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南方来信1980年代上海少女香港沉浮记
作者:张乐天
译者:
ISBN:9787559860705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9-3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92
豆瓣评分: 7.9
书籍简介:
⭐ 双城民间通信录,一纸女性蜕变史。《甜蜜蜜》年代港漂故事,52封真实信件 ⭐ 我是个爱情至上的人,香港改变了我。爱情、欲望、前途,时代飓风的回响,中国首代独立女性出走后,无声者书写的历史。 ⭐ 80年代上海少女闯荡香港,真实演绎变化时代里的迷情记 ⭐ 52封书信,穿梭时光之境,感受双城印象与时尚潮流 ———————— 🍂🍂🍂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也是一段细针密缕的历史 ———————— 📨📨📨 《南方来信》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赴香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双玉写给堂妹的信编纂而成。怀着对更大世界的向往,双玉远离故乡上海,来到香港,期望在此地闯出一片天地。与上海恋人难以割舍的情思、工厂主的骚扰、富商的诱惑、在香港影视界的逐梦……爱情、欲望、前途,一代青年的迷茫与焦灼,投射于1980年代上海与香港两地对照的时空之镜。 ———————— 【编辑推荐】 一对姊妹私语,照映1980年代香港与上海年轻人的滚烫人生。这既是张爱玲的香港,也是张曼玉、张国荣的香港,更是上海女孩双玉的香港。 倪双玉,一个青春昳丽的上海女孩,举家迁居香港后,霓虹、时尚、明星,五光十色,齐来涌进。事业理想、爱与被爱,她经历着欢乐与痛苦、沉沦与虚无。1983年至1985年,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香港和刚刚开始解冻的上海。52封从香港寄来上海的家信,一个普通女孩的爱情、欲望、前途,抑制不住泼辣辣的欲望和野蛮生长的力量,原生态展现沉没于历史中无声者的故事。附编者对谈,从细节重新认识1980年代的香港与上海。1980解冻年代,中国首代独立女性出走之后的故事……
作者简介:
编者张乐天,1949年4月出生,复旦大学二级教授,曾担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创始副院长。现任复旦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代表作有《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
书友短评:
@ 阿汤阿方阿圆 差点没读下去,最后觉得对我有启发的是后记里引用的一些话。这些书信作为客观的资料对于社会学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每一封书信都比较短,反而显得后面的对谈啰嗦了,而且还有大量重复前面书信的内容。我很喜欢书写人,1980年距离现在四十多年了,很难想象那个时候人们的精神面貌是独立,坚强乐观,积极奋斗的。就像那些老电影里展现的,好像很遥远,又好像在昨天。历史或许就是走三步退两步的。在近些年的大环境下我们所讨论的,更多是时代对个人的影响,但反过来个人的意志也在影响着时代如何向前发展。所以我觉得在摄影方面有启发的是,多去观察日常生活里的细节,和人交流,去过具体真实的生活总好过宏大叙事。去做那些我能改变的事吧去说那些不是为了发泄情绪而说的话吧 @ 海上花开 挺有意思,好真实。从30多年前来来往往这么多封信中,看到一个 是很有意思的历史记录,但是这种收集整理也能署名算自己编的书吗? @ 老王不戴帽子了 出乎意料的精彩,近半年读过最喜欢的书,80年代远赴香港的上海少女的书信合集,从各种细节中窥视那个时代背景中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不同生活以及被华丽的物质生活逐渐改变的爱情观,一个从誓言爱到海枯石烂最后移情别恋的故事,抽丝剥茧式的阅读,真的没看够 @ 叶生 作为一本书过于单薄了,从社会研究的角度我宁愿多读一点后记的分析…… @ 白河 虽然有以几十年前和现在对照的特点,但单论书信本身还是比较乏味的……作为一本书有点太单薄了,另外整个跋都可以删掉 @ 里中念伊 2023年的第73本书。很真实,但也很喜欢,我也正在慢慢跨过“有情饮水饱”的这个阶段。
香港——上海
1983
1984
1985
跋 移情别恋的故事
对谈 无声者的书写是织就时代的细密绣线
· · · · · ·
小阅读(共23册),这套丛书还有《回望》《让他们相爱吧——爱情片桥段设计手册》《数学的语言》《蓝房子》《最完美的离婚》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