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孩子

书名:培养好孩子道德与儿童发展
作者:许晶
译者:祝宇清
ISBN:9787576000153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5-3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
豆瓣评分: 7.7

书籍简介:

《好孩子》对上海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考察,描绘了中国社会化的信念和方法是如何对道德世界建设形成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中,该书稿把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创新相融合,揭示了对话和辩论的相互作用,阐明了幼儿的道德倾向在日常生活中的形成过程。对广大家长和教师都有重要的帮助。

作者简介:

许晶,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人类学系附属助理教授,美国教育科学院斯宾塞博士后研究员。清华大学学士和硕士,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并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完成发展心理学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儿童发展、道德伦理、教育与家庭、社会认知、跨文化比较。研究成果发表于人类学、心理学、中国研究、东亚研究等领域的中英文期刊,包括American Anthropologist, Etho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LoS One,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Cross-Currents: East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 Review,《社会学评论》《清华社会学评论》《广西民族研究》等,探讨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认知机制如何共同形塑人类道德发展。

书友短评:

@ 新京报书评周刊 跨学科跨的很尴尬,只剩下一些琐碎的为分析而分析。由于缺乏好的理论阐述打底,道德这个词被滥用了,变成了从心理学的几个普世个体属性预设(所有权,共享,云云,可以思考这些名词设定背后的东西)出发,所谓实验和观察,然后用含混的道德(“做人”,美德,人与人的道德评判,各种,包括作者隐含的道德评判,因为没有理论打底,道德就成了万金油,怎样用都可以)分析一番,结果是,没有格局,肤浅。修改建议,写作幼儿园何以作为一个道德空间的民族志,辅以家庭的穿插,然后再与变迁社会或历史对话。 @ 思想聚焦 那点儿道德心理学的噱头,让这书连好看也说不上了…mark第四章 @ Walli 还可以吧,案例部分可读性强。 @ eau 理想的教育观念与飞速变迁的社会和儿童自身实践之间的张力 @ GEORGIA 挺有参考性 @ 三方 美国博士研究上海幼儿园的田野调查思考。用西方的人类学,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框住中国大城市学龄前儿童的道德习得,一些案例及延伸出的问题值得思索,在“不道德”的现代社会培养一个道德的孩子,此间有多少困惑啊,特别是教育者教育孩子的言行不一,深以为然。里面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说明个人财产权分配的中西差异,就太勉强了吧 @ 蒯因的兔子 故事很有意思!不过倒没有十分觉得有什么特别深入的理论性的内容,感觉又想搞一点道德心理学但又想搞一点社会学,结果好像两遍都没有特别深入(xs好像我写文章🥲)。再一点就是感觉十年前的某些“主流”观念到底多大程度上还是今天社会中的主流观念,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但也许这是学术研究本身的问题:国内思潮变化真的太快了,但写文章(尤其是写书)总有滞后性,感觉这个很要命。

书籍目录

致谢 001
序一 007
序二 011
导言:做个好孩子 001
“交通信号灯”的故事 003
道德与儿童发展:人类学与心理学的对话 006
中国道德发展:过去与现在 012
田野地点与方法论 018
第一章 道德培养:教育热望与焦虑 041
于幼儿时期树立道德基础 048
小环境:中国教育前沿的道德生态 058
在变迁的道德环境中培养道德 092
第二章 将心比心:同理心濒危之时 095
“与人为善”的困境 097
从孟子到同理心的再发现 099
社会中的基本人性:小悦悦事件 103
同理心的矛盾教育:通往利他主义的艰难道路 109
在发展情境下培养同理心 124
第三章 协商“财产”分配:所有权和公平原则的争议空间 127
财产分配与道德教化 129
认识财产归属:所有权意识的出现 135
学习资源分配:公平观念的出现 142
解决纠纷:协商与执行分配规则 147
财产、道德和“纯真”儿童 157
第四章 分享话语和实践:自私的孩子、慷慨与互惠 161
“魔童”的故事 163
培养平等主义分享 166
策略性分享的实践 175
揭示策略性动机:现场实验的探索 182
当发展的心智遇上演变的文化:合作动机与“关系” 196
分享、慷慨与自私的儿童 200
第五章 规训“小皇帝”:在多变立场中寻找出路 203
再论“管教”:中国式育儿 205
管教“小皇帝”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212
“不可取特质”的表现:访谈与观察中的证据 219
寻求“中庸之道”:管教中对不同观点的平衡 226
斗智斗勇:学校和家庭的管教动态 245
培养好孩子:在多变立场中寻找出路 256
结论:做个好人 259
智识追求与个人反思之旅 259
一个关于中国道德发展的故事 260
探索未来 264
注释 269
参考文献 275
· · · · · ·

  • 更深一步分析,育儿者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是谦让的美德与虚伪的恶习之间的矛盾,更是根植于对孩子们的“真”“善”之间的矛盾想象。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谦让才是真正的美德,那就是出于真诚的目的,单纯为了别人好;一旦动机不“纯真”,谦让就变成了虚伪。一方面,如中国自古以来的育儿观念所强调的那样,孩子纯真的天性,是人类美德的基础。保护儿童的“纯真”本身就是道意义上的善举。另一方面,考虑到资源分配这一具体领域,一个“纯真”的小孩,可能意味着这个孩子想要占有他想要的一切,这却是自私的表现了。这时候,孩子的“纯真”成了灰色地带。在如今的育儿话语当中,儿童天性”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往往作为积极的解放性力量被建构起来,实际上却是日常社会化经验中有争议的道德空间。
    —— 引自第157页
  • 我们往往认为道德规范是社会“强加”在孩子们的头脑里,认为这些规范主要经由奖惩而被“内化”。但事实并非如此。儿童其实对于伤害与关怀、合作公正持有先验假设,这正是他们能够习得社会道德规范的原因;就好像人类因为有视神经系统才能感知视觉。中国传统隐喻在此非常贴切,培养孩子就像是培育一棵树苗。你能够通过给树苗施肥、修剪杂枝、清理杂草来帮助它一一但是真正实现生长的是树苗本身,而不是你。道德是习得的,习得过程需要帮助,但道德并不是被教出来的。
    —— 引自第8页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培养好孩子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