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镜子

书名:语镜子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作者:郑也夫
译者:
ISBN:978750864179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19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28
豆瓣评分: 8.1

书籍简介:

《语镜子》是一本语言文化类杂文集。作者郑也夫自如出入于语言学、社会学、生物学、历史学诸多学科,语言材料随手拈来,从法国大革命对语言的大规模清洗,到“文革”贻害至今的语言烙印;从官腔、黑话、国骂粗口,到长满荆棘的民谣、具有美学意味梦幻般的儿歌等,无远弗届,全书用语言现象折射社会万象,从习语改动窥见世代人心价值变迁,既具独特的学术底蕴,又不乏趣味畅读性,是一部有趣有益的语言新知佳作。

作者简介:

郑也夫,1950年生于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八中。1968年7月离校赴北大荒,务农、造砖、伐木、采石、教书,逾八年。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读书。1979年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1982年获哲学硕士。1985至1986年在美国丹福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先后在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供职。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实话实说”总策划。曾作自我素描:懒散,不整衣冠,精神上却有洁癖,若游戏规则不公正宁可不参加。青年时代思想步入异端,终生绝缘于正统。微染自虐症,少时习中长跑,年近五十患冬泳症。以争辩为快事,虽对事不对人,却常常得理不让人。

书友短评:

@ 石老板 有趣,有内容,颇堪玩味。语言永远不只是语言学的范畴,而是整个社会学应该探讨的。 @ 海虻恺 2016/03/27 Kindle CN on the train from London Kings cross to Edinburgh @ 虫虫 很喜欢这本书的前半部分 很多话题我一度也很想写 但终因为懒且笨放弃了 做了很多笔记 其实值得一买。 @ 北渚 “语言社会学”与传播学。有些是费孝通《乡土中国》的观点。编一精彩,编二平庸。 @ 安德烈 有种学者钻牛角,牵强附会的体会 @ njuyyg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扣子 八十年代生人,从十几岁起,学的是英语、听的是摇滚乐、读的小说看的电影追的剧自然也都是英语世界的产物。读了这本《语镜子》才惊觉浸淫30多年的中文世界原来如此丰富有趣味,这种亲切感转化成为的文化自信比记忆中的语文课程里的内容深刻太多了。青年时期读到这类文章这类书就好了! @ 安德烈 有种学者钻牛角,牵强附会的体会 @ M君 编一可以可以 @ zhangjie 这本书找了好久,最终在豆瓣上找到。郑也夫先生在语言中考古,看社会变迁、民族记忆、公众情绪,一言以蔽之,语言是活的历史,读来长知识、有趣味。

序:语言,社会的舞动(阿城)
自序:我乃侏儒,它是富矿
编一 礼语·咒词·官腔·黑话
语言,活着的历史
语言,民族特征的写照
方块字——中国文化的脊梁
语言的强制力
语言,中华民族的审美主弦
语言社会学的视角
“吃了吗”——民以食为天
“好天气”——可望发扬的遗俗
“谁?我!”——封闭的社会
兄弟伯叔——人伦之秩序
“哥儿们”——关系之网
“先生”-“同志”-“师傅”——鄙俗化过程
学术著作中的“先生”——真理面前的不平等
“老张”与“小张”——老人的统治
“张老”——势利的恭维
“爱人”和“气管炎”——称谓变革与妇女解放
“长”字满天飞——官本位的社会
“爷”的变迁
“棒”——性崇拜之痕迹
“他妈的”——移情的心态
“撑的”——饿人的文化
“新鲜”——保守社会中的咒词
“革命”——现状的守护神
“红”与“黑”——意识形态的社会
“砸烂狗头”——“文革体”语言
“劳逸结合”——为尊者讳
隐语大泛滥
民 谣
“沙发”、“干部”、“胡萝卜”——外来文化的印记
编二 粗口·俗话·联语·儿歌
商标与人名
仪式语言
沟通与误解——语言是双刃剑
保护方言
关防暴客来
“牛逼”不是京骂
朗诵的用场
语言产生之猜想
语言是本能
“被”字声中听惊雷
“恪”字后面的俗人心理
谚语——各说其理
儿歌——玩之天性
联语——礼之上品
参考书目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语镜子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