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火星上

书名:死在火星上
作者:天瑞说符
译者:
ISBN:9787555291732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
豆瓣评分: 7.4

书籍简介:

地球突然爆炸,身在火星昆仑站的宇航员唐跃和空间站的科学家麦冬成了仅存的人类。唐跃将仅有的物资分半,在沙暴的险境中通过飞船送到麦冬的空间站,解决了麦冬的食物危机,两人在浩瀚孤独的太空中相互依靠相互鼓励,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努力生存。

作者简介:

天瑞说符,本名何健,男,籍贯江西,生物相关科研工作者兼小说作者,95后新晋硬核科幻作家。2019年获得阅文原创文学风云盛典风云潜力青年作家,其作品《死在火星上》获 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zui佳网络文学奖。

书友短评:

@ 本来老六 三星半吧。爱极了文中说明书一样的叙述铺陈,毕竟有独自求生的背景和一只吐槽猫的加成。显然是一部“刻意”的作品,虽然是一部非典型网文,但十分成熟地发扬了网文成熟的叙事节奏,读下来并不觉得乏味。作为作品本身而言,形式大于内容。但内容也承担了参考文献的功用,是挺详实的科普素材。因为是顶流IP,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影视化的问题,首先就是老猫。在文本里,读者可以忽视猫的生物学结构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比如搬运太阳能电池驾驶火星车甚至是搀扶正常体型的男主角时产生的违和感,图像化的表叔绝对不会允许这种落差。其次就是体量,思虑再三,原著的信息量和节奏也无法转化成大体量网剧,即使是正常体量的电影,也需要极多的调整优化。是极其有趣的学习和思想实验素材。 @ momo 关于平行宇宙的讲法很触动 @ 岁三老友 硬科幻的穿插有些生硬 @ 客舟听雨 太碎了…没用的东西太多了,其实我更想给两星,因为当我看到麦冬和唐跃一直说结婚的时候就知道她要死了,但她真的死去的时候还是很难受 @ 已注消 过程可读性很强,结局差评,如果在那封莫名其妙的信之前结束感觉会更好 @ 6666666 或许在空间站坠毁的时候就结束才是最好的 @ 盲盒游戏戒断中 两人一猫,以及各种理论各种书袋各种段子,一点跌宕一点巧合,组成。适合改编成影视动漫,看书会忍不住仔细看那些看不懂的物理……

书籍目录

第一卷 地球消失之日
第二卷 孤独的红色荒原
第三卷 在世界的边缘遥望
第四卷 天空中的遇难船
第五卷 最后的拯救之路
· · · · · ·

  • 唐跃给番茄浇完了水,披着毯子坐在椅子上。“新的一天又要来了,我真为太阳感到高兴。”“为什么?”“因为它又能看到我了啊,我想太阳看到彗星离开火星轨道,心里应该也松了口气,并且会发表这样的感慨:明天唐跃将照常升起。”
    —— 引自章节:第四卷 天空中的遇难船
  • 怕死,而且怕得要死但我却无从探求这种恐惧的根源一除了生物本能上的趋利避害性,在火星上的孤寂生活实际上生不如死,但我在内心深处却仍引旧畏惧死亡,我拼尽全力地生存下去,尽管我明知道即使熬过难关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看过一部很经典的老电影《活埋》,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电影中的角色仅仅只有一个人,一个被活埋在地下的人,他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克服恐慌与绝望,利用有限的工具逃出生天。我实际上也是个被活埋的人但你可以逃离棺木,却永远不可能逃离这个宇宙。唐跃奋力地挖掘着墓坑。“我小时候读《魔戒》,约翰·托尔金曾经在书中说,我们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那些小人物们反抗强大命运时那坚不可摧的勇气。我想勇气与恐惧并非不可共存,一个人可以懦弱,羞怯,贪生怕死,但他也可以勇敢而无畏,在人类过去的漫长历史中,无数勇敢的小人物前赴后继,为了更崇高的理想而前进,这是人类文明最辉煌最伟大之处一勇气自恐惧中诞生,勇者不是不知畏惧,而是战胜畏惧。作为这个星球上的最后一个人,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扪心自问,我变成一个勇敢的人了么?我希望届时在那里有一个声音回答:是的,你很勇敢。另一只铲子忽然插进唐跃眼前的沙土里,他抬起头,发现老猫也抄着铲子来了。“你来干什么?”唐跃问“挖墓。”老猫回答,把浮土从坑底挖出来它正在把墓穴的边缘扩张“挖那么大干什么?”“躺不下。”老猫说,“两个人有点挤。”“去去去,坟坑你也要跟我抢吗?就不能给我一个单人寝室?你又不用躺在这里,赶紧滚蛋。“但我迟早是要回来的,所以坑当然得先占着。”老猫没有挪位置,把坑继续加大,然后丢开铲子跳进去平躺下来,还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唐跃跟它一起躺下。唐跃有点无奈,看来这只见鬼的猫是赶不走了,他把铲子插在一边的沙地上,紧挨着…
    —— 引自章节:第三卷 在世界的边缘遥望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死在火星上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