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化

书名: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
作者:爱德华・泰勒
译者:连树声
ISBN:978756335128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782
豆瓣评分: 8.1

书籍简介:

本书是“人类学之父”泰勒的代表作。自1871年首版以来,已成为人类学领域的经典。泰勒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引证大量的民族学材料,对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特别是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了香米深入的开创性研究,并且阐述了他关于文化发展阶段和脉络的见解。泰勒在书中对文化的界定至今仍是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基本框架。

作者简介:

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1832-1917),英国人类学家,被人类学界尊称为“人类学之父”,“在人类学中是第一个伟大的名字”,是最具影响的进化派和人类学派的经典作家。代表作有《原始文化》、《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等。

书友短评:

@ 胡不归 泰勒认为对原始社会存在宗教的否定是神学曲解的结果(笃定原始部落没有宗教就像把信奉异教神祇的人称作无神论者),他则试图“在最粗陋和幼稚的宗教学说中寻找意义”。泰勒主张把宗教简单地定义为“神灵信仰”;古代蒙昧民族和文明民族的“万物有灵观”(Animism)凭借两个基本信条(①万物的灵魂在肉体湮灭后能继续存在②灵魂能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成为宗教的最初形态,并在现代的文明民族中以“遗俗”(*尤其表现为殉葬仪式的变体)、“学说”(*退出了心理学和生物学的领域,却在哲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学中谋得一席之地)乃至“语言”(*例如“灵魂伴侣”“失神状态”)的形式保留下来。泰勒一方面强调原始人(及其宗教)与现代人(及其科学)在智识(思维结构)上的巨大鸿沟,另一方面又指出“宗教的历史表明人类易于故态复萌”。 @ 兔丸 记录人类学学习古典进化论,泰勒提出了文化的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经典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艺术、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习惯和能力。残存法,残存指仪式,习俗,观点等,被习惯势力从所属的社会阶段带入新的社会阶段,是所属社会阶段的文化证据或实例,通过对这些残存文化实例的研究便可以追溯文化发展的历史,推演文化的演变进程。对宗教的研究,万物有灵论,泛灵论或者泛灵信仰,对灵魂存在的信仰。1.任何生物在肉体死亡或者消失后,灵魂会继续存在。2.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来世今生。神灵和人是互通的,人的行为会使神灵高兴或者不悦。泛灵信仰发展为祖先崇拜(包括图腾崇拜),精灵崇拜,多神崇拜最后到一神崇拜。 @ ttcreator 能找到的参考书里关于万物有灵观的部分不太一致而且感觉都有点让人抓不到重点,所以去翻了原书。目前只读关于万物有灵观的一小部分。论点几乎都是穿插在文章大篇幅引用的材料里,内容有点繁琐,但是总体内容还是很清晰的。如果善用附录的索引能收集到的材料很多。看完确实可以理解为什么参考书能做的总结那么有限了。

书籍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关于文化的科学
文化,或文明
文化现象之间的合乎规律的联系
对证明材料进行分类和讨论的方法
文化由于稳定、变化和遣存而产生的上下承续的阶段性联系
本书研究的主要论题
第二章 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文化的工业领域、精神领域、政治领域和道德领域内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与蒙昧生活通过野蛮生活向文明生活的进程相吻合的
进化论
退化论
包含下面两种理论中的某一种的发展论:第一种——是主要的,第二种——是次要的
历史证据和传统证据不适用于文化的低级阶段——有关于退化理论的历史凭据
由同一种族各分支不同文化水平的比较所得文化水平波动的民族学依据
历史上著名的古代文明的范围
史前考古学对处于低级文明阶段的人类生活遗迹的考察
石器时代的存在已被巨石建筑、湖泊民居、火的遗留等证实;石器时代本身也证实了世界范围内原始初级文化的存在
物质文化中承继与发展的阶段
第三章 文化的遗留
……
第四章 文化遗留
第五章 情感语言和模拟语言
第六章 情感语言和模拟语言
第七章 算术
第八章 神话
第九章 神话(续)
第十章 神话
第十一章 万物有灵观
第十二章 万物有灵观(续)
第十三章 万物有灵观(续)
第十四章 万物有灵观(续)
第十五章 万物有灵观(续)
第十六章 万物有灵观(续)
第十七章 万物有灵观(终)
第十八章 仪式和仪典
第十九章 结论
附录一: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二:名族名译名对照表
· · · · · ·

  • !语言的一致性和共同性——感叹词,拟声词
    —— 引自第167页
  • 无论是文明人开玩笑编出来的词,抑或托儿所里文明儿童说出的话,其类似物,在蒙昧民族和原始部落真正的精神成就里,都不难发现。这个道理,大概可以作为民族学的准则。(185)真正拟声词或纯感叹词,是必要的、自然的词语,是全人类共有的,并且是人的形态及其内心情感相结合的产物。判断感叹说话及其所表达的感情之间关系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把低等动物与人的声音加以比较。人类各民族中叫喊表达方式(向他人表明其感情的标记符号)的普遍共同性,是他们形体与精神密切统一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189)
    —— 引自第167页
  •   原始文化经典译丛(第一辑)(共4册),这套丛书还有《人类学的哲学之根》《人类学》《图腾崇拜》。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原始文化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