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论三题

书名:人论三题新编本
作者:邓晓芒
译者:
ISBN:978710806500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28
豆瓣评分: 9.1

书籍简介:

编辑推荐 很难想象,一位哲学家的形象可以和枪联系起来,但在中国的一个复杂年代,务农、务工、武装斗争、“搞哲学”……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可以同时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从不可思议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剖析人性问题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哲学家是如何从他一波三 折的人生经历中养成的。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内容简介 “人生”“人格”和“人性”,这是我关于“人”的思考的三个主题,也是我自己在“成人”的旅途中三个重要的驿站。 — 邓晓芒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的随笔、评论文章结集,更像是一位哲学家的成长私家相册。“成人的哲学”“人生的功课”“人性的镜子”在本书的三个章节中既收录了作者少年岁月的私人回忆,也有成人之年的著名论战文章;故事之精彩,文笔之犀利,一位哲学家生动而逍遥的形象从书页间跳脱出来。“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他走下哲学晦涩的讲坛,将自己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 年生,初中毕业即下乡插队当知青,1974 年回城当搬运工,1979 年考上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研究生,1982 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 年被评为教授。2009年转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2018 年被聘为湖北大学资深教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杂志主编,专攻德国哲学,同时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

书友短评:

@ 小桃红君 作者文革时期的经历很值得一读。手里拿着锄头,不耽误脑子里想着康黑马,哈哈!和数理化等学科不同,人生体验本身就是哲学实践。如果不是上山下乡时还坚持自学哲学的邓晓芒,恐怕也不会有成天粘在沙发上,捧着康德、黑格尔句读系列,深感捡到宝的我了。作者说,哲学把他破碎的人生整合完整。谁又不是呢,其实支撑人们在疲惫不堪的世界里前行的,都是自己内心的某种深层信念。区别只是有些只存于潜意识,未被主体意识到;有些通过理性一遍遍的反思审视,终于看到了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 @ wangyk 很有启发,我也应该出发,多反思培养自己的批判性人格 @ calme 这本书太杂了,除非是作者的粉丝,读的意义不大

书籍目录

第一编 人生的功课
第二编 人格的建构
第三编 人性的镜子
· · · · · ·

  • 鲁迅当时是在中国社会现状的条件下,以中国人的心态来看待西方民主制的,因而他对西方民主制在中国的实验前景的预见是非常准确而合乎国情的。但也正因此,他的这种心态从理论上看并非不值得检讨。首先,他是以儒家道德标准来衡量民主制的合理性的,在他看来,民主制之不可取,一个重要理由是其鼓吹者“乃无过假是空名,遂其私欲”,“势利之念猖狂于中,则是非之辨为之昧…况乎志行污下,将借新文明之名,以大遂其私欲者乎?”其实,西方民主制并不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动机上的,一而是建立在理性上的;在道德方面,民主制毋宁是假定一切人都是自私的,并且是懂得为自己谋利益的,而一个聪明的利己主义者必然会选择民主制。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甚至可以说民主制是一个由“坏人”自己为自己(为一切“坏人”)建立的制度。道德不是民主制的基础;相反,民主制才为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道德奠定了现实的基础。中国民主政治的变质不是由于多了私心,而是由于少了理性,这是鲁迅在当时不可能认识到的。其次,更重要的是,他又是以道家的狂放无羁来反抗民主制所可能带来的对个人的约束的,而从未想到过个人的真正自由不是任意,不是任情使性,不是摆脱一切束缚,而是自律。民主制正是自律的结果,因而也是自由的结果,自由意志制定(或选择)了民主制来保障自己的自由,“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只有让别人活,自己才能自由地生活。所以自由不单是一种情感或意愿,而且是理性,正如康德指出的,实践理性的自由就是自律。鲁迅心目中的自由则只是“天才”的自由,只是在心性、才情和“性灵”方面少数超群之士不受压制的自由,正因为“建说创业诸雄,大都以导师自命。夫一导众从,智愚之别即在斯”,所以必须“置众人而希英哲”“排舆言而弗沦于俗囿”。然而,鲁迅又没有看到,即使这样一种天才的自由,也只有在民主制下才最少受到压制。只有当广大“庸众”能够自觉地或在法律强制下克制自己破坏他人生活方式的欲望时,…
    —— 引自第261页
  • 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文学符号就成了文明的主要载体,这是有其必然性的。因为文字本身是表达思想的,它的外形只具有象征性而不具有形象性,汉字虽然起源于象形文字,但本质上也是象征思想的。而思想是一个文明的精髓,是一切有形物质文明的灵魂。所以我不认为网络和影视能够完全取代文学的功能,它们只不过表明今天的人们在审美意识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已。而以往那种全民关注文学的现象也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有太多的附庸风雅,而现在那些人都去关注网络媒体了。现在读小说和诗歌的人多半是对网络和影视还不满足的人,他们的口味更高。至于文学中的价值判断,倒不一定与文学的发展背道而驰,问题是这种价值判断的深度如何。老生常谈的价值判断当然是不适合于文学的,它们可以到影视文化中去尽情表达,老百姓百看不厌。但文学的长处是能够振聋发聩,甚至与世俗相对抗。这就是思想性,这种思想性不是说教,往往一个有思想性的作家不见得自己能够意识到这种思想性,但他有敏锐的饱含思想的感觉。例如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本来想写一个“堕落女人的故事”,结果写到最后,为了忠实于自己的感觉,不得不写她自杀,成就了一个俄国文学史上最具思想启发性的典型形象。但所有根据这部小说拍出的电影都未能把小说的这种思想性拍出来,只能拍出托翁最初的那种构思,即“一个堕落女人的沉沦”,观众们看了后自然得出“向卡列宁同志学习”的结论。这说明了文学的不可替代性,但只有一个有思想的民族才能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有一天,文学完全被影视和网络所取代,就证明了这个民族的沉底沉沦。
    —— 引自第386页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人论三题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