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明代的漕运
作者:[美]黄仁宇
译者:张皓/张升
ISBN:9787545909388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04
豆瓣评分: 7.8
书籍简介:
许多学者认为,每个王朝崩溃时,政府机器毁坏的第一个迹象就是对水利问题的忽视。由于漕运不能再进行有系统的输送,大明帝国才失去了活力,直至最后崩溃。这是真的吗? 本书系黄仁宇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全书以扎实的数据和考证为基础,还原明代的漕粮运输图景和漕运管理方式,并由此触及明代的政府模式、官场惯例、经济制度、地理环境、工艺技术和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它揭开了明廷依靠漕运作为国库收入主要来源长达两个世纪这一现象背后的主导思想观念,更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为何一个政治、经济、环境都远优于西方的国度,却未能迎来现代文明的曙光。 编辑推荐: 1、本书征引资料丰富,运用大量数据分析是其重要特点。从经济角度而言,大运河对明朝发挥着命脉的作用;从世界历史发展角度审视,1368年至1644年间发生了许多事件,中国却错过了这段使人奋发的岁月。本研究能够发现一些线索,为人们的思考提供帮助。许多学者研究,大凡一个王朝的灭亡,其中一个迹象就是对水利的忽视,大运河后来无法进行有系统的输送,是否证明了大明帝国的崩溃?史家黄仁宇在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大运河(漕运)对明朝的国家财政发挥着命脉的作用,它是京城和江南之间唯一的交通运输线,所有的物资供应都要经过它,大运河有它绝对的历史意义。明代漕运问题涉及明史中的许多因素,如官场惯例、国民经济、地理环境和工艺技术等,都密切关联着漕运的运作。从明代帝王、大臣管理漕运的方法中,我们可以推断描绘明代的政治体制、政府模式、财政政策以及社会风俗和统治思想。
作者简介:
黄仁宇 (1918-2000),知名度最高的华人历史学家之一。生于湖南长沙,1936 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曾于抗日战争时期辍学并加入国民党军队,1950 年退伍后赴美求学于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后转攻历史系,并于1964 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 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9 年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现代中国的历程》《黄河青山》等畅销书。
译者简介:
张皓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政治史。
张升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明清史。
书友短评:
@ 毛毛虫面包 数据为王 @ lingkong 效率低下层层盘剥,官员对巧取豪夺,钻营私利是不遗余力,自上而下中饱私囊花样百出,贸易流通掣肘于此。 @ 打不死的兔子 你大明毁于维稳和愚民? @ MADAO 明朝的中央集权,缺乏最基本的管理素养,漕运体系的存在,核心目的是为了皇家及从属用度,因而一旦面向军事和经济需求的时候就动不动大瘫痪,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朝对中国经济发展几乎毫无贡献 @ 望月封道 大明可以说是自己把自己给玩儿死了…… @ 小蒲 由漕运系统引申的明代官僚制度与经济制度研究。近年读的本国历史研究能感觉的智识受到尊重的常常是翻译作品,有一种横向的眼光与现代的理性条理。 @ 永和九年 作为博论,结构很值得参考 @ 过期黄桃罐头 黄的博士论文,考虑当时的历史研究这本书水平是高的,但是分析的深刻程度不足以得出结论中对明代思想的批判,从物质分析到思想研究的跳跃并不成功。另外,黄在写作上真是缺乏才情😂写的书没有一本是有趣的 @ 泛滄浪 祖宗之法不可变 大明亦深受其害 历代不可避免 @ little Point 黄仁宇的书,都是有细节有思想
第一章 京杭大运河的背景和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二章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
第三章 明代管理大运河的行政机构
第四章 漕粮运输
第五章 宫廷供应品的漕运
第六章 征税、商业、旅行和劳役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一、印版图和草图
二、《明实录》中所记载的输送到京师的漕粮
三、《大明会典》中所记载的几省和南直隶几府州的漕粮份额
四、几个内河河港的税收份额
文献目录注释
前言及正文中的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英汉对照表
译后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