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美]约翰·奥莫亨德罗(JohnOmohundro)
译者:张经纬等/张经纬
ISBN:978730128291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7-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60
豆瓣评分: 8.6
书籍简介:
今日中国正行驶在文化变迁的高速路上,人类学这门年轻而富朝气的学科正可提供宝贵的参照。它教会我们以宽容的心态,理解他人的观念与文化实践,同时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焕发更明亮的光彩。 这本独具特色、富有启发性的人类学导论,遵循以问题为基础的独特指导原则,每章都围绕一个关键问题精心组织,用相关田野故事揭示身处田野的人类学家将会遇到的潜在问题、挑战和后果。透过亲身田野经历,与其才华横溢的个人教学风格,作者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学家所面对的核心概念与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人类学研究人类行为和观念的方法,并有机会在读过本书后,在本文化和异文化的生活中,继续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简介:
(美)约翰•奥莫亨德罗(John Omohundro,1946— ),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人类学系杰出教学教授。他从事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教学37年,先后荣获杰出教学校长奖、荣誉教授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族群关系、社会网络、灾难影响、环境人类学。
书友短评:
@ 噶桑玛 「经验和认知相互建构」书里提到的问题视角远超过人类学的范畴,同样也是做社区工作甚至日常生活里可以采取的视角。或者说,把「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作为一种视角,也许应该成为现在人们对待自身及周遭社会甚至世界思考的有力补充。另一方面,通过对诸如书中阐述的11个人类学家关注问题——概念性问题、自然性问题、整体性问题、比较性问题、时间性问题、生物-文化性问题、社会-结构性问题、阐释性问题、反身性问题、相对性问题、对话性问题——的思考,人类学家(或者一些具有广博探索与认知的人们)正在给社会发生的行动事件,提供更多可被更好讨论的客观概括与话语。 @ hyy 还可以 @ 远方有山 翻译硬伤。 @ 太子龙小宣 🙆 @ 小陈没有假期 当你抱着极大的兴趣打开一本书,发现作者把题目摆在那里跟你东拉西扯,扯的还都是些王八犊子
一个愿望和一个梦想
前 言
如何使用本书 | 人类学的问题 |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 | 概念性问题 |
第二章 如何了解文化? | 自然性问题 |
第三章 这种实践或观念的背景是什么? | 整体性问题 |
第四章 其他社会也这么做吗? | 比较性问题 |
第五章 这些实践与观念在过去是什么样的? | 时间性问题 |
第六章 人类生物性、文化与环境是如何互动的?| 生物– 文化性问题 |
第七章 什么是群体与关系? | 社会– 结构性问题 |
第八章 这意味着什么? | 阐释性问题 |
第九章 我的观点是什么? | 反身性问题 |
第十章 我在下判断吗? | 相对性问题 |
第十一章 人们怎么说? | 对话性问题 |
结语 合而为一
参考书目
· · · · · ·
培文通识大讲堂(共15册),这套丛书还有《中国农村》《名案中的法律智慧》《生活的暗面》《中国论衡 系统动态平衡发展理论与新十大关系》《冬夜繁星:古典音乐与唱片札记》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