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

书名:跨学科人文学科的诞生、危机与未来
作者:[英]乔·莫兰(JoeMoran)
译者:陈后亮/宁艺阳
ISBN:9787305267154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5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60
豆瓣评分: 8.1

书籍简介:

当人文学科遭遇全球性危机, “跨学科”何为,人文学科何去何从? 直面传统学科的局限性,追溯福柯、德里达、拉康等人的开创性跨学科实践, 一探权力理论、女性主义、酷儿理论、精神分析等如何为人文学科打开全新局面。 知名学者但汉松倾情推荐! ———————————————————————————— 【编辑推荐】 ★当人文学科遭遇全球性危机,“跨学科”何为,人文学科何去何从? 直面传统学科的局限性,抨击“文科无用论”, 追溯福柯、德里达、拉康、克里斯蒂娃等人的开创性跨学科实践, 一探权力理论、女性主义、酷儿理论、精神分析等如何为人文学科打开全新局面。 ★挑战传统、过时的知识范式,重塑人文学科合法性 大力批判权力运作下的传统学科划分,质疑知识本身的性质,拒斥由自然科学兴趣定义的传统学科等级制度; 为通识教育的衰落大声疾呼,批判性地反思学科和跨学科性质,寻求打破和超越学科壁垒。 ★华中科技大学陈后亮教授+宁艺阳博士生翻译,知名学者但汉松倾情推荐。 ★装帧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 ———————————————————————————— 【图书简介】 “文科无用论”大行其道,人文学科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机,在这一背景下,“跨学科”的探索可以有怎样的作为?人文学科何去何从? 乔·莫兰以深厚的学术史意识,探讨了我们如何将知识组织成学科,以及当旧的思维方式变得过时、不相关、不灵活或有了排他性时,如何将其重组成新的知识结构和联盟,或者说是“跨学科”的形式。作者讲述了跨学科变幻激荡的轨迹,追溯福柯、德里达、拉康、克里斯蒂娃、利奥塔等人的开创性实践,探讨了权力理论、女性主义、酷儿理论、精神分析、历史主义、生态批评等如何为人文学科打开全新局面。 人文学科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人类凌乱、无边界、无算法规则的状态,旨在研究人类创造意义的整个杂乱过程。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跨学科来寻求改变与超越,鼓励学科之间的交流,并对组织知识的方式保持开放态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乔·莫兰(Joe Moran),利物浦约翰·莫里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英文与文化史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史、日常生活理论和非虚构性写作,擅长跨学科合作研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阅读日常》(Reading the Everyday,2005)、《在路上: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On Roads: A Hidden History,2009)。他也经常为《新政治家周刊》《卫报》《金融时报》等报刊撰稿。

————————————————————————————–

【译者简介】

陈后亮,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西方文论、英美文学。著有《“后理论”背景下的当代西方文论热点研究》(即将出版)、《事实、文本与再现:琳达·哈钦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等,译有《数字文学: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合译)。

宁艺阳,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十九世纪英国文学。

书友短评:

@ Submarine_ “跨学科”确实快成当下最热学科,但它到底算不算一门学科,如何跨、跨到什么地步、跨的利弊,这些本书探讨的问题的确值得更多思考。知识结构和社会需求的演变,导致从不分科到分“文理科”现在又开始跨学科,之后很可能会再度“分科”。本书将人文学科甚至文学置于核心点,再一一牵扯出当下热门学科,这一立场难能可贵。如书中所说,科学在极大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冷漠和情感中立的知识,这些知识无法告诉我们任何终极意义上的事物本质。如果人文学科能实现这种科学性,那它的实践成果可能比工程师的任何设计发明都更加显著。但这几乎是一个“感性可不可以理性化”的悖论。 @ G.W.F.Hegel 非常好的一本书,尤其对学科史的综述很有价值,脉络一直写到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Donna Haraway,她的理论工作国内相关讨论还很少。总体而言本书其实是在展现“跨学科”的概念悖论,或者说以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自然和社会科学“理论”的社会角色,就像福柯反复使用“disipline”一词强调学科作为知识组织和权力运作方式的双重含义,学科本质上反应了一种社会结构,总体性的知识不可能存在,“跨学科”更多是作为一个批判性的话语存在,对于学科制度,也对于现代社会制度,因此企图以“跨学科”为名重新为人文社科专业树立职业的合法性实质上是本末倒置了。 @ _momo_ “跨学科研究代表了知识的非自然化:这意味着在既定思维模式下工作的人必须永久意识到它们的工作所受到的知识和制度约束,并对构建和表达他们的世界知识的不同方式保持开放态度。”挺好的文献综述,其实说到底还是学术界的利益问题。要是上学的时候有老师能把文化研究的发展历史脉络像这本书一样梳理,然后作导读就好了。而不是一上来故作高深地列个书单,让阅读贫瘠的我们去啃就好了。 @ 美纪等88人👾 短评 @ WSYFKADR. 大型文献综述。跨学科的魅力与困境都令人悲伤。 @ KOUJIA- 我的跨学科启蒙~ @ Mediterranean 最重要的是 跨学科是一种思维方式 揭示了所有知识和学科的非自然化

书籍目录

致谢ⅰ
第二版序ⅱ
中译本序ⅳ
导论001
学科的兴起005
界定跨学科016
第一章 跨学科的英文系021
英文系的诞生026
文学、生活与思想029
利维斯与大学036
英文系的文化工程041
美国的英文系046
英文系的倾圮051
第二章 文化中的文学055
奠基性文献059
社会学转向067
日常生活的文化074
阶级与文化资本078
文化价值与知识阶级084
第三章 理论与学科091
语言学与文学性095
解构哲学099
精神分析、语言与文化106
女性主义与身体113
学科的酷儿化118
作为元学科的理论122
第四章 历史中的文本125
文学与历史127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138
知识与权力147
文本的历史性151
莎士比亚与英国文学156
第五章 科学、空间与自然163
对经验主义的挑战167
作为文化的科学172
作为文本的地理182
生态批评与科学188
万物理论195
结论:当今的跨学科研究201
对跨学科的批判204
学科的幸存212
维多利亚研究与文化研究216
延伸阅读222
参考文献225
· · · · · ·

  • 他提醒人们抵制那种自称“价值中立”的“冷酷、缺乏想象力”的社会科学,并认为,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某些文本的独特价值,“我们迟早会停止谈论文学,而是变成谈论历史、社会学或哲学——可能还是糟糕的历史、糟糕的社会学和糟糕的哲学”(Hoggart1970:274,259)。
    —— 引自章节:第二章文化中的文学055
  • 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我们自己以及我们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这个被某些理论质疑的信念让大多数人能够日出而起,安然生活,而不必总是去怀疑个人身份或外部现实的本质。
    —— 引自章节:第三章理论与学科091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跨学科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