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场所

书名: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作者:克莱尔·库珀·马库斯(GlareCooperMarcus)/卡罗琳·弗朗西斯(CarolynFrancis)
译者:俞孔坚/王志芳
ISBN:9787530487198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2-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44
豆瓣评分: 9.6

书籍简介: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修订本)是一本关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专著,对当前正在全国兴起的“城市修补”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过去三十年,由于我们缺乏城市生活经验,也没有能够吸取国际特别是美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教训;没有能够以人为本地规划设计我们的城市,也没有能够尊重生态自然系统地规划设计我们的家园,以至于今天留下了一个个百病缠身的城市。 但在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亲身的城市生活和环境体验,到了该反思这样的城市设计的时候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最高决策者在2015 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把开展城市设计、建设宜居城市和生态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工作的重点之一;住建部随后也提出了“城市双修”(城市修补和城市生态修复)的工作计划。 可以说,阅读过《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一版的学子们,你们有福了,因为,过去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的城市化,给你们留下了太多“非人性场所”要去改善;尚没有阅读过本书的人们,你们也有福了,因为,市场上已经脱销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今天又得以再版了! ——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 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016年10月于意大利西西里

作者简介: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Clare Cooper Marcus):世界知名景观设计师、加利福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及建筑系名誉教授。联合创办了咨询设计公司,为设计公司提供用户需求分析服务。曾编写多本关于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理论著作,并获得美国底特律自由新闻年度图书大奖、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交流优异奖等。

卡罗琳·弗朗西斯(Carolyn Francis):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及建筑系,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合作创办了咨询公司,提供各种设计和规划项目的咨询服务,特别强调用户参与过程和儿童需求。

主译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兼职教授(Visiting Professor);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2016年4月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书友短评:

@ 桂花酱与荷叶粥 虽然建筑师的角度从社会服务层面仍然不足,但既然没有完美,这个纬度可以给到相当充分的思维与评价建议。 @ 14 城市广场举了很多很多例子 人的行为心理学讲了很多. @ Gramonnnnnn 对初学者很友好,相关专业的同学尽早读效果会很棒。里面的一些观点不一定符合所处场景,但思考方式很值得学习。 @ momo 更适合实践者和初学者阅读的书,从文献综述,设计建议,案例交流,到使用说明书,对每一个类型的公共空间给出了面面俱到的解释。对理论研究者来说,这更多是一本思想启发和引用文献的书籍,可贵之处在于面面俱到,但却不精,每一条设计建议的都值得再次判断和深入研究。我猜,作者学过景观的吧,对植被的了解和分析十分深入,建筑学出身的人很少会这样思考。 @ 逆风飞扬 #我恨环境设计 @ akchess 切实可靠的设计工具书,比那些只想着自圆其说的所谓“设计理论”有意义得多。 @ 栅栏 经典中的经典 建筑 景观 人文地理学学生都必备一本。。

书籍目录

目录
引言
1.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的地位
定义
有关广场的文献综述
当代美国背景下的广场
城区广场的类型
设计建议
案例研究
设计评价表
2.邻里公园
美国公园的历史
邻里公园的未来
有关公园的文献综述
设计建议
典型活动
传统活动
公园类型
案例研究
设计评价表
3.小型公园和袖珍公园
设计建议
案例研究
设计评价表
4.大学校园户外空间
校园开放空间的文献综述
设计建议
案例研究
设计评价表
5.老年住宅区户外空间
黛安·Y·卡斯坦斯
设计和老龄化
老年住宅
有关设计与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场地规划、设计和细节的导则
基于老人交往和心理需求的设计导则
特殊护理所中早老性痴呆症者的需求
案例研究
设计评价表
6.儿童保育户外空间
环境的重要性
文献综述
儿童保育环境中的活动与儿童发育
设计建议
案例研究
设计评价表
7.医院户外空间
医院设计、医学知识和户外空间供给的
发展演变
变化中的医疗模式以及将健康与环境
联系起来进行的研究
文献综述
普遍性成果
设计建议
案例研究
设计评价表
8.使用状况评价
评价的层次和类型
基于人们需求的设计评价
使用状况评价
方法
结论
· · · · · ·

  • 中世纪的城镇广场或方场(piazza)通常是一个城市核心,它是城市户外生活和聚会场所;是集市、庆典及执行死刑的场地;还是市民了解新闻、购买食物、打水、谈论时政或观察世态万象的场所。的确,如果没有了广场,人们怀疑中世纪的城市能否依然发挥其功能。—中世纪的城镇广场和意大利方场在功能上难以为今天提供可供效仿的范例,虽然它们提供了不少形式上的重要经验,比如高度—宽度比、围合感以及陈设装饰如何促进使用用途。但旧金山不是锡耶纳,因此,试图通过恢复历史形式,在分散的现代城市聚合体中创造出高度密集的中世纪城市的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这种做法无疑是愚蠢的。—确实,今天大多数居民不再去露天市场购买食物,不再去公共水井打水,不再去中心广场听别人发布消息;他们的社交活动都在自己的家中进行,一切东西——水、电、新闻、邮件、广告,甚至基于电脑的工作——都可直通家中。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相信许多人渴望公共生活,即使只是午餐时的短暂时光。—在我们的城市中,商业客户正在代替公共或政府机构来资助「节目集市」的成功举办。—心理治疗医生乔安娜 波平克(Joanna Poppink)认为在户外咖啡馆或购物街上度过的时光不仅仅是一种愉快的消遣,还是健康的城市生活的必需要素。她还认为城市居民所经受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很大程度上与缺乏能使不同人群交流的公共空间有直接的关系。—在城市中心的商务区,私人开发商(通常是公司)同样正在代替公共机构来提供广场。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受建筑高奖励政策的驱动。—近来的一个变化趋势是广场室内化。—《人性场所》假设:第一,公共生活在当代工业化的城市中继续繁荣兴旺;第二,评估公共开放空间成功性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它的用途;第三,一个空间的利用度和受喜爱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区位和设计的细部;第四,我们必须传播目前已经了解的有关设计、区位和用途之间…
    —— 引自章节:1. 城市广场
  • 本书给广场的定义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与人行道不同的是,它是一处具有自我领域的空间,而不是一个用于路过的空间。当然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被植物的存在,但主导地位的是硬质地面;如果草地和绿化区域超过硬质地面的数量,我们将这样的空间称为公园,而不是广场。
    —— 引自第12页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人性场所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