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终结

书名:爱的终结消极关系的社会学
作者:[法]伊娃·易洛思
译者:叶晗
ISBN:9787553819136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23-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528
豆瓣评分: 9.2

书籍简介:

为什么我们不爱了? 这似乎是一个人人崇尚自由、追求自主的时代,无论男女都可以自行定义自己的爱情样貌,随意选择交往的对象。但更多的选择,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更高的情感满意度。爱的前景正变得愈发不确定,经历分手和离婚的人也仍然经历着心碎…… 这既是一部关于“心碎”的历史记录,也 是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学术扛鼎之作。伊娃·易洛思潜心二十年研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关理论资源,从大量文学作品、社交软件、影视、访谈和咨询中抽取出丰富的案例,为我们展现出现代社会如何影响了人们的情感结构和关系。 ———————————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12位思想家之一”(德国《时代周刊》)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教授伊娃·易洛思潜心20年研究成果 ★梳理18世纪至今人们爱情观念的演变,并分析背后的成因 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多学科视角,一本书让你读懂当下我们情感关系的困惑:为什么我们“不爱”了。 ★直击当下情感关系的病症:日益常见的分手、离婚,不断下降的生育率…… 更少的承诺、更多的自由,这样的情感关系真能幸福吗? 男性和女性在自由恋爱中的处境有何不同? 性自由真的为两性带来了实质的解放吗? ★美国哲学家苏珊·奈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吉尔·伊亚尔、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宇辉等人力荐 伊娃·易洛思的作品将复杂的理论与对当代文化本质的敏锐眼光相结合。这种独特的融合使她成为欧洲世界的学术明星。《爱的终结》是作者二十年来对21世纪的情感方式进行反思的成果,它不可避免地与消费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也将向读者展示为什么易洛思是这一代人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苏珊·奈曼(美国哲学家、文化评论家) “伊娃·易洛斯总是能够以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敏锐目光关注到人际关系中不常为人关注的侧面,对此展开深刻的分析,并且与时代的大背景建立联系。在《爱的终结》里,她考察了一组与‘不爱’相关的现象,以独到的视角回答了为什么在今天亲密关系的确定性变得越来越低,而亲密关系的消退、解体、崩溃变得越来越轻易和频繁。《爱的终结》在帮助我们理解“不爱”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去爱’。” ——刘玮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这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易洛思的又一部力作。几十年来,她沿着这个主题持续深入的推进,不仅其定力令人赞叹,其洞见更是令人折服。在这部作品之中,诚如作者所言,‘不爱’这个否定性的维度突显出来,成为她审视和剖析当下时代的情感困境的一个关键的概念入口。这不仅是对她之前研究的一个深化,更是进一步将深刻的哲思带向具体的问题语境,在一次次直面苦痛的生命历炼之中,不断尝试着升华与解脱之道。爱,或许从未终结,因为我们还尚未学会令其真正开始。”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这本书充满激情、洞察力和令人惊叹的视野,是对资本主义市场、消费文化和自由悖论造成的情感生活混乱的最好的社会学审视。” ——吉尔·伊亚尔(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明镜周刊》《每日镜报》《时代周刊》《爱尔兰时报》等国际知名媒体一致好评推荐 “一项从根本上质疑现代爱情概念的启发性研究。” ——德国《时代周刊》 “书写人类心碎的历史学家。” ——《爱尔兰时报》 “没有人比这位社会学家更热情、更准确地分析了互联网和消费资本主义对爱情的影响。” ——德国《明镜在线》

作者简介:

[法] 伊娃•易洛思 Eva Illouz

享誉世界的当代思想家、社会学家。德国《时代周刊》称她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12位思想家之一”。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教授。曾担任美国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导师、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院士。

曾获得以色列最高科学成就奖E.M.E.T奖,并被法国授予荣誉骑士奖章。伊娃•易洛思著述颇丰,她的书已被翻译成至少18种语言。

书友短评:

@ 冬至 比《冷亲密》写得更深入,读起来对社会学基础的要求也更高,但读着更有启发。“对自由批判之难”就是在叠甲,论述得很好;对“choice to unchoose”的论述精到而扎心;性自由带来某种交易式的确定性,但情感自由却被不确定性笼罩,由此个人价值因畏惧受损而退缩到个体自身,选择“不爱”或自爱;论述女性与心理治疗的关系也很好。读了易洛思两本,感觉她写得还是太学术,如果她能把自己的见解像韩炳哲那么“聪明”地写出来,肯定也会很流行,哈哈哈 @ 布拉格西 我感觉,《爱的终结》和韩炳哲的《爱欲之死》有点像,讨论的都是“纯粹之爱”在当下的困境。这本更为血肉丰满。尤其喜欢第二章,前现代的求爱。有了这一章的存在,对后面所论述的消极关系才有了更深的体认,也让人意识到,一切,坚固的,规整的,有序的,都在烟消云散。 @ 小波福娃 晚点补评,翻译好用心 @ 亲爱的桂花树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到底让人类更接近本性还是更远离本性了?这才是问题。为什么我们不爱了,难道不是因为本来我们的爱就没有那老多?千百年来在爱的名义下行的是多数跟爱没有关系。尤其是性,性跟爱之间的关系,没有我们所相信的那么深刻吗?这一点男人一直比女人更了解。现在的问题不是为什么我们不爱了,是女人意识到性和爱的关系如同筷子和叉子。可以两个都有,也可以只用一个,不影响吃饭。所以这个问题看起来严重了。 @ 神游的阿丽思 看到封面💔图片,果然是研究人类心碎史的社会学家hhh~主题上确实切近《爱欲之死》和鲍曼的《流动的爱》,但无论从体量上还是内容看,都要更加宏大庞博,收录的一些受访者案例也很有代表性。每次看伊娃也都有新收获!比起心理学,社会学是我的治愈系。希望能带动捞一捞《冷亲密》,都是伊娃的书,但那本被当当编在两性关系分类下,和金星火星一道,感觉可怜巴巴~ @ 豆友TsEc45d4uw 不错 @ 疲倦的咖啡 自由是如何杀死爱情的。 @ 豆友24el6JsB5w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 @ 70分女士 fabulously written. 有许多叩问和洞见,部分论点虽有夸大嫌疑,但仍追着现代情爱里最重要且最致命的节点。读后记再一次被学术的真诚、严谨与不懈打动,在边缘地带,我们会找到批判理论所需要的革命性力量。 @ 🐖🐖🐖🐖🐖🐖 改五颗星吧,还是对我影响有点大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不爱:消极选择的社会学导论
作为自由的爱
对自由批判之难
选择
消极选择
第二章 前现代的求爱、社会确定性与消极关系的兴起
求爱作为一种社会结构
前现代对性的约束
作为前现代的情感决策模式的求爱
确定性作为一种社会结构
规范的确定性
存在的确定性
本体的确定性
评估的确定性
程序的确定性
情感的确定性
作为一种消费自由的性自由
性如何变得自由
消费作为性的无意识
作为道德的性,作为权力的解放
一条社会与性的新语法
第三章 搞不懂的性爱
不经心性爱及其难以捉摸的后果
不经心与不确定性
不确定的框架
关系的不确定地形
作为确定性来源的性
不确定性和消极社交
第四章 视觉资本主义与本体不确定性的崛起
身体的价值
生产符号价值和经济价值
价值评估
像面试一般的邂逅
消费价值评估
性价值的贬低
会过时的美貌
贬低价值的方法1:身体的切分
贬低价值的方法2:品味的精进
改变评估的参照点
让人困惑的主体地位
第五章 处处设限的自由
同意什么呢?
混乱的意志
不稳定性作为一种情感状况
不发一言地退出
信任与不确定性
第六章 离婚作为一种消极关系
爱的终结
离婚与女性在情感领域中的位置
“抽身而去”的叙事结构
性的大分离
消费客体:从过渡客体到退出客体
自主与依恋:分歧无解
情感本体论和非约束性情感契约
情感能力和女性在关系过程中的位置
结语
致谢
作者注释
参考书目
· · · · · ·

  • 在当下这个到处都可以自由移动、自由退出的社会中,想要永久地被需要,想要投身于某种社会结构,确实成了人们的一种渴望。在这样的社会里,知道如何利用不确定性的经营者,十分清楚哪些无法被简化为衡量指标,因而不能被提前预知。只有这样的经营者才是能利用市场并从中谋得利益的人。在经济生活中,面临不确定性的风险承担者更有可能成为赢家。而在浪漫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自我经营者,要么是那些很少面对不确定性的人(因为他们有丰厚的社会资产和经济资产),要么是那些知道如何克服对损失和不确定性的厌憎的人。
    —— 引自章节:信任与不确定性
  • 這裡總結一下:女性身體的吸引力和性是可代換的商品。女性身體耗用各式各樣大量的消費品,用以改善和塑造容貌體態,而這樣的容貌體態又被「投資」在多個市場上,用以產生資本。這種市場中的金流是靠象徵性的經濟來維持的,而這種經濟可使性和性魅力成為「女人味」的一種屬性,令其成為一種生產出來以供觀賞的真實商品。
    —— 引自章节:產出象徵的與經濟的價值
  •   伊娃·易洛思作品(共3册),这套丛书还有《爱,为什么痛?》《冷亲密》。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爱的终结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