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
作者:[美]张勉治
译者:董建中
ISBN:9787214233400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40
豆瓣评分: 8.4
书籍简介:
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51—1784),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于北京与江南。满洲皇帝及扈从,深入帝国最富庶、最重要的地区,上演了一场场长达数月之久的政治剧。 本书主要阐释帝国核心与江南之间既充满张力又持续博弈的关系。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江南都是汉人无可争议的中心,它还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清廷如何才能在这一地区建构权威,合法进行统治?盛清时期清廷统治内地的切实条件和历史机制又是什么?本书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探讨了盛清统治得以建构以及各种人物竞争于其间的政治文化。作者认为,南巡在十八世纪清朝统治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 —-评论—- 本书探讨的是清朝统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敏锐地抓住了其最重要的特征。本书可以从不同层面去阅读。首先,本书思考了清朝统治的具体特征,特别是民族意识在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位置,做出了新颖而富有价值的理论贡献。其次,它细致再现了巡幸这一历史上的重要活动,及其作为展示、仪礼、思想、身体等活动的重要意义。第三,它揭示了乾隆皇帝的独特个性。总之,本书是清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狄宇宙(Nicola Di Cosmo) 历史细节的呈现以及分析视野的广阔,使得本书成为清史研究者以及帝国史研究者的必读书。那些在西方传统之外寻求理解帝国形成的可信范式的研究者,尤其应该参考这本书。 ——美国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 卫周安(Joanna Waley-Cohen) 张勉治对巡幸的描述很具体,这值得称道。他不是简单地概括清帝的巡幸,而是告诉我们,巡幸何以会在不同时期一再举行。本书并非一项狭隘的巡幸研究,在作者笔下,巡幸是透视清朝统治的棱镜,巡幸绝不是远离宫廷生活和国家治理,而是乾隆皇帝统治国家的有力且不可或缺的工具。 ——美国雪城大学历史系教授 柯启玄(Norman Kutcher) 作者对巡幸的历史渊源与内涵,清朝皇帝巡幸的行为本身,乾隆帝南巡期间与扬州盐商、江南文人的交往,以及御制诗写作、南巡的社会反响方方面面进行分析,治河、武备、西师、江南士商的活动、文字狱等诸多影响帝国发展的重大事件和各种矛盾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虽述南巡,却及其余,一个对帝国发展的全景式的描述跃然纸上。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刘文鹏
作者简介:
张勉治(Michael G.Chang),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历史与艺术史系副教授。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历史学博士,师从周锡瑞、高彦颐等中国史研究名家。主要研究领域为16至19世纪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目前主要关注盛清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物质文化。
董建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清代政治史,译有《州县官的银两》《自贡商人》《君主与大臣》等。
书友短评:
@ DRYJIAYOU “南巡以及整个巡幸,总是被人简化为不合法、无效以及劳民伤财的治理方式,或是乾隆皇帝(非历史的)性格缺陷的静态象征。在本研究中,我已尽力将南巡和巡幸还原为一种有着历史机缘的民族—王朝统治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大量的历史参与者构成一定的社会政治秩序并产生(再生)某种系统的社会政治安排——所有这些,从某种意义上说,合乎了他们各自的且常常是歧异的利益。这种貌似静态的对民族—王朝统治的认识,其内在则是远为动态的论争、博弈和抗拒概念。” @ 成知默 新清史以反对汉族中心论、强调满清民族特性而著称,但本书虽史料翔实,却仍多为汉族文献,对满蒙等民族史料的运用较为欠缺;然而以南巡来考量清朝统治的建构,在切入视角上也算另辟蹊径,尤其是通过南巡建立起的是盛清时期家产制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以及南巡所承载的帝国核心与江南之间、君主与官僚之间、北方蛮夷统治者与南方汉族精英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持续性博弈,确是忠实于满汉之别与民族特性。南巡在中国古代史上的演化、清朝统治者尤其是乾隆对南巡多重意义的利用、官僚与地方对南巡的反应,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南巡故事与传说,作者以南巡不同维度的不同意义,建构了清王朝家产—官僚制与民族—王朝制内部的意识形态凝聚与再造。只是,以孝道、武备、尚祖等理由包装南巡,恐怕未必是全部的历史真相,乾隆所极力否认的江南山水未必不是南巡的驱动力。 @ 中世与近世之间 乾隆说自己一生两件大事“一曰西征,一曰南巡”。南巡自然是政治行为,其在清史中的意义与地位何在?本书作者意从清朝家产制的建制意识形态去把握,其包括民族—王朝的团结一致、例外主义与支配地位,南巡是对此种意识形态的维护,也是盛清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说法略抽象,但基本还是满族至上主义及对江南汉族社会的统治方式,南巡的意象,多为熟悉的套路,如宣扬合法性、权威性、征服精英为核心的仪式;满族武力的展示与整合;对江南商业精英与学术精英斗争的操纵;汉族文化的接受与满人身份的坚持,作者新清史的基本观点大体融合在以上诸方面。在第八章中,作者也充分展现了此种意识形态所面临的众多危机,特别是大众的对立认识,在此点意义上可以说南巡并非“成功”。制度安排和做法与敏感的民族统治以及王朝合法性的纠结,是清朝统治的本质与矛盾。 @ 宫胁咲良 天下承平日久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避免把一些非常态化的政治举措趋向于常态化。这点上乾隆是非常不注意的,或者是故意不注意。他在位60年,江南去了6趟,木兰秋围去了43趟,每次都逾时数月,虽然也有祭奠史可法安定江南民心的积极作用,但算算经济账,实在是劳民伤财,这对一个核心区域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比较稳定的帝国而言,自然是弊远远大于利。本书过分夸大了巡幸的作用,巡幸本质上是个非常态的政治举措。与其说是清廷有意搞意识形态建设,不如说是赤裸裸的武力威胁。再说了清朝入关和后来的文字狱在江南鲨了那么多人,哪里还用得着这套狐假虎威的天威浩荡。 @ dq009 巡幸是乾隆朝廷对嵌入民族特性的家产制统治意识形态的申明和宣扬。乾隆帝试图通过在巡幸中的军事演武、蠲免赋税、物资援助、整肃吏治等行为,打造其勇武、勤勉和仁德的形象。同时,乾隆帝拉拢分化地方商业精英和文化精英,使其更依附皇权,抑制了地方分权力量。然而,精英和民众们对于巡幸的理解和乾隆帝试图传播的意识形态目标相左,精英们斥之劳民伤财,民众们传播流言蜚语。乾隆朝廷对于巡幸表达的美好意图,已被大众话语所消解。可惜,作者似乎有“史从论出”的倾向,片面寻找巡幸过程中的满洲特色、民族特性,拔高了巡幸的地位,将其上升至王朝统治建构的高度,即便资料很翔实,读起来仍然让人觉得议论空洞了。 @ 皇冠味调料 还得是有钱才能南巡呀 @ 下笔如有神 本质上还是有新清史审视清朝的轻蔑。 @ 可以证明 蛮有意思的。政治也是一种话语权的争夺,越是表演得道德越容易掌握权力,然而一本正经的话语往往让渴望八卦的人类厌倦。
致谢
绪论
家产—官僚制帝国:前近代国家形成的一种模式
嵌入了民族意义(意识形态)的家产制
清民族—王朝国家的系谱
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形成
第一章 巡幸的历史与多重意义
上古的出巡、狩猎与战争
战国时期巡狩的“开化”
作为君主—官僚间紧张关系突出表现的巡狩
帝制官僚与对巡幸的贬斥
帝制联盟与执着于季节性迁移
明朝的巡幸
结论
第二章 “法祖”:巡幸乃民族—王朝原则(1680年代和1740年代)
进谏与因应之一:康熙皇帝最初的南巡(1668—1671)
康熙皇帝恢复巡幸(1680年代):经典模式?
乾隆皇帝恢复巡幸(1740年代):家族的传奇故事
进谏与因应之二:汉御史的抗议(1758年12月)
乾隆皇帝评论妥帖睦尔(1767年):历史的回响
结论
第三章 将朝廷置于马上:移动朝廷的后勤与政治
皇帝的扈从与巡幸路线
安排驻跸事宜:一种旗务
作为武力象征的营帐
以战争规模动员各省
应对大众的南巡认识
结论
第四章 安不忘危与帝国政治:战争、巡幸、武备
乾隆皇帝推崇军事价值(1785年)
忧惧八旗衰落(1670年代—1730年代)
乾隆初年的军事危机(1730年代—1740年代)
作为满洲人尚武习惯的巡幸
领导层危机与八旗持续衰败(1750年代)
南巡与准噶尔问题(1750年代)
帝国与南巡中的耀武扬威(1762年)
结论
第五章 “还淳返朴”:南巡与商业化时代精英内部竞争
培植商业财富
乾隆皇帝抑制奢靡的话语
士人的焦虑与皇帝话语的“为我所用”
结论
第六章 南巡的文化包容:推崇诗歌与迎合汉学
召试
推崇诗画以笼络精英
苏州的文化经纪人沈德潜
苏州紫阳书院与迎合汉学
模棱两可的迎合
结论
第七章 乾隆皇帝巡幸江南的诗歌写作与政治
愉悦在前:皇帝的矛盾态度
精英文化内部的紧张:十八世纪对“抒情论”的贬斥
解读乾隆皇帝南巡诗作
初相遇:在江北厘定“江南意”
与金山相遇(一):引出景致与否认欲望
与金山相遇(二):调和并抒怀月下长江
日益深入:宣称勤政,拒斥愉悦
正统话语:马上“观民”
结论
第八章 大众认识与民族—王朝政治至上(1765—1785)
乾隆皇帝水利认识的再考察
政治至上(1770年代)
对民族—王朝合法性的侵蚀(1765—1778)
民族—王朝回应之举:恢复巡幸(1780—1785)
结论
尾 声 最后的巡幸(1800—1820)
民族与清统治的历史机制
附录 A 乾隆南巡的地方备办情况
附录 B 乾隆南巡全部支出的估算
附录 C 南巡召试的量化分析
征引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 · · · ·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共294册),这套丛书还有《行善的艺术》《中国思想的道家之论》《德国与中华民国》《十八世纪中国社会》《寻求富强》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