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雅宝旧事
作者:张郎郎
译者:
ISBN:9787101082562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1-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72
豆瓣评分: 8.3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张郎郎,他根据自己的“文革”经历写成的《宁静的地平线》一文曾收入《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北京三联版)一书中,反响极大。本书叙述的则是发生在《宁静的地平线》之前的故事——记叙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作者随父母居住于东城区大雅宝胡同甲二号中央美院宿舍时期的生活片段和见闻,文字鲜活生动,洋溢着温暖的人情味,也感染着特定年代的气氛。
作者简介:
张郎郎,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生于延安,一九六八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员、院刊编辑。之后曾任《中国国际贸易》杂志编辑、《国际新技术》杂志总经理、《中国美术报》副董事长、华润集团中国广告公司驻京办事处主任、《九十年代》杂志专栏作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曾为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康乃尔大学东亚系驻校作家,同时在语言学系教授汉语;海德堡大学汉学系驻校作家,同时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后又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现为普林斯顿中国学社研究员。著有《从故乡到天涯》、《大雅宝旧事》等。
北岛、李陀编的《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大学版,北京三联版)一书中,收有张郎郎的长篇文字《宁静的地平线》。
书友短评:
@ [已注销] 轻盈童梦,旧时月色。大雅宝胡同风水好,中央美院的才子们,57年没有一个被划成右派,戛然而止,不再提67年的故事。后来知道97年的大雅宝路成了地下黑市,俄罗斯和中亚外贸贩子的聚集地,那一带基本没有女人出没,街头瞩目的那些女人是各族的妓女——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 刀叢中的小詩 古人谓商妇话当年车马,遗老话故国山河为不堪回首之境。如今想来,最最不堪回首之境,乃在鼎革之后,一个春天的希望,却纷飞若牛鬼蛇神,必须几亿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毕,再自杀自灭,相互攻伐之下方才一堕若斯呢!今读《大雅宝旧事》,大雅宝,大哑巴也,文艺工作者中一个春天的短暂童话,美得让人不敢相信,却也幻灭得让人不敢相信。所谓成长时的残忍,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 雁渡寒潭 这是与中央美院家属院有关的童年记忆,真实且烂漫。从其父张仃到李可染董希文黄永玉众位名家,着墨不多却跃然纸上。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执迷于那纯真年代中的童话。只是从延安整风到五七反右再到红卫兵席卷中国,与童话有关的梦想戛然而止,剩下的都只是笑中带泪的回忆 @ 郧书 能打6颗星吗?书里让时间停顿在1957年这一点,让我看得很不过瘾。 @ yezzi 前面觉得真的是好欢乐好八卦好羡慕,这样的童年教育,羡煞!结尾不如就用“啊,我爸爸是个好人”结尾得了。这样的结尾好太监。 @ 言宇 孩童视角,50年代初的共和国让人心生向往。 @ 雁奴 私人回忆即是历史 @ 海歌 无聊 @ 向日葵先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城里胡同的童年记忆,书中的不少游戏在我这辈的三线子弟也都还在继续玩耍(捉知了,斗蛐蛐,拍三角),现在数码时代的孩童完全见不着这些了。这段快乐时光对作者来说实属难得,因为后来中国社会就不太平了。书中名人名家众多,孩子角度的人物形象描述自是一番趣味。岁月不居,时空错乱,读这些故事时,书中的胡同地名居然已经在一个异乡人的眼前不远处, @ 梦想至上么 忘了在哪里提到过这本书,一开始是奔着林徽因去的,但发现和预期的很不一样,前半部分看得还可以,但越看越觉得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这种文风或写法,并且,也感觉到作者多次想要反讽一些事情,了解那段历史,所以也能理解。不过还是觉得,这本书更像是家谱,或是是个大雅宝有关联的小伙伴的家谱,仅仅为个人想法,希望没有侵犯到作者。
目 录
自 序
1、老搬家
2、跟着爸爸的脚印
3、《万象》杂志及其他
4、斗鸡坑胡同
5、童话的来由
6、林徽因
7、铁棍子打不死
8、生正逢时
9、大喜的日子
10、台下的老师们
11、大雅宝胡同甲二号
12、小蘑菇
13、面人汤
14、先生们的趣事
15、暑假前后
16、家家花丛
17、黄永玉
18、天生外交家
19、老蘑菇及其他
20、京戏
21、晚会
22、耍狮子
23、故人旧事
24、运动就是生命
25、春光明媚
26、大雅宝周边
27、大字报
28、隔壁童话楼
后 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