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学习

书名: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作者:[德]乌特·弗雷弗特等
译者:黄怀庆
ISBN:9787208170629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出版时间:2021-6-3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64
豆瓣评分: 8.1

书籍简介:

★跨越德、美、英、意、法、荷、挪、俄、瑞典等世界各国,考察百余种经典儿童文学与教育手册,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情感的认知与学习的异同。 ★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同理、爱、羞耻、痛苦、恐惧、勇敢、思乡、无聊,十三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勾勒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 ★从《绿野仙 踪》到《霍比特人》,从《鲁滨逊漂流记》到《爱丽丝漫游奇境》……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感并非天生,而是通过阅读形塑,并不断改变。 ★“光启·情感史”系列第一部,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王晴佳策划作序,著名历史学者蒋竹山推荐 。填补儿童情绪史研究的空白,为儿童情感研究奠定框架。 本书研究百年来经典儿童文学如何引导孩童与青少年认识感觉、学习情绪,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主任、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乌特·弗雷弗特主编,集合该中心的数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共同撰写。 1870-1970年是儿童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对儿童情感的讨论最蓬勃发展的年代,儿童被视为需要教养的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无数童书与教育手册协助父母引导儿童学习情感、掌控情绪,并由此发展出“健全”的人格。本书即通过考察这一时期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种畅销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还原其阅读情境与读者反应,探索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通过阅读来学习感受、认识情感。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儿童会与书中主人公一起体验成长,通过模仿与自我调整,学习各种情绪,并且将这些情绪转化成知识。作者们也将这些情感置于历史转折与社会变迁中讨论,勾勒出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 在探讨这些书籍传递出哪些情绪知识以成为儿童的情感养分时,本书分析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儿童如何在《蝇王》中学到“羞耻”“痛苦”与“同理心”,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懂得“分离焦虑”;而曾被鄙视的“胆怯”,在《绿野仙踪》里有了新的诠释,从托尔金的《魔戒》《霍比特人》到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恐惧的概念又变得更加复杂……这些作品鼓励儿童拥抱恐惧、摆脱羞耻,接受思乡病为一种合情合理的感觉,并赋予儿童掌握自我情绪的权利,儿童有了不同的选择与空间,同时也开始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乌特·弗雷弗特是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所长及情感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职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等。1998年获莱布尼茨奖,2016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勋勋章等。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 社会与文化史、情绪史、性别史与政治史;代表作品有Women in German History:From Bourgeois Emancipation to Sexual Liberation、Emotions in History: Lost and Found、Emotional Lexicon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Vocabulary of Feeling 1700-2000 等。

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由历史学家与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组成,并与人类学、社会学、音乐、文学与艺术领域的顶尖学者合作,共同探究情感具有的历史和情感创造的历史。他们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情感(及其表达方式)是由文化塑造的,是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感受及表达感受的方式,都取决于社会规范和规则,也因此会随着历史改变。本书即由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编写完成。

黄怀庆:

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生,研究领域为童年体罚史与儿童文学审查制度,著有《儿童、文学与暴力》。

书友短评:

@ makzhou 【纸,已转】粗粗翻过。引用极多,但如果如果对所引原作没有了解,光是泛泛的简介很难激起往下看文本分析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书中内容并没有很好地回答书名提出的问题——仅是归纳了不同情绪归类下有什么文本文本是什么样,缺少更重要的儿童是怎样“感受”或“学习”的。当然想深入这个层面并不好写,要进一步去调查,去研究教育成果,而文中所选文本被学习的时间已经是很多很多年前了——那么就不要取这个让人凭生期待的标题啊!失望。 @ 南国海怪 假期第一个周末在深圳的地铁和旅馆里读完的,对个人而言最有文献价值是《伊凡的勇敢》——没有情感的社会化,就没有社会主义,“伊凡”的寓意是“成为”布尔什维克;以及《海蒂的思乡病》——逆城市化背景下的旅行癖和思乡病,对乡间和大自然的归属感,情感对现代化的批评。 @ zjmr 囫囵吞枣 @ Fernweh 本来以为是赏析儿童文学作品,没想到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儿童心理学书籍。 @ 不爱写信 我个人对这12种情绪的分类,区分及定义持保留态度。全书的阅读体验是感觉这本书对我来说难度颇大,最大原因或许是对西方世界的文化鸿沟。

书籍目录

总序
图表目录
译序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盖斯凯尔夫人的焦虑
第二章 狄肯的信任
第三章 阿斯嘉礼的虔诚
第四章 拉尔夫的同情心
第五章 杜立德医生的同理心
第六章 温迪的爱
第七章 小猪的羞耻
第八章 勒布拉克的痛
第九章 小纽扣吉姆的恐惧
第十章 伊凡的勇敢
第十一章 海蒂的思乡病
第十二章 英格丽的无聊
结语 翻译书籍,翻译情绪
参考书目
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作者名单
国际好评
· · · · · ·

  • 正如本章即将在第一节详细考察的,海蒂的故事是一则启示,说明思乡病这种现象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合理且十分重要的阶段,而且能够透过正确的教育环境来加以管理;接着在第二节主要以英国校园小说为例,分析另一种关于分离与思乡病的典型情境。当思乡病在过去数十年来显现为一种女性情感时,旅行癖则主要是男孩子的冒险小说主题。这是相当典型的看法,用一种正面态度将旅行癖看作是男孩子发展的必要阶段,因此旅行癖与“男性”特性相关,比如说勇气、自力更生、刚毅以及静不下来;至于在《海蒂》故事续集中,克拉拉对于远在他方的朋友、阿尔卑斯山以及身体康复的渴望,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思乡病与旅行癖的一个共同特征:两者都向往一块有归属感与熟悉感的地方,那里还结合了快乐、保护、信任与爱的感觉。对于这块真实或想象之地的渴望——这个统称为家,或说“家乡”的地方——人出生的地方、有连系感的地方,以及他们度过了社会化形成经验的地方,这些都标示出了这种渴望的特性。第三节探讨的便是旅行癖和思乡病的纠缠与互补性质。虽然旅行癖在整个20世纪期间维持其正当性,但思乡病在50年代左右的德国儿童文学中却消失无踪。最后第四节要主张的是,实际上这种情绪在70年代带着不同涵义与不同脉络重新出现在富社会批判的童书里。除此之外,将思乡病勾勒为女性气质、旅行癖勾勒为男性气质的传统性别界限在70年代左右开始变模糊,在这之后,不论男孩女孩都被勾勒为会体验到思乡病,也会渴望冒险,不过这是作为他们面对现代生活的负面副产品——疏离感——之批判反应。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海蒂的思乡病
  • 少女小说说明了各式各样应付思乡病的方法,把思乡病视为与父母分离并迈向成熟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情绪。思乡病的严重性取决于思乡的原因、预期的分离时间以及相关的情绪。在为了教育儿童学会独立自主而“必须”分离的情形下,无聊、愤怒与焦虑是可以预期得到的情绪。这类感觉很容易提前处理,而孩子的年纪愈小,家长与教育者对于适应过程成败与否的责任就愈大。至于从此失去家园的孩子身上的孤独、悲痛与绝望感,则需要辅以更密集的情绪性引导才能重新建立信任、信念、幸福以及熟悉感和归属感。以上所探讨的故事表明了,主角是能够成功地学会处理思乡病的,就算她们的方式有所不同也一样。女主角摆脱思乡病的危机以后成为坚强性格的可靠年轻女性,能够独立地继续追求成功与幸福的旅程。到了50年代时,思乡病在少女小说里已经失去了过渡性情绪的意义。话虽如此,轻微的思乡病是为人所接受的,它被看作是一种自然的渴望、一种与父母亲密关系的标记。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海蒂的思乡病
  •   光启情感史(共2册),这套丛书还有《疼痛的故事》。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情感学习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