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成熟过程理论

书名:温尼科特成熟过程理论
作者:(巴西)埃尔莎·奥利维拉·迪亚斯(ElsaOliveiraDias)
译者:赵丞智等
ISBN:9787518429905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76
豆瓣评分: 9.3

书籍简介:

温尼科特的成熟过程理论描述并概念化了生命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所固有的不同任务、成就和困难。作为一种实用指南,它让我们理解各种健康现象,并探查各种早期的情绪性困难。 这一理论不仅对于精神分析师和心理治疗师非常有用,而且对那些力求促进孩子个人发展的父母,那些会影响个体情绪发展的专业人士,以及那些制定精神健康领域的各种预防工作和政策的人同样有用。

作者简介:

埃尔莎·奥利维拉·迪亚斯(Elsa Oliveira Dias)

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巴西圣保罗温尼科特精神分析学院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国际温尼科特协会(IWA)副主席。

书友短评:

@ 蜗牛 简单地过了一边,可以说里面的好多说法和我遇到问题时思考的结果相似吗?在看这些概念、这些理论的时候就经常不住地点头赞同,我也是这么想的,但他的表达又那么简单有力。温表达思想的语言力求简单但内涵深刻具有哲学意义,同时很具有人文关怀。他不断实践着,边实践边思考。这本书应该是囊括了他大部分的理论概念精华,阅读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读过之后感叹其精妙。后面应该还会多读几遍,有机会还要读读他的原文论文,更近一步地感受下大师的风采。 @ 六月是个坏蛋 不理解分咋这么高,谈不上科普,前两章直接看黑色粗体就可以,如果要全面理解温尼科特还是看本人的著作更好,更具指导性 @ 潜水的慧慧子 刚接触有些地方看不懂。以后再回看 @ 罗勒旁 对于人的还原和自我解析的初元,温尼科特太温和了,成熟的过程,一切都是自发的,客体母亲和环境母亲,攻击性的合理性,注定的抑郁倾向才是完整,如何让人最正常的成长。各种欲望期之前的主客相认是最重要的时期,最初的婴儿母亲一体论到主客分离,融合进环境之中。世界的千万种可能,人类的千万种可能。 @ 杲朹 坦白说,我真的没看懂,而且阅读体验也不是很美妙。建议想要看拉康、克莱因、温尼科特等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的人还是听课会比较好。 @ þ 温尼科特自己写得又简单又扎实又深刻,看这种咀嚼之物只能给人一种呕吐感,而且丫还怎么嚼都嚼不烂 @ AugustinGZ 蛮令人深刻的。对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视角又多了一个维度。

书籍目录

译者序
中文版序
致谢
导 言 温尼科特著作中的成熟过程理论
第一章 温尼科特及其与相关领域的争论
第二章 成熟过程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原初阶段:绝对依赖
第四章 相对依赖阶段和独立阶段
最后的思考
参考文献
· · · · · ·

  • 从精神分析的人格发展线来看,我们在精神科和临床心理治疗的实践经验中发现,我们遇到的绝大多数来访者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基本上都源自生命早期的养育问题,这些临床问题大致可以归纳如下。生命发展极早期的沟通问题:表现为亲密关系的建立和交流的困难,不能与他人沟通和感到不被理解,甚至感受不到与他人的关联。自体的存在和持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存活状态的无意义感、无用感、空虚无聊感、孤独感,感受不到活着或生活的状态。生命活力的问题:表现为疲劳、乏力、无力、没有活力、没有兴趣、缺乏激情。自体价值的问题:表现为感觉没有被看到、不被认可、无价值感、无能感和无用感。不成熟的情绪问题:表现为非常原始的情绪,无目的和指向的愤怒和烦,极度的担心和恐,冲动性情绪。 自体崩溃的问题:表现为发作性碎片感、不典型的惊恐发作、发作性情绪豪乱、发作性暴怒、弥散性不安全感、聚集恐惧、空虚恐惧、灾难恐惧、死亡恐惧、幽闭恐惧、贫穷恐惧,以及精神崩溃的恐惧。 身份感的题:表现为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的迷茫,没有目标感和无所事事感,甚至对自己的性别身份也感到不清晰和迷茫。依赖的问题:表现为对他人、家庭和单位的极度依赖,无法独处孤单无助感、没有主意、无法做出决定,以及对独立生活感到恐惧。精神一躯体性问题:表现为很多没有器质性基础的躯体症状,头颈部的压迫感,胸部的室息感,胃肠部位的不适感,以及疑病症状。还有一类来访者是以病理性假自体为特征,他们从小被父母或监护人严苛地要求、强迫和教育。为了生存,他们从小就很懂事,在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强的独立性,不错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他们争强好胜、不服输、事事争第一,竭力追求被认可和成功,非常在乎他人的评价。于是他们努力学习、拼命工作,有着很好的收入,甚至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表面上过着体面的生…
    —— 引自章节:译者序
  • 捍卫哲学家Zeljko Loparic(2001b,2006/2011)认为,温尼科特的工作把一种新范式引入精神分析理论框架中, 一种框架,在其中发展出一种问题解决的活动,就像是解决题一样,这种架的内部结构特征是看待和谈论世界的一种方式,被一个制度化的团体所共享,并且被结构化成一种范式或学科模型( a disciplinary matrix)( Loparic,2006/2011,p29)Kuhn在他所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70),主张一门科学学科应该由其“范式”( paradigm)所定义,而且他在其首次讨论这个主题的著作中就给出了范式的定义:“一种普遍公认的科学成就并在一段时间内为实践者共同体提供了问题及解决方法的一种模型。”(Kuhn,1970,p. viii)“一种范式”包含着两个范式类型:范式1,由范例问题( exemplary or paradigmatic problems)构成,“涉及能以一些经验形式(观察、实验过程、临床实践)接近的事实,以及随之而来的关于(范例)题的解决方法。( Loparic,2006/2011,p29)范式Ⅱ,又称为“学科模型”( disciplinary matrix)或“理论性保证”( theoretical commitments),是由一些被构建出来的不同理论组成,目的是为了解决那些范例问题。按照 Loparic的观点,这种情形恰恰就是一种范式转变,对于经典精神分析来说,范例问题是俄狄浦斯情结,而指导理论是性欲发展理论。针对范例问题的范例性解决方案主要是男孩对父亲的认同,这就意味着要解决阉割恐惧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要抛弃占有父亲位置成为母亲丈夫的意图。哲学家 Loparic说:“温尼科特所提出的新范例…
    —— 引自章节:导 言 温尼科特著作中的成熟过程理论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温尼科特成熟过程理论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