确实是阿伦特一生的幸运。 @ Dawn 从2018到2019,终于看完了,的确能感受到了阿伦特思想的变化。政治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很重要。还有散落在书中各处的,阿伦特关于人权、女权、公共角色等热门话题的观点,都值得关注。 @ trats-i 一个意外,看完很心水雅斯贝尔斯,而不是阿伦特。 @ 婆罗星 读完有抛开论文,立作五千字书评的冲动 @ 南柯伐棱 翻译减一星。这个译者根本不怎么理解阿伦特的思想;行文也别别扭扭;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低级错误。 @ 苏骅 写得比较“干巴”,可读性一般,阿伦特本人和她的思想都没有在其中“活”起来。作为传记,资料是非常翔实充分的。 @ 礼徵 太爱这样的人了。(翻译着实令人难受…) @ 令和吃醋大王 这个译文真的只想打零分啊 @ 林微云 说实在写得很流水账 @ 唔怕熱氣 儘管感到翻譯得並不是很好,但還是可以看出這本來是一本很好的人物傳記,作者似乎確實延續了一種不偏不倚的品質,客觀地對阿倫特的生平與思想作了描述,在褒揚的同時也引入了不少保留態度的事實。阿倫特三副一聯的思考方式總是讓人印象深刻,對哲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引申表現出她是如何理解和審視這個世界的。對判斷、思考與意志的關係探討,以及對行動與思考能力的執著,深刻的洞察力讓人嘆服,可惜她沒能完成精神生活,從哲學… 儘管感到翻譯得並不是很好,但還是可以看出這本來是一本很好的人物傳記,作者似乎確實延續了一種不偏不倚的品質,客觀地對阿倫特的生平與思想作了描述,在褒揚的同時也引入了不少保留態度的事實。阿倫特三副一聯的思考方式總是讓人印象深刻,對哲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引申表現出她是如何理解和審視這個世界的。對判斷、思考與意志的關係探討,以及對行動與思考能力的執著,深刻的洞察力讓人嘆服,可惜她沒能完成精神生活,從哲學到政治再回歸哲學,其實說回歸也不對,她的哲學理念一直伴隨著她的政治思考。

中译本序言
第二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1906—1933
第一章 我们的孩子(1906—1924)
哥尼斯堡人
阳光童年遭遇阴影
艰难和悲伤的年代
狂飙突进
第二章 影子(1924—1929)
激情的思考
“非同寻常的”与“神奇的”
邻人间的爱
第三章 一个犹太女性的生活(1929—1933)
哲学的保卫者
作为自传的传记
转向政治
白天和黑夜
一个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反抗
第二部分1933—1951
第四章 无国籍者(1933—1941)
她的人民
海因里希·布吕赫
法西斯主义的教训
在移民的路上
第五章 忠诚是真实的标志(1941—1948)
方向,义务
为犹太人军队的建立
时代的重负:“最终解决”的岁月
慰藉
极权主义的起源
第六章 公共生活的私人面(1948—1951)
欧洲人
“面向现在”的政治理论
玛萨·阿伦特的去世
确认
未来哲思的基础
第三部分1951—1965
第七章 在这世界如在家中(1951—1961)
双王制
各种形态的反共产主义
美国和欧洲:思考革命
欧洲的“颂词”
在美国的论战
Amor Mundi(对世界的爱)341
第八章 延迟的治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1961—1965)
审判的报告者
恶的平庸
艾希曼论战
反响
未回答的问题
第四部分1965—1975
第九章黑暗时代的美国(1965—1970)
共和国
在公共场合露面
论革命
再评极权主义
1968年的《论暴力》
告别雅斯贝尔斯
道德和政治行动
布吕赫
第十章“不再”与“尚未”:心灵生活(1970—1975)
哲学的慰藉
思考事务
De Senectute(论老年)
最后一年
理解的工作
附录 阿伦特博士论文概要
部分译名对照
译后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爱这个世界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