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人

书名:权力与人思悼世子之死与朝鲜王室
作者:(韩)郑炳说
译者:丁晨楠/叶梦怡
ISBN:9787545821840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49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亮点推荐】 ☆刘亚仁、宋康昊主演,韩国经典历史电影《思悼》叙事蓝本!讲述封建王座之下,君臣割裂父子、权力撕碎人伦的历史悲剧。 ☆生动刻画英祖、正祖时代朝鲜统治层顶端的王室众人及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偏执不安的英祖、狂易自毁的思悼、谨慎冷静的惠庆宫、如履薄冰的正祖……权力 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深陷其中之人! ☆追溯史料、回归文献,从思悼世子嫔惠庆宫所著《恨中录》出发,在民间传奇与学界定论之外,解开围绕思悼世子之死的种种谜团:父亲英祖为何一定要处死儿子思悼,为何偏要把思悼关入木柜?思悼是含冤而亡的党争牺牲品,还是罪有应得的狂悖谋反者?谁是迫害思悼世子致其惨死的逆贼?身为世子嫔的惠庆宫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英祖是否曾后悔处死思悼世子?身为罪人之子继承大统的正祖怀有怎样的心境? …… ☆打破古代圣君神话,重新思考权力与人性的残酷本质!“英祖声称为了宗庙与社稷,要求思悼世子赴死。但从本质上看,他所说的四百年宗社不是其他,正是他自己的权力。对权力的核心,也就是对他本人的挑战,一丝一毫都不会得到原谅,子女也概莫能外。正祖亦是一样的无情。对掌权人来说,没有朋友、家人、父母、 子女。” —- 【内容简介】 1762年7月,朝鲜王朝英祖李昑废黜王世子李愃并将其关入柜中致死,史称“壬午祸变”。这一朝鲜王朝史上最大的悲剧历来众说纷纭,本书就是韩国知名古典文学学者郑炳说针对这一谜团的历史佳作。全书沿着李愃的人生轨迹,深入当时的朝鲜宫廷,探讨了国王英祖、思悼世子、世子嫔惠庆宫、世孙正祖、大臣、王妃、大妃、后宫、内官、内人等面临的现实,以及他们的梦想与欲望。借助相关史料,作者对思悼之死进行了全面、细致、立体的考察,不仅突破既有学说理论,阐明了这一事件的真相,也从文献的蛛丝马迹中读出了隐藏在权力背面的最高统治者英祖、思悼世子、正祖等的人性苦恼与内心矛盾,值得现代人深思。 —- 【著译者简介】 郑炳说,韩国首尔大学国文系教授,研究领域为韩国古典文学,主要以古典小说为中心探讨朝鲜时代的历史文化。著有《权力与人:思悼世子之死与朝鲜王室》《吾乃妓生:读〈消愁录〉》《九云梦图:从图画读〈九云梦〉》《朝鲜时代小说的生产与流通》等专著,译注《恨中录》《(原本)恨中录》《惠嫔宫日记》《春香传(原文)》等古籍。他也是韩国经典历史电影《思悼》的学术顾问。 丁晨楠,韩国延世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朝鲜时代史,中韩关系史,著有《海东五百年:朝鲜王朝(1392—1910)兴衰史》,并以“重忆小窗纱”的笔名活跃在公共历史写作领域。 叶梦怡,中山大学朝鲜语文学学士,韩国延世大学历史学硕士,热爱翻译事业,擅长人文学科领域的中韩文翻译。译有学术专著《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观念的演变》及学术论文《韩国的“朝鲜海关”研究述评——以朝鲜海关的对外依存性为中心》等。 —- 【相关评论】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元周: 思悼世子之死是理解朝鲜王朝后期政治的一把钥匙。因此事发生在王宫之中,国王以木柜囚禁世子致其死亡,具有很强的悲剧性,所以历来为学界所重视,也是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郑炳说的这本书,既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成功的大众历史读物,不仅探究了思悼世子事件的真相,也生动展示了朝鲜王宫的生活场景和人际关系。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孙卫国: 思悼世子之死是朝鲜王朝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性事件。《权力与人》以韩国学术界长期忽视的思悼世子嫔惠庆宫的《恨中录》为依据,参稽多种官私史料,采用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法,条分缕析,仔细梳理了英祖、思悼世子、正祖祖孙三代的亲情关系以及宫廷中各种人物关系、政治冲突与利害关联。整个故事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朝鲜时代王室宫廷斗争波谲云诡,全都跃然纸上。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融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的优秀历史著作。 首尔大学国史系教授 吴洙彰: 《权力与人》是实至名归的历史著作。其在令历史学者汗颜的严谨文献考证基础上,阐明了许多新的史实,给朝鲜时代史研究带来了很大冲击。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郑炳说:韩国首尔大学国文系教授,研究领域为韩国古典文学,主要以古典韩文小说为中心探讨朝鲜时代边缘人群的文化。著有《吾乃妓生:读〈消愁录〉》《九云梦图:从图画读〈九云梦〉》《朝鲜的淫谈稗说:读〈纪伊斋常谈〉》《朝鲜时代小说的生产与流通》等专著,译注《恨中录》《( 原本)恨中录》《惠嫔宫日记》《春香传(原文)》等古籍。

译者介绍

丁晨楠:韩国延世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后出站,现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朝鲜时代史,中韩关系史,著有《海东五百年:朝鲜王朝(1392-1910)兴衰史》(2021),并以“重忆小窗纱”的笔名活跃在公共历史写作领域。

叶梦怡:中山大学朝鲜语文学学士,韩国延世大学历史学硕士,热爱翻译事业,擅长人文学科领域的中韩文翻译。已完成译著有张铉根:《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观念的演变》;翻译学术论文有朴敬石:《韩国的“朝鲜海关”研究述评——以朝鲜海关的对外依存性为中心》等多篇。

邮箱:mengyi136@163.com

书友短评:

@ 麒麟 看电影会认为正祖后来和他母亲惠庆宫的关系不错,毕竟经历了那样极端的人伦惨剧,以为母子二人是会相互扶持的。结果正祖一上位就处理了惠庆宫的母家势力,权力的宝石还是容不得他人染指。作者评价英祖正祖二人是典型的马基雅维利式君主真是一针见血,只要读正祖的《万川明月主人翁自序》原文,就能感觉他作为国王的极度自信,他要成为照耀世界每一寸土地的月光,抱着这种信念的爷孙俩注定要成为权力的奴仆,亲手毁灭自己的家庭。题外话,英祖和思悼世子父子俩真的很适合拿来做精神分析的案例。 @ 好宝宝要睡觉 科普与学术并重之作。我对书中花大篇幅讲的英祖与思悼之间的恩恩怨怨兴致缺缺。在中国,天家父子相残的人伦悲剧自古以来就不稀缺,普通中国人恐怕早已经见怪不怪了。最颠覆我认知的倒是正祖。一直以来,拜各种网络文章和影视剧所赐,我一直觉得正祖是一个“儒者圣君”。可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正祖不是唐太宗那样的豪迈明君,也不是宋仁宗那样的忠厚长者,倒像是隋文帝、唐宣宗那样察察为明的雄猜之主。看他即位之后的作为,心机之重、手段之狠辣、待人之刻薄令人胆寒。都说英祖是冷酷无情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我看正祖有过之而无不及,关于“万川明月主人翁”的滤镜碎了一地… @ 棠梨煎雪 《思悼》应该是以这本书的研究基调来创作的,还原了不少书中的观点和事例,不得不说电影创作的很成功。 @ 朵朵小时候 观点大于求实,局限于文本材料。(其实如果放在南北朝根本不新鲜是吧) @ summertrain 由电影而来,虽然影像记忆已淡。感慨于朝鲜王室之残酷,但哪国不如此? @ 爬行动物 皇权面前无父子。既然历史上世子是个大胖子,干嘛找个小帅哥来演?在韩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有多少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事多到让你产生审丑疲劳! @ 千夜 行文十分流畅,不似同类艰涩,阅读过程中总会回想起《思悼》的画面,一如书名,膨胀冰冷的权欲与复杂难明的人性。 @ 你知道我是谁 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栩栩如生的病例+病因,是常恨此身非我有的鲜活证明。但不得不说,不知道是译文差还是原文的问题,行文真的不觉得通畅(跟文言文无关),有些叙述冗杂其实完全可以一句话概括,非要翻来覆去说。

书籍目录

改订版序言
自序
导言
第一部思悼世子的长辈们
第一讲 英祖:不安与愤怒的帝王
第二讲 仁元王后:大妃,最高女性掌权人
第三讲 贞圣王后:王妃,耀眼的孤独
第四讲 宣禧宫:后宫,王的女人
第二部 成长与教育
第五讲 成王之学
第六讲 国政实习
第七讲 希望玩乐的世子
第八讲 艺术家与帝王
第九讲 最乐读书
第十讲 世子教育的问题
第三部 狂症的展开
第十一讲 狂症的证据
第十二讲 狂症的症状
第十三讲 试图自杀
第十四讲 欲奔于外
第十五讲 简陋而华丽的温泉行
第十六讲 世子的恶行
第十七讲 往返平壤
第十八讲 狂症的心理学问题
第四部 死亡与死后
第十九讲 罗景彦之告变
第二十讲 关入木柜之日
第二十一讲 世子的罪名
第二十二讲 为何偏是木柜?
第二十三讲 向死之路
第二十四讲 杀子之父的心情
第二十五讲 金縢之书的秘密
第二十六讲 世子死亡的责任
第二十七讲 岳父家的责任
第五部 正祖之路
第二十八讲 正祖的年幼时节
第二十九讲 少年正祖
第三十讲 少年国王的逸脱
第三十一讲 “三不必知”与阻碍登极
第三十二讲 洗草相关记录
第三十三讲 执政初期的正祖
第三十四讲 正祖的统治哲学
第三十五讲 正祖之死与《恨中.录》
第三十六讲 惠庆宫,哲之女性
结语
附录一 对先行著述的批判
第一讲 近来围绕思悼世子之死的争议
第二讲 对思悼世子党争牺牲说的批判
第三讲 迷失方向的历史大众化:对李德一《思悼世子的告白》的批判
附录二 宫阙介绍
第一讲 环视朝鲜宫阙:思悼世子遗迹踏勘
第二讲 国王寝殿的风景:《大造殿修理时记事》
主要参考文献
翻译说明
· · · · · ·

  • 英祖在六岁时获得“延礽君”的封号,即正式的王子名号。十岁时行意味着成人的冠礼,十一岁时与十三岁的新娘成婚。新娘是进士徐宗佛的女儿,后来她成为贞圣王后。关于这对夫妇的初夜有一则逸话流传于世,金用淑先生在《闲中录研究》中提到此事。初夜时英祖握着新娘的手称其秀丽,于是新娘回答:“生于富贵而然。”英祖认为新娘的回答是讽刺自己的出身。他的反应是“生于富贵?这是讽刺我是微贱宫女之婢的儿子”。此后英祖渐渐疏远了贞圣王后,再也不愿意见她。《恨中录》亦详细记述了英祖对贞圣王后的冷淡。英祖的这种尖锐的自我意识掌控了他的一生。
    —— 引自章节:第一部思悼世子的长辈们
  • 另外根据《颐斋乱稿》等记录,英祖在回宫的途中还高奏凯歌,即他把处死儿子之事等同于平定敌国一般而演奏胜利之歌。尽管官员们极力劝阻,可英祖置若罔闻。首都百姓都看着得意洋洋的英祖高奏凯歌沿街行进,处死儿子如同平定逎贼一样。不幸的是,这就是现实。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三讲 向死之路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权力与人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