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需要学习

书名:爱,需要学习如何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作者:陈海贤
译者:
ISBN:9787513346344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15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88
豆瓣评分: 8.6

书籍简介:

与伴侣争吵在所难免,如何将吵架转变为有效沟通,构建积极的沟通模式? 有时我们渴望陪伴,有时又希望独处,如何与伴侣营造“既彼此独立,又温暖相依”的关系空间? 孩子的到来让人欣喜,同时又会对家庭造成巨大冲击。如何完成二人世界到三人小家的平稳过渡? 倘若我们最终无可避免地迎来 亲密关系的伤痛甚至终结,如何走出伤痛,又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前任? …… 人并不是天生就会爱,爱的能力需要学习。“爱,需要学习”,是一句口号。也是一个鲜明的主张。 《爱,需要学习》 是著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的重磅新作,作者将自己十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融入其中,详细解读了一段亲密关系旅程可能遇到 的困境,从不敢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到进入亲密关系后可能会遇到的沟通难题、孩子教养挑战、原生家庭的影响、出轨与分离等。作者不止提出问题,更提出了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学习爱的方法。顺利解决亲密关系难题,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作者简介:

陈海贤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拥有 15 年心理咨询经验,接待来访者超过 8000 人次。 得到 App 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在“得到”开设 3 门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 30 讲》《家庭关系 21 讲》,已 有超过 26 万人跟随他一起学习。 著有畅销书《了不起的我》。

书友短评:

@ momo 前面无功无过,看了又好像没看。最后几张简直在鬼扯,简直觉得是个人都能写书了。作者的三观有问题,好的感情就是出轨了之后能破镜重圆?!明显就是一个出过轨的人为自己开脱“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先不说感情上能不能忍受,身体上不觉得脏吗,不觉得恶心吗?好的感情应该是意识到自己有想要出轨的意念时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可能对对方造成的伤害,然后及时制止。如果真的爱上别人了,可以坦白,离婚后想和谁在一起,而不是结了婚又去偷腥,出轨的人就算跟小三有爱也绝对没有道德底线。只有一种情况我觉得“出轨”可以被原谅,原配被家暴,夫妻早已没有感情只会互相伤害,但对方抱着拖死自己的理由不愿意离婚,而恰巧这时又出现了真心相爱的人,这种感情我觉得不是出轨而是自救。 @ sunshine爱画画 一直很喜欢陈海贤老师的书,总是那样的温暖有力量;在这个工具理性远大于价值理性的时代,在这个单身率和离婚率都激增的时代,很少有人会认真的思考如何爱、怎么去爱,我们对关系的经验无不来源于身边的故事,而这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陈老师的观点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却能指导大多数;总结起来,其根基在于亲密关系双方都要具有反思性和行动力,所以两性关系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如何与自己相处,所谓大道至简。PS:前段时间刚看完吴杰臻老师的《好的婚姻,需要守护爱和财产》,这2本合起来看可谓相得益彰,前者是道的层面,后者是术的层面。

书籍目录

前言 学习爱,趁我们还爱
第一章 如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01 “我”,还是“我们”
02 亲密关系的动力:爱与怕
03 “怕”所主导的亲密关系
04 亲密关系是一场值得的冒险
第二章 如何与爱人沟通
01 沟通无处不在
02 关系模式是亲密关系的“人格”
03 如何避免消极的沟通模式
04 如何形成积极的关系模式
第三章 如何打造与爱人的空间
01 关系的空间
02 处理差异,接受“你跟我想的不一样”
03 接纳彼此,放弃“你应该怎样”的剧情
04 尊重边界,逃离“控制和反抗”的游戏
第四章 如何应对孩子带来的挑战
01 孩子对家庭结构的重塑
02 三角关系和三角化
03 家庭角色的固化
04 家庭角色的错位
05 家庭关系的重构
第五章 如何处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01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02 如何处理与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
03 如何处理与伴侣原生家庭的关系
第六章 如何应对出轨和分离
01 出轨的本质
02 如何进行关系的重建
03 如何应对分离
04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前任
05 如何减轻分离对孩子的伤害
结语 亲密关系,最艰难的创业
致谢
· · · · · ·

  • 物化的本质一有用物和人的区别是:第一,在关系中,“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功能,如果东西完全没有用了,就可以被扔掉;而人的价值取决于你和这个人的关系本身,只要他对你重要,无论他有没有用,你都会珍惜他。第二,当你想要拥有一件物品时,就算你得不到,它也无法伤害你,你只会有一些失望。但是当你想要追求一个人时,如果他拒绝了你,你就会受伤。第三,人是有感情的,需要你的了解和回应,而物不需要。所以把人当物,就可以掩饰我们不能了解和回应一个人的情感所带来的焦虑。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如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 当被抛弃的恐惧超过对依恋的渴望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分离的态度:对于可能得不到的东西,就疏远、漠不关心;对于能够得到的东西,就选择占有。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也有类似的表现。当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有太多的疑虑时,就会用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对方,评价、占有、控制和替换,只关心对方的功能,而不关心这个人本身。这样,他就不用担心对方是否爱自己、会不会离开自己。这就是亲密关系里的“物化”。相反,物化的爱是另一种爱:他爱你,是因为你有用。这其实不是爱,是包装成亲密关系的权力。这就涉及需要和爱的区别:如果你只是因为需要陪伴而跟一个人在一起,那就不是真的爱他,因为你关注的是对方陪伴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讲,你所关心的也只是自己的需要。这其实是陪伴的悖论:从长久来看,只有一个人真的爱对方,跟对方建立关系,亲密关系才能真的缓解孤独,陪伴才会有效。可是,如果你只想获得陪伴而不在意这段关系、不向对方付出关心的话,慢慢就会发现,就算这个人在你身边,也没法缓解你的孤独,因为陪伴是爱的附属品,在这种物化的形式中,你无法获得真正的爱。
    —— 引自章节:03 “怕”所主导的亲密关系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爱,需要学习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