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

书名: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作者:许倬云
译者:
ISBN:9787556116904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552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 与余英时、黄仁宇、杨联陞、何炳棣、张光直比肩的海外华裔史学大家中国通史力作 ★ 第三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余英时、姚大力、葛兆光、王子今、许纪霖、白岩松一致推许 余英时:许先生好学深思,遍涉人文—社会诸学科,能将广博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纳入一种由深思 熟虑得来的分析系统之中,著作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古今一贯、雅俗共赏。 姚大力:用许倬云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政权的递换并不一定与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变化周期或者节律完全一致。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时段,它超越朝代。如果把中国通史按照朝代一个个讲下来,那它内在的经济、文化、社会演变的线索是掐断的。《万古江河》非常好,就在于它是以超越时代的时间幅度来讲中国历史的。 葛兆光: 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王子今:怎样在真实描绘社会运动的洪峰和大潮时,兼及社会生活的微澜和细流呢?怎样通过一个具体社会事件个案的了解,观察总体社会风貌,如同通过分析一支试管中的水样,察知大河的水质呢?《万古江河》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部论著。要知道江河的位置和流向,可以使用1:10000的地图,也可以使用1:25000000的地图。前者便于察知细微,后者便于理解大势。二者的合理结合,就是《万古江河》的成功。 许纪霖:许倬云先生是中国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战国与汉代的社会史研究独步天下,但影响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纵观古今的通史研究。只有学问到了炉火纯青、阅历通透人情世故、人生看尽江山沧桑的时候,方能够化繁为简,将历史深层的智慧以大白话的方式和盘托出。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白岩松: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许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写作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最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 放宽历史视界看“文化圈”的中国走过的道路 ★ 聚焦数千年中国人的生活起居、心灵关怀和信仰世界 ★ 探索丰富多样的中国区域文化交织融合 ★ 比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与其他文明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还与“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许倬云,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1986年荣任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囿于书斋,时时心怀天下,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说中国》等。

【作者自述】

我写这本书就是要给大家一个可读的东西,我不要再去记录朝代、皇帝、祖国的光荣,我要摆开看,老百姓过日子怎么样,老百姓怎么想。我的书里没有一个英雄人物。我希望把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包含中国,却超越中国的新的人类社会。

我讲文化的扩大,不讲武力。——我向来不喜欢讲武功,因为我从小在战争中长大,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事情,我知道什么叫做鲜血,所以我最反对歌颂战争中的英雄、歌颂鲜血。我不讲武功,不讲汉帝唐宗、成吉思汗,不讲开疆辟土,只讲文化圈的扩大。我所讲的主调是:在文化圈的扩大过程中,我们有“给”,我们也有“拿”。我们给过很多四邻中国的文化,我们也从四邻的文化中吸收接纳。

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中国文化经过了无数的起起伏伏,这一文化圈的中国人也体验了无数的悲欢离合。返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其兼容并蓄的胸怀;为此中国人遭逢外来异质文化时,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同时,若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我们首先要在心理上重新整理自己,不要再囿于“中华中心论”,尤其是“中原中心论”。这样我们才心胸坦荡,可以组织起一个大的文明团体,而这个文明团体也更需要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地面对那些曾经压迫、欺负我们的文明团体。我们应当承认,别人的方案不一定错,我们的方案不一定对,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不足。我们对的地方,可以重新整理,为未来全世界所用。你认为非常好的部分,到今天出了毛病了,也要想想要不要丢掉,要不要重新来过。平心静气,大家才可能和谐共处。

书友短评:

@ whig 没看出写这本书的理由,见解在哪儿呢?放在中学生课外读物丛书里或许可以得三星 @ 晓林子悦 以“文化交流”为核心,中原与边疆、南方与北方、他者与我者,相互作用构建一个共同体。“中国”之形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古代部分突出了考古学的作用,中世和近世强调比较分析,明确当时的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以及这种地位变动的原因。简明清晰的中国通史。常识普及之功。 @ 莫迪里阿尼 喜欢许悼云是因为他对历史脉络的划分非常清楚,自成体系。 @ 柒染❉ 一股子论文味儿,好讨厌论文味儿的书,恨不得大而全,实则都浅尝则止,都是流水账记录,没有太多深刻的思考,欲言又止的,还很不口语化,读的真憋气。让我对理想国都产生错觉了。 @ 魏小河 这是许倬云先生的中国通识,他所着眼的不是朝代更迭,权力战争,而是中国文化的成长和发展。这本书将中国放入更大的视野中去看待,在叙及每一个时期的文化时,许倬云都会从西方找一“他者”来对比,参差对照,可以看到更多东西。 @ tonymclaren 说的很全,但是总觉得浮于表面,不够深入。 @ 两百斤的格子工 一个文学家读过历史之后,遮遮掩掩的抒发了一些读后感。 @ mlyywd 眼界开阔,学贯中西,大家之作。 @ 隐蔽青年Stop 喜欢书的最后:人类过去彼此杀害的罪孽已经太多了。为了从同归于尽的灾难中自拔,我们必须学会在互谅互信中,彼此扶助,相摛相将,完成人类文明另一次的重大突破。这一次突破,在大崩溃、大破坏的危机之下,不仅要挽救人类濒于灭绝的大劫,也是为了具体落实那些圣哲界定的价值,使人类主宰了千万年的世界上,真的有了人类长久憧憬的新天新地,新的伊甸,真正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 @ Kevin986 相较于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这本万古江河除了同样站在大历史的角度看待整个中国的历史以外,还加入了中西方同时期的对比,读后对于整个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 · · · · ·

  • 甲午一战,北洋败绩,清廷提出其他种种赔偿,但日本仍强索台湾。日本非取得台湾不可,是因为日本的南进扩张,需要台湾为基地。中国忍痛割台,自此五十年中国全民悲伤!台湾官民面对割让的最后一步,为成立台湾民主国,宣告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这是东亚第一个“共和国”!台湾军民台湾军民明知没有成功的可能,仍抵抗优势武装力量的日军达三个月之久,日军损失三万余人,台湾死亡军民不啻十倍之多。日本在占领台湾十年后,才宣布终止戒严。在日据初期,台湾民间的抵抗,并未停止,民间的义军如简大狮、柯铁虎、林少猫……前仆后继,不断起事。日军展开残酷的镇压,一个一个村庄被夷为平地,其中尤以客庄为多。最令人伤心处,则是族群的恩仇又起,有些台湾百姓,或则为虎作伥,或则狐假虎威,利用日军镇压战役,占取其他族群土地,甚至杀害妇孺,显示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
    —— 引自章节: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 日本统治台湾的政策,有其文明的一面。后藤新平(1857—1929)开始的文治政策,目的是将台湾彻底同化,成为日本内地的延伸。日本的统治,在许多方面值得一提有相当足以称述的成就:普及的“国民教育”,严格执行的公共卫生,严厉却很公正的法律……凡此,与清领时代相比,都令台湾人民心服。另一方面,台湾人民只是日本帝国的“次等国民”,没有投票权,也不能出任中等以上的官职。台湾的中小学校,通常有两所:一所是日本子弟的学校,设备好、师资佳;另一所是台湾子弟的学校,一切都逊于前者。太平洋战争时,在台日本人领取食物的质量、数量,都比台湾人民的配给为优。凡此,都是殖民地人民的悲哀!
    —— 引自章节: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   理想国·许倬云作品(共18册),这套丛书还有《许倬云说美国》《历史大脉络》《万古江河》《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万古江河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