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书名: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
作者:刘守刚
译者:
ISBN:9787309127652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31
豆瓣评分: 8.4

书籍简介:

民族富强之路的财政逻辑 刘守刚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中国的延续,那么历史上王朝兴衰背后的财政原因是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那么两千年帝国国家治理的智慧与教训有哪些?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一书,不以传统的史料堆积为主要内容,也不以简单的时空框架为安排形式,而致力于运用财政政治学理论来重新阐释自商周直至当代的财政史料,从而以财政的视角揭示中华国家的发展规律,通过将财政思想演变与财政制度实践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揭示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财政工具治理国家的秘密以及向现代转型的艰难路径。

作者简介:

刘守刚,男,1971年生,江苏建湖人。2000年、2004年分别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史专业毕业,分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与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从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1年起至今,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财政史、财政思想史与财政政治学。已出版《中国公共生产探源与政策SHOU*选择》《西方立宪主义的历史基础》《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家财帝国及其现代转型》等专著,以及研究生教材《财政经典文献九讲》,并在《管理世界》《财经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书友短评:

@ [江湖骗子] 在当前,国家职能的确定、财政支出的安排仍是基于责任而要求的“公利”目标,延续着传统的格局而未落实在个人权利与谈判机制上。因此,今天的中国应该反思这种经由“公利”责任而进行的现代国家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这是因为,由此形成的国家制度与市场经济存在一个危险倾向,那就是以“公利”责任为衡量标准,剥夺个人的权利,不与纳税人谈判。如果任由这一倾向发展,可能会损害个人权利、不利于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平等谈判,直至阻碍中国成为真正的现代国家。 @ 骆林 过多使用二手文献进行史实堆积,过多该年阐释。在近代部分居然从未引用《筹办夷务始末》《东华录》《晚清财政整理说明书》等重要文献,以至于我有一种读文献综述的感觉。 @ StAN 知来处明去处 @ 行走当代 补标 @ 源毓辰 最近读的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虽然整体上来说不是很认同作者的观点,但是立意很不错,而且观点比较新颖。

书籍目录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概念与理论
第三讲 从城邦到帝国进程中的财政国家
第四讲 家财型财政在*帝国的成形
第五讲 帝国初兴时期财政理论的反思
第六讲 *帝国的衰亡与财政救治
第七讲 “税地”财政在第二帝国的实现
第八讲 国家生存竞争下第二帝国的财政创新与失败
第九讲 帝国成长时期财政思想的争论
第十讲 第三帝国成熟而低弹性的财政收入体系
第十一讲 第三帝国消极主义职能观支配下的财政支出体系
第十二讲 第三帝国不断集权却难以理性化的财政管理体系
第十三讲 晚清财政转型与工具性国家变革
第十四讲 目的性国家的变化与财政转型在民国时期的失败
第十五讲 新中国现代财政构建与国家转型的进展
第十六讲 中国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
参考文献
· · · · · ·

  • 在财政管理上,第二帝国的遗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鉴于第一帝国及晚唐五代的教训,以宋为代表的第二帝国,实行了高度集权。另一方面,国家不断地改进暴利性资源的管理,来谋求财政收入的弹性。就前者而言,其成功之处在于地方再也无力反抗中央,避免了国家的分裂,但其失败之处在于地方政府能力嫉妒弱化,没有财力兴办公共事业,更加无力抵抗外来入侵。就后者而言,对暴利性资源管理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是财政改革的常规,自有其有利之处。但不利之处在于,各级官府及官吏可利用这一机会大肆盘剥百姓,以至于削弱了国家的民众支持基础。
    —— 引自章节:财政视野下第二帝国的衰亡
  • 具体而言,所谓现代家财型财政指的是这样一种财政类型:它的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政府控制的国营工商企业的收入上缴(以利润和折旧费等形式),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本经济建设(新建国营企业)和现有国营企业的经营活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等),财政管理上权力高度集中,一切决策权都毫不含糊地属于中央,地方政府只负责执行,单位(企业、机关、团体和学校等)的收支政策由上级政府部门乃至中央政府决定……国营企业上缴给政府并形成财政收入的大多并非依靠自身经营效率而产生的利润,而主要来自其他渠道,如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工人低工资、垄断租金、部分折旧费与资源补偿费等。
    —— 引自章节:第十五讲 新中国现代财政构建与国家转型的进展
  •   公共经济与管理·财政学系列(共4册),这套丛书还有《财政经典文献九讲》《西方财政思想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理论探源(公共经济与管理·财政学系列)》《财政思想与经典传承》。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