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室大卫林奇传

书名:梦室大卫·林奇传
作者:(美)大卫·林奇/(美)克里斯汀·麦肯纳
译者:胡阳潇潇
ISBN:9787559828729
出版社: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8-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592
豆瓣评分: 9.1

书籍简介:

【编辑推荐】 1、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好莱坞鬼才导演——大卫·林奇首部自传。 * 从绘画开启艺术生涯,由画布走向银幕,身兼导演、编剧、制作人、画家、音乐人、摄影师等多重身份,屹立影坛半世纪。从第一部电影被戛纳拒绝,到变成戛纳常客,再到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曾三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也拍过被称为“年度最烂影片”的《沙丘》;他游走于电影工业之外,离群索居,特立独行——在好莱坞,没有哪个电影导演像大卫·林奇一样,既备受赞誉又饱受争议,既令人眩晕又让人神迷。 * 2、独家呈现的“双音轨”传记——林奇本人自述+事业伙伴、真朋挚友、亲密家人的一手访谈,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洞见大卫·林奇的私人生活与艺术生涯。 * 在美国电影学院的马厩中拍出第一部电影,为了筹集资金而送报纸,用捡来的木头盖工作室;从不匮乏的爱情,难以维系的婚姻,无暇顾及的孩子……大卫 · 林奇首次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一路追寻非凡愿景的种种经历,以及在困境中与现实四目相对的煎熬与挣扎。克里斯汀·麦肯纳采访了与大卫·林奇有关的百余位人士,包括他的几位前妻、家庭成员,合作过的演员、经纪人、音乐人,以及各领域的事业伙伴……每一位当事人,关于林奇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或意外,或绝妙。 * 3、抽丝剥茧式讲述电影的灵感来源与幕后故事,进入林奇的“造梦空间”。 * 恐怖、悬疑、爱情、剧情,性、暴力、恐惧、死亡、潜意识——林奇令人费解的电影,其实皆有所本,表象背后甚至有多重含义。关于《蓝丝绒》《双峰》《妖夜慌踪》《穆赫兰道》等影片的神秘与难解,大卫·林奇巨细无遗地回应了我们好奇的一切。 * 4、大卫·林奇古稀之年的用心之作,一本容纳70余年艺术生命的“确定”自传。 * 《梦室:大卫·林奇传》精选90余幅珍贵照片,生动呈现大卫·林奇从2岁至70岁的成长轨迹,再现经典电影诞生的幕后花絮。书籍由大卫·林奇亲自操刀设计,亲笔题写中文版书名。已授权德语、俄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版本,全球陆续发售。 【内容简介】 在好莱坞梦工厂,大卫·林奇始终是一个独特的“造梦人”。 他34岁即凭借《象人》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而后的《蓝丝绒》《穆赫兰道》,亦入围奥斯卡。1990年,《我心狂野》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同年,悬疑犯罪电视剧《双峰》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播出,狂热席卷全国,他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形象也由此为世人所熟知。称他为“鬼才导演”,一点也不为过。他屹立影坛半世纪,当回顾20世纪的电影史时,我们已经无法绕过林奇。 而关于大卫·林奇,评价始终褒贬不一。他的《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穆赫兰道》,看得懂的人会沉迷,看不懂的人会鄙夷。三次陪跑奥斯卡,而最终却仅仅收获“终身成就奖”。是实至名归,还是好莱坞“碍于情面”? 从绘画开启艺术生涯,再由画布走向银幕,身兼导演、编剧、制作人、画家、音乐人、摄影师等多重身份,大卫·林奇的人生经历可谓嘈杂,每个领域都像梦境中的蒙太奇。 恐怕,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写大卫·林奇传记,那就是大卫·林奇。 《梦室:大卫·林奇传》是一部回忆录与自传“合璧”的传记,由克里斯汀·麦肯纳与大卫·林奇合作完成:克里斯汀先用传统的传记写作方法完成一个章节,林奇则在通读后做出补充和修改。为了写作此书,克里斯汀采访了与大卫·林奇有关的一百多位人士,包括他的前妻、家庭成员,以及合作过的演员、经纪人、音乐人、同事等。借用他们的回忆,勾勒出林奇人生的不同阶段。林奇通读后,会在此基础上做出回应和补充。 人生中的重要抉择,经典作品《橡皮头》《象人》《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穆赫兰道》等的拍摄历程,影像背后的人世沉浮,丰富曲折的感情生活,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跨界实践……大卫·林奇首次敞开心扉,以轻松、坦诚的语言,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 鲜为人知的私人生活,电影幕后的精彩故事,跨界创作的趣味人生。《梦室:大卫·林奇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阳光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一生,一个天才导演从籍籍无名到走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一生,一个艺术家为梦想信念而执着勤奋、与困难抗争的非凡一生。

作者简介:

大卫·林奇(David Lynch),导演、编剧、制作人。1977 年,凭借长片处女作《橡皮头》,跻身国际知名导演。此后,由他执导的《象人》《蓝丝绒》《穆赫兰道》,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1990年,《我心狂野》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同年,悬疑犯罪电视剧《双峰》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播出,狂热席卷全国,他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形象也由此为世人所熟知。林奇的作品风格独特,常被影评家称为“林奇主义”(Lynchian)。2019年,林奇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还著有《钓大鱼:大卫·林奇的创意之道》(Catching the Big Fish )

克里斯汀·麦肯纳(Kristine McKenna),评论家、记者,1976年至1998年在《洛杉矶时报》担任记者。她还为《艺术论坛》《纽约时报》《艺术新闻》《名利场》《华盛顿邮报》《滚石》等报刊撰稿。著有《对她说》(Talk to Her)、《改变之书》(Book of Changes)、《费鲁斯画廊:起航之地》(The Ferus Gallery: A Place to Begin)。1979年,她开始采访大卫·林奇,并和他成为挚友。

书友短评:

@ Agilulfo “现在我们只是在为人工作。我们拍到了月光和美人,这就够了。” @ Akyn 可能只有美帝国主义才能产出这样天真而黑暗的艺术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 程智 读的过程总想放下书去写点什么,甚至有种能写好多的那种感觉,激发创作欲并能成功的的那种感觉。林奇的魅力,做事情会坚持到底,不出卖自己只会死一次。随时写下来,故事也许就会逐渐成型。能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绝顶优秀。如果有一个朋友是这样的人那简直太棒了,既然没有就让自己成为成为这么棒的绝顶优秀的人。 @ emma 看过的形式最有趣的传记之一,别人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我互为镜像~以及很羡慕林奇父母 @ 兔免 D 想谈一下装帧。黑色的确很符合大卫林奇但一旦没涂完整,真的很明显。而且出现书页连在一起的现象(正常,just mention it) @ sofia “大卫给我们放电影的时候,你会觉得那部电影会永远演下去。” @ にやにや 梦回双峰镇 @ 川 大量的人名实在无法梳理。更喜欢看早期的成长故事。 @ 黑暗白明 建议看完提到的80%电影再看。很详细的传记片了。“大卫和我都同意,电影中创造的氛围是最重要的。固然要有剧本和表演,但氛围和光的感觉才是让一部电影脱颖而出的关键。对于《橡皮头》来说,大卫几乎纯粹在用氛围和事物呈现的样子讲故事。” @ 杨大侠 百度百科+碎碎念式写作,这种写作方式只适用于投身文字创作的童年时期,既无趣又枯燥,啥都讲了,但也没给人留下啥印象。

前言
美国牧歌
艺术生活
微笑的尸袋
斯派克
美国小伙
沉迷
一段不同寻常的郊区往事
包裹在塑料袋中
在地狱中寻找爱
人世沉浮
与黑暗为邻
月光和美人
一丝滋味
最美满的结局
在工作室
集木为屋
致谢
大卫·林奇作品
展览年表
参考文献
注释
图片说明及版权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梦室大卫林奇传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