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史

书名:科举史
作者:(日)宫崎市定
译者:马云超
ISBN:9787571105693
出版社:后浪丨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6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56
豆瓣评分: 8.1

书籍简介:

日本汉学名家宫崎市定晚年集大成之作 一本书带你看透科举制度 ▷编辑推荐◁ ☆日本汉学名家宫崎市定晚年集大成之作,一本书看透科举制度。 ☆本书脱胎于早期作品《科举:中国的考试地狱》,增补了科举的沿革、近世中国社会与科举等篇章,成为一部完备的全方位研究科举制度的史学著作,是对科举制度感兴趣的读者不可错过的里程碑式作品。 ☆本书与《九品官人法研究》堪称日本汉学名家宫崎市定作品中的双璧,是对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一次全面研究与总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分量虽重,但语言轻松,结构精巧,作者在200 余页的篇幅中展现了完整的科举制度发展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宫崎市定关于科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梳理了古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东汉的孝廉科到魏晋的九品官人法,最终发展为科举制。作者以清代科举为例,详细介绍了科举的程序和细节,以及科举以外的其他官吏任用法。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知名历史学家、京都学派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曾荣获日本学士院奖和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儒莲奖。宫崎市定对中国史的诸多领域皆有独到研究。

书友短评:

@ 小米 中国自千个年以前实行科举考试,历代逐渐加以改良,最终出现了南京贡院般巨大的建筑,这是最值得肯定的,而不应当嗤之以鼻。主义透彻与否姑且不论,通过考试广泛选裁人才,这点远远领先欧美各国,这也是中国成为先进国的原因。中国的文明已经达到了发达的顶点,而且长期免于解体,得以维持权威性,这主要是科举的成就,它防止了阶级制带来的腐败。如果中国没有科举,其文明的末路无疑从数世纪前就开始了。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科举发展史、第二部分叙述科举制度最为系统且留存资料相对详实的清代科举制度,概述科举制度环节的方方面面,继而讲述科举制度之于政治、社会史的深远影响,最后一部分思考科举制度崩溃的历史原因,宫崎市定志在探索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重史论分析,让人读后偶有所悟。 @ 虫虫 对科举制度的诞生、形式、变革和崩溃都有比较深入的探讨,影响了中国古代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自然不能一言以蔽之,科举总体而言有两层含义,一是朝廷求取有用之才,这是朝廷本身的需要,二是朝廷以此将平民选拔为官吏加以优待,这是朝廷给予的恩惠。如果以五代为中心将时代分为前后,唐以前可以说是贵族政治的时代,宋之后则是士大夫政治的时代,这和科举制度的演变息息相关,到了清朝末年,政治权力逐渐让渡给民间,科举制度被废除,这其中有西方文明冲击的因素,但科举制度内部本身也在走向崩溃。 @ 后浪 本书为日本京都学派的代表性作者之一宫崎市定的代表性著作,其价值自然无需赘言。该书确实体现了京都学派扎实研究的学术特点,把清代科举考试的每一层都写得极为清晰,资料翔实,极具水平。作者在叙述清代科举考试的同时,也加入了对整个“科举时代”的讨论,其中不乏对“前科举”时代的分析,如对汉代察举制与征辟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等的讨论,都极富深意。根据作者的观点,科举制度的出现实际上代表了传统以血缘、门阀为核心的贵族制被以学问、官僚为核心的新贵族制取代,从而获得新的阶级秩序的社会更迭,后者形成了中国社会独具特色的稳定性结构。当然,这种观点也可能有唐宋变革论的影子在。 @ meet your new d 相当详细与深刻的专题。一项政策是否有效,有必要客观的去观察考究,政策方法是否还能够指导发展还是禁锢未来?从成本来说,没有新的卓有成效的取代方案时,人们还是会依赖习惯的路径而不会轻易将政策“末日化”。唐太宗可以说天下英雄近在他手,其他人呢,我们看到那么落寞书生投身异国、叛逆,是怀才不遇还是天生反骨?牛李党争让后世人警惕,可是涉及到利益上,读书读的大局又何在?你不争,你示弱,是为大局还是鼓励他夺权,最后还是落得个书生误国! @ 🐘 人的想法是不是随着所处身份和阶段而天然不同?(科举很不容易 @ 泡芙大王 3.6科举好难

书籍目录

东洋文库本《科举史》序
绪 论
第一章 科举的沿革
明代以前的科举
清代科举制的发达
国初草创时代
科举中心时代
第二章 清代的科举制度
学校考试
学校组织与入学资格
县试申请手续
县 试
科场的风气
府 试
院 试
生 员
岁试与出贡
科 举
科 试
乡试和贡院
举人覆试
会 试
会试覆试
殿试与大传胪
朝考和散馆
八旗、宗室科举与翻译科举
科举以外的官吏任用法
进士与非进士
进士外的文官任用
武官的任用
第三章 近世中国社会与科举
社会阶级与科举
官僚生活与科举
科举与学问
第四章 科举制度的崩溃
新教育制度的出现
科举制度崩溃的意义
以跋代序
解 题
出版后记
· · · · · ·

  • 实际上,从这些被民间视为贱业的阶层中脱身是十分困难的,参加科举的绝大部分是读书人的后代,尽管儒家有四民平等的理想,但应当说中国社会依然存在严格的阶层划分。
    —— 引自章节:学校考试
  • 应试科技是一代人的事业,于是有了“举业”,也就是“科举置业”的说法。至此,中国社会俨然出现了分离为两个阶层的倾向。富裕之家多出进士,在不断接触政权的过程中获得庇护,因此愈发富裕;富裕子弟在求学上享有便利,因此得以进士辈出。相反,贫困之家始终贫困,在政治上没有发言权,也没有改善地位的机会,不得不永久沉沦于社会的底层。
    —— 引自章节:乡试和贡院
  •   汗青堂(共137册),这套丛书还有《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中世纪欧洲》《内战之殇》《罗马元老院与人民》《诺曼征服》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科举史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