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苏联

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好书天下
人文社科

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

在敖德萨,黑海最伟大的港口,一个世界自由的梦想激励着天才和创新者,从作家亚历山大?普希金和艾萨克?巴伯尔到犹太主义激进分子弗拉基米尔?贾博廷斯基和免疫学者伊利亚?梅奇尼科夫。然而,这里的死亡人数也惊人,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占领者在这里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敖德萨是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图景的挽歌,繁荣的犹太人口构成了这幅图景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对敖德萨的梦想得以在布莱顿海滩(指纽...

耳语者-好书天下
人文社科

耳语者

斯大林时代(1924—1953)既是一个全面控制时代的开端,也是它的高潮时刻。经过改造的苏维埃人,既恐惧政治权力,又对它无比崇拜。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成了“耳语者”——或藏身于角落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或暗中迎合,成为向当局告密的举报人。许多关于苏联的历史著作都聚焦于恐怖的外 在现象——古拉格、逮捕、判刑、囚禁甚至杀害,却几乎没有人关注普通的苏联人过着一种怎样的私人生活,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好书天下
成功励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以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贫寒、自强不息、信念坚定、意志刚强、勇斗病残、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终获成功。怎样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英雄的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雄伟革命斗争宏图。代表着特定时代前进方向的英雄人物形象的可贵精神,应该是不怕火炼的纯钢真金,应该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先知三部曲(全新插图修订本)-好书天下
历史人物

先知三部曲(全新插图修订本)

这部巨著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详尽的托洛茨基传记,由波兰思想家伊萨克•多伊彻所著。作者依据大量丰富、可靠和翔实的资料,并结合作者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亲身体会,按照时间顺序,详尽地介绍了托洛茨基作为革命家、理论家、流亡者,直到在异国他乡被刺杀的一生,为读者描绘出了一个鲜活而带有悲剧色彩的托洛茨基。全书共分为三卷:《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921...

青年斯大林-好书天下
历史人物

青年斯大林

*英国科斯塔图书奖、法兰西学院奖、美国《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等国际大奖获奖作品! *《纽约时报》《独立报》《泰晤士报》《观察家报》《星期天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标准晚报》等国际知名媒体年度好书! *历时10年,走访9个国家23座城市,掌握最新披露的权威档案,以详尽的研究、动人的叙事重述斯大林的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还原一部前苏联的史前史。 *国内第一本讲述“青年”斯大...

见证-好书天下
历史人物

见证

《见证》内容简介:这不是关于我自己的回忆录。这是关于他人的回忆录。别人会写到我们,而且自然会撒谎——但那是他们的事。 关于往事,必须说真话,否则就什么也别说。追忆往事十分困难,只有说真话才值得追忆。 回头看,除了一片废墟,我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尸骨成山。我不想在这些废墟上建造新的波将金村。 我们要努力只讲真话。这是困难的。我是许多事件的目击者,而这些都是重要的事件。我认识很...

时光中的时光-好书天下
历史人物

时光中的时光

塔氏日记卷帙繁多,但因涉及私隐与品藻等故,一直未有全本发行。除了筹划中的俄文版,目前较好版本为英、法、意和波兰文等译本,并各有所长。这本《时光中的时光》,乃《雕刻时光》英译者基蒂·亨特-布莱尔(Kitty Hunter-Blair)直接译自俄文原件,这也是当今公认的最佳英译本。除了日记,书中并收录五则塔氏访谈、演讲记录与个人创作笔记,仔细阅读,不难发现与日记和《雕刻时光》的相通之处。 ...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好书天下
历史人物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1960年,苏联《新世界》杂志开始连载爱伦堡的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不久,这部作品便在苏联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论,成为苏联“解冻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七八十年代,其节译本在我国国内被列为高层阅读的内参资料,流入民间后被圈内人士私下传阅,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

苏维埃俄国的计划经济-好书天下
经济管理

苏维埃俄国的计划经济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苏维埃俄国的计划经济》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系统地批评了计划经济体制,论证了市场经济必然性与合理性。冯·哈耶克把布鲁兹库斯与冯·米瑟斯和马克斯·韦伯并列为20世纪早期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核心问题的学者,认为他们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显示了非凡的预见。种种原因,中文读者对布鲁兹库斯了解甚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曾于1997年第1期发表的俄罗斯经济史专家列·...

人,岁月,生活-好书天下
小说文学

人,岁月,生活

《人,岁月,生活》1960年开始在苏联《新世界》杂志上发表。由于文中涉及众多的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学史料,很快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论。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奉上级指示以作家出版社的名义采用内部书的形式开始翻译出版,同样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能激发我们新的思考。 译后记 1960年,苏联《新世界》杂志开始连载爱伦堡的长篇...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