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书名: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作者:祝总斌
译者:
ISBN:97873012796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4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28
豆瓣评分: 9.1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专著。全书分九章,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纷繁缭乱的变化,逐一作了细致考证与论述。主要特点是: 1.对历代宰相究竟握有什么权力,提出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新看法。历史上频出现的皇帝、宰相、秘书咨询官员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制度言,全可通过这一新看法得到解释。 2.不同意长期以来流行的宰相制度变化发展主要出于君相权力之争说。 3.详细探讨秘书咨询官员的职掌、任务,特别是其出现、演变的历史背景。 4.将政治制度与宫廷内外的建筑布局联系起来分析,这是一个前人很少留意的新视角。本书对整个两千年政治制度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性。

作者简介:

祝总斌,1930年1 月13日出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北京大学著名教授。1954年至197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72年以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属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著有《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材不材斋史学丛稿》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友短评:

@ 不忘 @ 小牧 补课。放在三十年前,自然是制度史研究的典范之作。现在看起来,除了某些具体考证外,缺陷主要在于对公文书制度和宫禁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入,二者是这些年取得极大进展的领域。 @ 寒江阁读书志 补标,老先生关于宰相的定义简洁明了,直中要害,本书将是未来中古制度史研究无法轻易绕过的力作。 @ 亦可 越来越喜欢这种从小的着眼点入手,抽丝剥茧,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的书。对传统观点进行了驳斥,对宰相进行了再定义。 @ 小杨的🍳 政治制度史上的巨著,考证阐发过程值得所有从业者学习。 @ 刈翎 10。没啥好说的,祝先生这本大作已经能当两汉魏晋南北朝三公、三省基础材料的汇编考释了,遇到忘记的材料完全可以按章节进行核验,少见的可以当工具书的专著。 @ Θέτις to失忆的我自己:最后有总结,全面且利索。 @ 鸭先知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前七章,还剩两章拖了很久都没有看的动力,只好以后再重读一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两汉的三公(上)
第三章 两汉的三公(下)
第四章 西汉的中朝官与尚书
第五章 东汉的尚书
第六章 魏晋的三公、尚书
第七章 南北朝的三公、尚书
第八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门下
第九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中书
简短的结论
· · · · · ·

  • 最后,根据以上九章的考证与论述,试提出如下简短结论。一、宰相是两汉魏晋南北朝封建统治机器中,重要性仅次于君主的一个环节。一般说,它由君主精选,由统治经验丰富的大臣组成。如果要和现代政治制度相比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君主大体类似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宰相大体类似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君主握有对一切政务的最后决定权和否决权,但一般不直接统领百官,处理政务;宰相负责直接统领百官,处理政务,然而原则上只能“助理万机”,并无最后决定权和否决权。没有君主,便无法统一封建统治阶级不同集团、派别的行动,便不能建立政权,形成国家;而没有宰相,一般说,统治机器便很难有效地运转。这是由战国以后君位虽仍然世袭,无法选择,然经过变法,相位可以选贤举能,好中挑好,这一基本情况决定的。二、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宰相,拥有议政权和监督百官执行权。“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这是宰相之所以能完成“助理万机”任务,起到“股肱”作用的基本保证。在两汉只有“三公”,在魏晋南北朝只有尚书台(省)长官,在法律、制度上拥有这两项权力,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上也握有这两项权力,所以应该认定它们是宰相。把东汉整个一代的三公说成是“备员”,把魏晋南北朝的宰相视为“无有常官”,是没有根据的。可是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实行的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毕竟是君主专制制度,宰相的上述两项权力,虽有法律、具体制度的规定,却没有办法保证君主一定遵守这些规定。也就是说,在原则上不能排除宰相权力随时遭到君权限制、侵夺、取代的可能性。历史事实也是为了统治需要,有些爱揽权的君主“任心而行”,“政自己出”。不但限制基至暂时剥夺宰相的议政权,某些时候还“真如一吏”,“代有司(宰相)行事”,致使“三公顿为虚器”,即由君主直接处理政务,剥夺了宰相的某些监督百官执行之权。从这一方面观察,又应承认,当时宰相和现代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相比,差距颇远。在这种场合,实际上君…
    —— 引自第321页
  • 其实,沈约、胡三省都是过于注意数字之计算,先入为主,而把何充的意思给复杂化了。何充的意思本很简单,只不过说三录中王导是录,即录尚书事;另二录为松、陆晔,则称“录六条事”。之所以有此区别,当因前者位望高于后者
    —— 引自章节:第六章 魏晋的三公、尚书
  •   博雅英华(共18册),这套丛书还有《有无之境》《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唐代科举制度研究》《东晋门阀政治》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