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
作者:杨天宏
译者:
ISBN:9787220133046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8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
豆瓣评分: 8.9
书籍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史学有着数千年的学术积淀,作为现代学科,历史学的发展也已远逾百年。近百年来,新的理论方法层出不穷,研究者目迷五色,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一味死守旧法,崇尚实证,未必合宜。“史无定法”,本书作者整理了自己多年来有关史学理论的研究,在认同“实证”价值的前提下,总结了许多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本书涉及的领域与研究范围较宽,将不同知识领域的文章编排在同一本书中,可以引起更多读者的兴趣。
作者简介:
杨天宏,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领域跨越政治、法律、宗教、外交,成果丰硕。已出版学术著作9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发表32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课题3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
书友短评:
@ 格野 上编是精华所在,心通意会,引用陈寅恪的说法,虚证系指历史研究中要有形而上的思维。杨以兰克为例,他认为实证主义是对兰克史学的误读,兰克在自身的著作中展示了史学理论与方法,充分体现了对形上精神层面的重视,民国史学的成就也是基于虚实并重的结果。作者高度重视将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现代学术理论相结合,多篇文章的内容都围绕此展开,进行中西对比,好像近现代思想史领域通常的做法,罗志田、王汎森均是如此。在谈到学科中国化时,杨说要坚持国际化的前提,否则以“化”为代价将失去与境外交流的话语权。作者强调政治史在民国史研究中的重要性,甚至说“全部民国史都是政治史”,盲目追随西方史学界的学术关怀不符合国情。关于北洋军阀研究,作者用了许多案例证明这一时期的“成绩”,当然他明确指出实际是北洋政府因其控制力有限自然形成的状态 @ 白菜 杨老师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老师,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学界有目共睹,自不待言。本书需要好好琢磨的是上编和下编。以我肤浅的认识,杨老师以实证见长,曹锟贿选和罗文干案研究可见一斑。但第一部分杨老师呈现出他强调“虚证”的一面,尤见其史识宏阔的一面,而桐城派一文是一篇可以反腐学习揣摩的学术史佳作。老一辈学人的武器库里真的是装备满满啊。另外可以好好咀嚼的是两篇附录里面有不少学界轶事,从中可以一窥80-90年代的学术生态,当然还有一些可以挖掘的学术八卦,那就自待有心人去考究了。 @ 白菜 精彩 @ 田季琰 书不错,只是校对不精, 76页脚注“背景”竟误作北京,主事者也应该自裁了。
序/001
上 编 史学理论与方法探讨
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003
中国文化中的“形上”与兰克史学中的“虚质”/026
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047
典范兴替:桐城义法与桐城派的近代命运/075
系统性缺失:中国近代史研究现状之忧/121
政治史在民国史研究中的位置/142
日薄虞渊:“北洋军阀史”研究之两面观/158
“无名艺术史”的概念与引喻/179
论雅俗:从一位青年学子的小书说起/205
他山之石如何攻玉:城市史研究方法浅议/209
学术论文的选题原则与技术处理/219
博雅创新与学术诚信/230
读书六法:朱熹读书方法演绎/242
中 编 史学论著方法点评
边政何以成“学”/257
地方性知识的发掘与超越/269
道与道台研究之道/279
民国医患关系的社会史解读/285
执两用中与政治保守主义/290
中国地方议会政制研究的正奇之道/299
立足全境的区域毒品与禁毒史研究/309
走向川康地区的身体史研究/315
康区近代社会研究的域外视角/322
地方军事史志撰述中的“内行说法”/333
下 编 史书序跋中的方法论提示
《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序与跋/343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序/355
《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序/373
《门罗宗派在中国》序/390
《晚明书风与碑学思想滥觞》序/402
附录一 酒量与学术豪气:纪念隗瀛涛先生/412
附录二 我与龚书铎先生的学缘/420
· · · · · ·
论世衡史丛书(共31册),这套丛书还有《近代中国的乡谊与政治》《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历史学新趋势》《西汉经学源流》《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