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社会学之旅

书名:探寻社会学之旅20位美国社会学家眼中的社会学
作者:陈龙
译者:
ISBN:978730129951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3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30
豆瓣评分: 7.9

书籍简介:

与美国20位社会学家对话,探寻精彩纷呈的社会学之旅。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达特茅斯学院等9所美国知名大学 的20位社会学家带你走进社会学的世界和人生。 本书是作者利用在哈佛大学访学的机会,采访、收集、整理的一本访谈录,呈现了20位来自社会学不同领域的美国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学的基本观点、求学故事、从教经历、科研经历和人生反思。本书的主题有两个: 什么是社会学? 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一样的社会学。20位美国社会学家结合他们自身的认识和体会分别给出了他们眼中的社会学的定义,以及对“社会学有什么用”“社会学的学科独立性”“社会学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学的方法论之争”“社会学的未来”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社会学家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这一主题通过20位美国社会学家的求学故事、从教经历、科研经历和人生反思依次展开,涉及的话题有“为什么选择社会学”“大学时代是如何度过的”“谁是自己的学术引路人”“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专业训练”“如何构建自己的研究兴趣领域”“成名著作背后的故事”“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工作与生活”“学术生涯中经历过的挫折与坎坷”“给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建议”以及“作为一名社会学家对自己的影响和改变”等。

作者简介:

陈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2016—2017年在哈佛大学交流访问。

书友短评:

@ 马里扬泊列的树 赵鼎新:“社会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语法,不是说一个人学了二三十门课就会变得非常厉害。”渠敬东:“赵鼎新说得好,现代社会学忽视直觉,试图消除智慧。所以理解社会学很难。为什么?因为每一个假设、每一个学科的前提,都是要靠一个好的社会学家自己去摸索和确定的。社会学似乎给我们的感觉是各‘家’都自说自话,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小的领域的研究、发现各种社会现象(项按,亦关乎中层理论之争)。柯林斯讲起这些故事非常生动,他说戈夫曼很狡猾,如果有人问戈夫曼一个理论问题,他会说他只是个做田野研究的。柯林斯的这句话听得懂不容易。霍克希尔德说社会学是一门艺术,她是从表达的意义上说的。这个艺术是在修辞、在话语、在叙事、在思想构造等各种意义上来理解的人的艺术。” @ 江迟 如出一辙的访谈问题,看到最后几位几至了无生趣,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很多时候觉得感动觉得受到鼓舞,很多时候会心一笑,也有很多时候愧悔汗流。以及,读之前高老师说“听说序是全书最精彩的一篇”,确实如此(狗头)。 @ kanji 认识其他国家社科研究是什么样的 @ Sarcophagus 提问近似结构式访谈,未能以被访者论著深入解读为基础展开个性化对话,当然,以《新史学:自白与对话》《邂逅》之类为标准来衡量未免要求苛刻。尝试是填补空白的,序言是独自精彩的,访学是十分充实的,新生是开卷有益的,而旅程,是刚刚起步的。

序言 弗兰克·道宾
他山攻玉: 谈当代美国社会学(代序) 渠敬东、陈龙
克里斯托弗·温希普 (Christopher Winship)
彼得·V. 马斯登 (Peter V. Marsden)
玛丽·C. 沃特斯 (Mary C. Waters)
傅高义 (Ezra F. Vogel)
约翰·L. 坎贝尔 (John L. Campbell)
弗兰克·道宾 (Frank Dobbin)
马里奥·L. 斯莫尔(Mario L. Small)
杰弗里·C. 亚历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
詹姆斯·A. 埃文斯(James A. Evans)
安德鲁·D. 阿伯特(Andrew D. Abbott)
赵鼎新 (Dingxin Zhao)
阿莉·R. 霍克希尔德 (Arlie R. Hochschild)
彼得·S. 比尔曼 (Peter S. Bearman)
米歇尔·拉蒙特 (Michèle Lamont)
薇薇安娜·A. 泽利泽 (Viviana A. Zelizer)
安妮特·P. 拉鲁(Annette P. Lareau)
·S. 戈尔斯基(Philip S. Gorski)
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迈克尔·布若威(Michael Burawoy)
魏昂德 (Andrew G. Walder)
后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探寻社会学之旅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