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狂想曲

书名:莱姆狂想曲
作者:[波兰]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老光
ISBN:9787555912521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15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88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故事简介】 如果没有智慧,人类原本可以进化得更完美。 为政府服务了数十年后,军事计算机“泥人”造反了。 它曾作为zui高司令官,指挥跨国军事行动。 如今却当众羞辱议员,拒绝与军方合作。 然后,就此沉默不语。 “泥人”再度开口,却面向全人类,道出惊人之语。 人类智慧是一个陷阱? 人类文明是一场赌博? 人类进化是一连串错误? ………… 如果这才是进化的真相,所谓“人类是高等生物”,岂不成了荒诞的笑话? 5支细思极恐的未来狂想曲,5篇嬉笑怒骂的后现代寓言。 【编辑推荐】 ◆莱姆,科幻界的博尔赫斯! 智商180,通晓7国语言,作品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畅销4500万册。 如果有朝一日科幻作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非莱姆莫属。——《纽约时报》 莱姆影响了刘慈欣、道格拉斯·亚当斯、厄休拉·勒古恩…… 莱姆作品启发了《黑客帝国》中的“红、蓝药丸”概念。 ◆如果没有智慧,人类原本可以进化得更完美。 翻到第135页,只读28个字就让你脸上发烧! 人类智慧是一个陷阱?人类文明是一场赌博?人类进化是一连串错误? ◆硬核科幻*哲学思辨*怪诞幽默*辛辣讽刺。 够黑——黑色幽默,讥讽揶揄,让我等人类面红耳热、坐立难安; 够狂——超前时代,大胆预言,天才的思维超越凡人想象,只能膜拜! ◆精美双封面典藏版,科幻迷必入经典。 莱姆御用插画师Daniel Mróz授权封面。 著名科幻学者江晓原撰写序言,带你领略莱姆的思想深度与语言魅力。 莱姆基金会授权,收录多张莱姆珍贵照片。 随书附赠莱姆照片明信片。 ◆他有一种奇妙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三体》作者 刘慈欣 【名人评价】 ◆如果有朝一日科幻作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非莱姆莫属。——《纽约时报》 ◆他有一种奇妙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三体》作者 刘慈欣 ◆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莱姆)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库特·冯内古特 ◆波兰的不世出的小说大师、科幻大师、未来学家、很古怪的哲学家。 ——梁文道 ◆莱姆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zui智慧、zui博学、zui幽默的一位。——《发条橙》作者 安东尼·伯吉斯 ◆莱姆是科幻小说中的巴赫,他在本书中对基本主题进行了一系列变奏。——《纽约时报》 ◆人们可以通过莱姆的作品来探观整个宇宙。——《纽约时报》 ◆不要在这本书里寻找故事,或任何正统意义上的小说——但这是一种奇怪的、令人满意的娱乐,无与伦比的莱姆在书中从各个方面展现着他的深刻、挑衅、幽默感。——《科斯克书评》

作者简介: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Stanisław Lem,1921-2006)

波兰著名科幻作家、哲学家,被誉为“科幻界的博尔赫斯”,《纽约时报》曾称他“值得一座诺贝尔文学奖”。迄今,莱姆作品已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畅销超4500万册。

莱姆以博学闻名于世,他智商高达180,通晓英、法、德等7国语言,医学、生物学、数学、哲学、语言学……信手拈来,无所不知。

莱姆的风格怪诞,热衷于用后现代实验拓展文学边界,痴迷于探索超前时代的科幻主题:技术的本质、人类与外星智慧的沟通困境、对人类局限性的绝望、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他的作品超越了科幻的思维,直抵哲学的深度,甚至被列为哲学系学生的教材。

莱姆的《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多次被搬上大银幕,他的作品启发了《黑客帝国》中的“红、蓝药丸”概念,更影响了刘慈欣、道格拉斯·亚当斯等一大批科幻作家。

2021年为莱姆诞辰100周年,波兰政府将之命名为“莱姆年”。

书友短评:

@ Diva Tequila 如果说博尔赫斯开掘了“虚拟序言”这一“体裁”,那么莱姆则将“伪书评”发挥得天马行空,晦涩度不让《技术大全》,但核心观点散落于其他作品,因而并不陌生。《死灵》:用X光照片表现人体世界的深邃,生与死的纠缠;《将语》:教细菌学习讽刺人类中心主义的无知;《比特文学史》:“一个多成员的机器集合体”创造了一个幻影、一个模型、一个虚拟人格,输入作家的过往文字可重生/仿写出一部“新”作(堪比今日之视频/音频的AI合成),而隐喻过多的封闭空间如《城堡》则难以复制;《未来百科全书》:容纳全世界未来历史的超级大书,即时修正/调整并自带语音功能、自我构建合成——简直太前瞻了!《泥人十四》:对应用科学和追逐权力毫无兴趣的泥人,对人类高维式的审视和审判令人胆寒。 @ Orious 实在看不懂 像看paper @ 溺水之咸 《泥人十四》实在太多修辞了,我那么喜欢《其主之声》,或许一个重大原因是莱姆写那本书的时候采取了十分朴素的形式。 @ Zephyr 痛并快乐的阅读体验,以后可能会重读 @ 太平常 叹服 @ 半岛羊毛 和《其主之声》一样,真不是我的type。 @ 盐海 《完美的真空》相类,伪介绍合集,尤其喜欢《泥人十四》中关于传播、进化、智慧的辨析。

书籍目录

莱姆小说的思想深度——《莱姆狂想曲》中译本序
论杜撰
介 绍
死 灵
将 语
比特文学的历史第一卷
维斯特兰德未来百科全书
泥人十四
· · · · · ·

  • 第一个发现此悖论踪迹的是艾伦·图灵,一位20世纪的英国数学家,他提出,对一台具有人类行为的机器而言,你无法从思维上将它与人进行区分——也就是说,一台能够与人对话的机器应当被认定为有自我意识。我们认为其他人有意识,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是如此判定的。假如我们不承认这一点,那么“意识”这个概念底下将空空如也。然而,随着机器的演化,我们能构造出一个不进行思考的智慧,这一点已变得毋庸置疑。例如,它可用于一个普通的象棋程序里,我们知道它什么也不懂,也不关心自己是赢了还是输了,但它(总而言之)能无意识但符合逻辑地击败人类对手。而且,我们也见识过,当一台原始且无疑是“没有灵魂”的计算机在程序指令下开展心理治疗时,能够以亲切的态度问病人一些恰当的问题,以此来做出诊断并提供治疗方案。这台机器能给它的人类谈话对象留下极其美好的印象,简直就像真人一样。这种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有时给它编程的技术人员都会恍惚——程序员应该十分清楚这其中的机制,它所拥有的灵魂就跟一台留声机差不多。[……]在比特学里,“我思故我在”的悖论以一种讽刺同时又可怕的方式显现在我们面前:机器也有无力感,也会怀疑人类是否真的会思考!问题突然间就变得对称了。我们人类无法完全确信(找不到证据)机器是否真的会思考,以及假如它真的会思考,其方式是否跟我们一样——因为可以想象,人类打交道的对象可能只是一个完美的外在模拟,其关联的内部只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空虚。而从机器的角度出发,它们也同样无法找到证据,来证明我们作为它们的伙伴,是否能够有意识地思考——就跟它们一样。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哪种经验行为能够被归类为“意识”。
    —— 引自章节:比特文学的历史第一卷
  • 昆虫出生之后依靠的是本能编成的程序,它只需下意识地服从。然而,人必须学习适当的行为,而这种学习又培养了他的独立性:在决心和知识的帮助下,人可以改变自身之前的行为程序。
    —— 引自章节:泥人十四
  •   读客:斯塔尼斯瓦夫·莱姆作品(共2册),这套丛书还有《完美的真空》。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莱姆狂想曲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