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演講

书名:最後的演講
作者:RandyPausch
译者:陳信宏
ISBN:9789861751160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08-06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48
豆瓣评分: 8.7

书籍简介:

媒體推薦 「在世界被抹平的時代,蘭迪的『最後的演講』已經造成了廣泛的影響。現在,本書在台灣的出版可以讓更多的讀者受惠。」 --Google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 「這是一本非常令人感動的好書,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尤其他面對死亡的勇氣令人感佩,這麼好的老師天不假以英年,令人感嘆人生無常,卻更令我們知道要把握時光,活在當下。所有的人都應該閱讀本書,它會帶給你智慧,令你的人生無憾。」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 「『面對每一天都把它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即便今天結束也了無遺憾。』這個認知我們都知道卻不一定做得到,但鮑許教授確實做到了!」 --名導演/吳念真 「和作者鮑許教授一樣,我也是個擁有二子一女的父親,也因此,這本充滿希望與啟發性的書特別能觸動我心弦。在書中,鮑許教授談到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培養興趣並以熱情探索這世界,我完全認同,我們應該提供一個可讓孩子發揮創造力的空間,並讓孩子們和宇宙萬物建立尊重與慈悲的互動,孩子自然可以發揮最高的潛能,倒不應該有『追求成功』的觀念。在這過程中,孩子的快樂比什麼都重要。此外,在面對疾病的威脅時,鮑許教授始終樂觀積極,坦然面對並放下,『重點是怎麼過你的人生』。我想,這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 --長庚生物科技博士/楊定一 「如果老師家長學生都來讀這本書,我們的教育成果絕對倍增!而政治人物也該來看這本書,修煉自己的胸懷與言行。」 --飛碟電台節目主持人/光禹 「很多人躊躇在人生的十字路上總是會問自己:『我幸運嗎?』《最後的演講》這本書道出人生什麼是無奈、什麼是遺憾、在你人生中最需要的是什麼。無奈原因是,作者蘭迪.鮑許是一位快樂的教授,除了認真在學校教學事務上,還擁有一個幸福又快樂的家庭,只是幸福與快樂竟在一天之內變成人生中的無奈,因為上帝狠狠對他開了一個玩笑--蘭迪得了胰臟癌。可是,蘭迪並沒有放棄生命中存在的正面價值態度,反而勇敢、開朗去面對死亡,讓自己生命不要有遺憾。 義傑這幾年在社會支持下,走過地球無數荒野之地。自己在面對生命的挑戰與冒險之間,就是抱持著不對自己生命中的無奈在十年後變成遺憾的態度。很高興能為台灣讀者介紹這本新書《最後的演講》,希望讀者閱讀後都能去挑戰自己生命中的無奈,不讓它成為生命中的遺憾。」 --極地冒險家/林義傑 「感謝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讓我們能在私下,和在這樣的公開場合告訴你……我們有多們感佩、愛你和以你為榮。」 --蘭迪恩師、布朗大學教授/安迪‧范丹 「這是一生難覓的最後演講。」 --美國《華爾街日報》 「蘭迪.鮑許在人生的盡頭,仍不忘釐清輕重緩急。」 --美國《紐約時報》 「蘭迪.鮑許那場最後的演講,已經成為傳奇。」 --美國《底特律新聞報》 「我發現這場演講比今年我看過的任何一本跟領導、激勵有關的書還要有用。」 --英國《金融時報》 「他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說,他在妻子的敦促下決定寫這本書,因為數以千計的人寫信給他表示,他的話幫助了他們,或是他們也患癌症,或處於其他困境的親友。」 --《世界日報》 「蘭迪打動人心的故事,無非是他在不同階段,對『人生夢想』的追求都堅持到底,啟發許多人對生命的熱情。」 --《Cheers》雜誌 「看著鮑許教授的「最後的演講」,對比著『標靶藥』的諷刺,讓我想起有位病人對伯尼.西格爾醫師(遠流出版《愛.醫藥.奇蹟》的作者)所說過的一句令人深省生命的話:『死亡並不是最糟的事,生命裡沒有愛遠比死亡更糟!』 」 --國泰醫院檢驗科組長/高崇銘 ◎聯合推薦:歐普拉、楊定一、連加恩、孫大偉、洪蘭、林義傑、李開復、吳念真、光禹 ◎出版後立刻登上Amazon、Barnes&Noble書店及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No. 1。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商業週刊》、ABC、歐普拉……爭相報導! ◎迪士尼旗下的Hyperion出版社為此書預付了高達670萬美金的總統級版稅。 ◎演講影片全球下載超過1000萬次,是美國ABC News網站上最受觀迎的影片,歐普拉網站超過200萬人次瀏覽。 ◎全美首刷40萬本,2天售罄,各界預言受歡迎程度將刷新《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紐約時報暢銷榜205週的紀錄。 新一代《星際奇航》電影版的導演J. J. Abrams在看了「最後的演講」片段後,寫信邀請蘭迪客串一角,以完成蘭迪心願。蘭迪為此仍幽默的說:「看電影時記得別眨眼,要不然你們會錯過我喔。」 蘭迪完成他「最後的演講」之後,卡內基美隆大學校長Jerry Cohen隨即宣布將連結這兩棟建築的天橋命名為蘭迪.鮑許紀念橋。為紀念蘭迪在教育、資訊科學、數位娛樂,以及鼓勵女性參與科學事業的貢獻,美商藝電於2007年成立蘭迪.鮑許紀念獎學金,每年頒發給一位卡內基美隆大學部女生。 「我們改變不了上天發給我們的牌,只能決定怎麼打這手牌。」 --蘭迪‧鮑許 蘭迪‧鮑許是一位熱情、風趣且教學認真的大學教授,在46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胰臟癌。隔年8月(2007年),醫生說他的癌症已經轉移,可能只剩下三到六個月生命。9月,蘭迪教授應學校之邀發表了一場演說,這場演說讓現場400個人笑聲不斷,也讓不少人流下淚來,後來網路大量流傳,在全球各地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這場充滿幽默、啟發性及智慧的演講廣獲迴響,之後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傑弗利採訪了蘭迪教授53次,寫成了這本精采豐富又讓人動容的--《最後的演講》。蘭迪教授所傳達的訊息之所以如此撼動人心,是因為他以誠懇、幽默的態度去分享他獨特的經驗。他談的不是死亡,而是人生中的重要議題,包括克服障礙、實現兒時夢想、幫助別人實現夢想、把握每一個時刻……。 本書不僅是獻給天下所有的學生、教師、父母以及擁有夢想的人,其實也是蘭迪教授打算在未來20年要教給三個年幼孩子的事情。 2008年5月18日,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卡内基美隆大學第111屆畢業典禮上,盛讚鮑許教授是位「英雄」(a hero)。 2008年5月20日,美國現任總統布希親筆寫信給蘭迪‧鮑許:「您與癌症搏鬥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您的非凡故事振奮了千萬美國人的心靈。您展現出的堅強品格已立下美好的典範,您的勇氣與決心是鼓舞眾人的力量。感謝您為我們國家年輕一代所做出的不可搖撼的貢獻……。」

作者简介:

蘭迪.鮑許(Randy Pausch)

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教導科目包括資訊科學、人機互動以及設計,他在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七年間曾於維吉尼亞大學任教。他在教學與研究方面都曾獲得獎項肯定,曾與爾都比(Adobe)、谷歌、藝電,以及華德迪士尼夢想工程公司合作,也是愛麗絲計畫的創始人。目前和太太及三名子女住在維吉尼亞州。

傑弗利.札斯洛(Jeffrey Zaslow)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他出席了鮑許那場最後的演講,事後撰寫的報導引起了世界各地對這場演講的熱烈迴響。他住在底特律市郊,家中成員除了太太雪莉之外,還有三名女兒,蕎丹、愛麗克絲及依甸。

「最後的演講」影片及相關資訊請參見:www.TheLastLecture.com

书友短评:

@ StephanieG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或许只有生命即将消失的那一刻才会明白。跟作者有共同点,disney的脑残粉,disney改变randy的一生也改变我的一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值得借鉴的人生经验不少坐地铁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暑假会在连贯地看一遍。 @ 煎饼九块九 不久前美辉才笑我说什么买书读书的缘分,例子就来了——回家挖书闹乌龙,但发现译者也叫陈信宏于是读了起来,意外收获!能有Randy这样的老师是很幸运的事吧!(话说也是个心力旺盛的家伙啊 // “自信心不是你可以给孩子们的东西,而是必须由他们自己建立:交给他们一件他们做不到的任务,让他们努力练习,直到做得到为止,然后不断重复这项过程。” @ BOBBY Mark 一下.. 很早以前就读过.. CMU的校友面试啊啊啊啊啊!!! @ 木木21 朋友的推荐~ @ 🤍 不久前美辉才笑我说什么买书读书的缘分,例子就来了——回家挖书闹乌龙,但发现译者也叫陈信宏于是读了起来,意外收获!能有Randy这样的老师是很幸运的事吧!(话说也是个心力旺盛的家伙啊 // “自信心不是你可以给孩子们的东西,而是必须由他们自己建立:交给他们一件他们做不到的任务,让他们努力练习,直到做得到为止,然后不断重复这项过程。” @ Debby 真是一本充滿美國精神的樂觀勵志回憶錄。 @ StephanieG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或许只有生命即将消失的那一刻才会明白。跟作者有共同点,disney的脑残粉,disney改变randy的一生也改变我的一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值得借鉴的人生经验不少坐地铁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暑假会在连贯地看一遍。 @ 木木21 朋友的推荐~

书籍目录

  • 太多人一辈子都在不停抱怨。我一直认为,如果你把抱怨的精力拿出十分之一来解决问题,事情的结果就会超乎你的想象。我在生活中认识几个从不抱怨的人。其中一个是我研究生时期的房东桑迪·布拉特。他年轻时,有一次把卡车上的箱子搬进大楼地下室,卡车突然开始倒车,撞上了他。他踉踉跄跄地向后退,跌下台阶滚进了地下室。“你滚了多远?”我问他。他的回答很简单:“够远了。”他四肢瘫痪,余生都是这样了。在那之前,桑迪是一位特别优秀的运动员,事故发生时他已经订了婚。他不想成为未婚妻的包袱,所以对她说:“我们以前没想过这样的情形,如果你想退婚,我能理解,不要有负担。”于是她离开了。我认识桑迪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了,他的人生态度让我惊叹。他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从不抱怨”的气质。他努力学习,获得了婚姻咨询师的许可证,还结了婚,领养了孩子。他能平静地谈论自己的身体缺陷。有一次他对我解释道,温度变化对四肢瘫痪的人来说格外难受,因为他们无法颤抖。“把那张毯子递给我,兰迪。”他说,然后没有多说什么。这几个从不抱怨的人中,我最欣赏杰基·罗宾森,他是第一个进入职业篮球大联盟的非裔美国人。他承受的种族歧视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他知道他必须比白人打得更好,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努力,也正是这么做的。他发誓不会抱怨,即便球迷们向他吐口水时也是如此。我曾经在办公室里挂着一张杰基·罗宾森的照片,但许多学生都不认识他或者不怎么了解他,这让我很伤心。许多人甚至都没有注意过这张照片。这些年轻人从小看彩色电视长大,他们不会花很多时间看一张黑白照片。这太糟糕了。这世上没有能与杰基·罗宾森和桑迪·布拉特相媲美的榜样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抱怨不是什么好策略。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浪费在抱怨上不可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也不会让我们变得开心。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养成了在餐桌旁往后靠在椅子上的习惯。每次回父母家,我都会这么做,母亲总是为此斥责我。“兰多夫,你会把椅子弄坏的!”她会这么说。我喜欢坐在椅子上向后靠,这样很舒服,而椅子只靠两条腿立着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吃饭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地向后靠,她也一次又一次地斥责我。有一天,母亲说:“别再往后靠椅子了。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最后一次警告”在我听来倒可以接受,所以我提出我们签订一份合同—一份母子间的书面合同。如果我把椅子弄坏,我要换掉的可不仅仅是这把椅子……为了吸引她和我达成协议,我提出可以更换整个餐厅的椅子。(一套使用了二十年的家具不可能只换一把椅子。)但是,在我真的把椅子弄坏之前,妈妈都不能再教训我。当然,妈妈说得对,我确实给了两条椅子腿太大的压力,但是我们都认为这个协议能够避免争吵。如果造成损坏,我会承担责任。如果椅子腿断了,她就可以说“你应该听妈妈的话”了。椅子一直没有坏。不论我何时回到家,把身子向后靠在椅子上,这个协议都依然有效。我们之间不再为这个问题争吵。事实上,整个氛围都改变了。虽然不能说她甚至在怂恿我向后靠,但我认为她早就看中一套新的餐厅家具了。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方智叢書(共17册),这套丛书还有《情人的飽嗝》《人生不設限》《通行靈界的科學家》《祕密》《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最後的演講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