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圣哲

书名:四大圣哲
作者:[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译者:傅佩荣
ISBN:978710020936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5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80
豆瓣评分: 8.4

书籍简介:

四大圣哲是“轴心时代”的核心人物,也是奠定世界主要文明精神底蕴的伟大思想者。在本书中,“轴心时代”的提出者、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借助历史学的批评研究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来呈现四大圣哲于历史长河中的真实定位与影响力,令人耳目一新。他拭去过多的神话色彩,带领我们从“人”的角度认识四哲——四哲与我们一样,皆处于人的境遇之中,那么,他们是如何看待生命存在的意义?又是怎样击破虚无、困顿、生死、人性限制的枷锁,进而超凡入圣,升华为闪耀着神性光辉的高贵灵魂,成为人类文明思想范式的缔造者? 雅斯贝尔斯以哲学家之睿智与广博及其自身的曲折经历,丝丝入扣地剖析了四位圣哲的生命核心,让我们得以取法圣哲,直面对终极问题,寻找独属于自己生命的答案。 本书译者傅佩荣教授说,《四大圣哲》所教给我的,比整部哲学史所教给我的还要深刻。傅教授以其在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深厚修养,历时七年译成此书,增加了两万多字的译者注释,对文中众多专有名词详加注解,特别对于“孔子”一章中雅斯贝尔斯所引转译文献的偏差之处辨明厘清,堪为珠联璧合。

作者简介: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1969),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

1883年2月23日出生于德国奥登堡(Oldenburg),自幼患有心脏疾病,当时医生诊断他只能活到三四十岁。身体条件的限制使他将关注点转向内在的世界。雅氏先后攻读法学、医学、心理学,于1908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1911年综合临床经验及病例研究,出版《普通精神病理学》一书,此后研究重点转向哲学。

1913年进入海德堡大学哲学系,1921年成为正教授,在哲学界声誉日隆。后来纳粹执政,他因妻子是犹太人而遭受迫害,险些被关进集中营,因盟军及时赶到而幸免于难。

1948年迁居瑞士,任教于巴塞尔大学。

1969年2月26日于巴塞尔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雅氏在哲学、精神病学领域皆有巨大影响,而今人对其最熟悉的莫过于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949)一书中提出的“轴心时代”之说,即在大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突破时期,出现了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四位思想典范的创造者。他们的思想成为后代一再回顾的重要资源,为人类生命带来了希望与信心。

傅佩荣,1950年生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大学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而执教欧洲。傅佩荣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传统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大学》《中庸》方面造诣颇深。

傅佩荣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集四十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之摆渡者。傅佩荣教授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书友短评:

@ 王振宇 可能很多朋友对于雅斯贝尔斯不太熟悉,这位哲学家是“轴心时代”之说的提出者,汉娜·阿伦特的老师。本书译者、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这样评价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四大圣哲》所教给我的,比整部哲学史所教给我的还要深刻。” @ 许未兆 略感失望 @ SHOW格喇底 好难啃,看不明白 @ 曾祥彬 算是今年入手的惊喜之作。薄薄一本的容量,如何承载四位伟大思想者的精神内涵与后世影响,让我好奇。读完后觉得书写清晰自然,梳理得很是到位。虽然不少篇幅在引用原典,但所引之处与思想家自身特质紧密结合,算是深入简出了。译者翻译的也很棒,没有将自己困在文字象牙塔中,很有读者意识。算是很不错的入门书了,中学阶段就可以读,可以借以作为桥梁通往更广博的思想世界。 @ Amber琥珀微光 轴心时期的四大圣哲影响后世数千年 @ Heureusement 每天抄一遍心经,差不多100遍以后,才有点读懂这本书的佛教部分。雅思贝尔思说,西方人很难理解源自东方的宗教,黑塞的玻璃球游戏,以一种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方式,表达了知识分子近乎宗教的崇高感。西方人也可以理解来自东方的宗教与哲学,傅佩荣老师也翻译得好。是常读常新的一本书。 @ 不不骑士 我想问问:为什么公元后就再也没有圣哲了?很喜欢这本书,这几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老师一生追寻的榜样吧!傅佩荣老师自己的思考在注释中非常精彩,这本书的撰写一定花费了大量精力考证和谨慎的着笔。以及没想到了耶稣是这样的耶稣。 @ Myrakim 来吧,和上一本弗洛伊德平衡一下。既不要在一种内疚中被驯服,也不要被欲望所支配,真正的自由之地开拓建设与二者之间,在不断还原纯粹的路上。 @ 熳山 挺难评的一本书。苏格拉底和孔子篇目都显得支离破碎,佛陀的篇目意外的像是抒情散文(但很喜欢)。作为《轴心时代》的番外篇,蛮有趣。

书籍目录

1 苏格拉底
生平
思想发展
对话
生命内涵
审判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
影响
历久弥新的意义
2 佛陀
生平
教义与禅定
教义的叙述
创见
影响
佛陀与佛教对我们有何意义?
3 孔子
生平
基本观念:承先启后
道德上及政治上的规范
基本智能
对“极限”的体认
人格
孔子与对立者
影响
4 耶稣
宣告
生平
人格
影响
结语:有关四大圣哲的一些说明
理解的方法
为何选择这四位圣哲
四位圣哲的共同基础与互异之处
我们对四大圣哲的态度
· · · · · ·

  • 朋友,你对智慧与真理如此冷淡,对灵魂的最大利益漠不关心,难道不觉得可耻吗?我是神赐给这个城邦的牛蝇,总是催促你们前行、唤醒你们、苦劝你们、苛责你们……(但是)你们却像一个沉睡中突然被唤醒的人,勃然大怒,恨不得立刻置我于死地……然后在有生之年再沉沉地睡下去。P32真正的生命不是走向死亡的生命,而是走向善的生命
    —— 引自第27页
  • 雅氏在这里认为,孔子与老子是“同一根本观点之不同的实际结果”。这种说法还不够清楚。更可取的说法是:古代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天下大乱的局面,此时中国出现两种虚无主义的危机:一是价值上的虚无主义,就是善恶不分,并且善恶没有报应,使人们失去行善避恶的动机。二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就是由于战乱造成普遍的死亡现象,使人们丧失活下去的意愿。孔子针对价值上的虚无主义,倡言人的真诚可以引发行善的力量,使价值重新安立于人性中。老子针对存在上的虚无主义,肯定“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认为人的生命是经由道的安排,所以人应该珍惜此生并感受存在的美好。总之,孔子与老子并无互补的必要,而是各有关怀重点,因而显示不同的深度与层次。
    —— 引自章节:孔子与对立者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四大圣哲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