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居住在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家庭居住变迁实录
作者:贺勇/谢晓萍
译者:
ISBN:9787564170844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3-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02
豆瓣评分: 7.5
书籍简介:
《居住在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家庭居住变迁实录》从宏观视野的梳理归纳与微观个体家庭居住状况的变迁故事出发,全面而生动地分析与呈现了在过去60余年来中国家庭居住状况变迁的特征和历程。这对记录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居住变化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 《居住在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家庭居住变迁实录》适合从事城市与建筑专业方向的研究者以及对此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贺勇:现工作于浙江大学建筑系,博士,教授。生于1971年,本科、硕士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曾留学于慕尼黑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以及城镇发展、地域性建筑的相关设计实践与研究。
谢晓萍:生于1980年,2004年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2008年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4年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4年迄今于德国莱布尼茨生态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一直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国际比较研究、可持续城镇化等相关研究。
书友短评:
@ 王飞 结构上类似于前论后史。事实上中国居住条件的改善不过20年。40年前,1978年的发展目标还是到1982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平米。居住条件的改善确实是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结果。这本书前半部分是对于历史的总结,后半部分是浙江大学的几十个同学关于自己家住宅变化的口述史,前面的资料和论述稍显零碎,后面的部分很生动很鲜活。目前有传言称要重回计划经济时代,事实上因为计划经济十分擅长克服生产过剩带来的经济危机,因此对于一个已经过剩的行业而言,计划经济是可以搞一阵的,房地产是否过剩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如果转到计划经济,即使过剩搞上一段时间的计划,过剩也就消耗掉了,光从这一点来讲,还真是算一个办法。 @ Ikera 已购。前半城乡建筑史概论有些空洞,后面学生提供的49年以后几代人的住宅变迁,生活气息浓,时代缩影了~关于乡村住宅的样式,尽管各地方的政府几乎都编制了农居方案图集,以供村民建房时参考使用,从而试图引导或创造新的地方乡土建筑的风貌,但事实上,村民很少会依据这些图纸来建房,他们大多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拉普卜特( Amos Rapopport)的“模式+调整”的思路,即多是参考邻居或附近的村镇中认为比较好的基本户型与样式,然后根据自家的情况与审美偏好等加以适当调整。在建造的过程中,村民一般不太注重住宅的外观特色,更不会考虑“传统”与“文化”这样的“宏大问题”,他们考虑的多是在自家有限的资金投入之下,如何获得最大的建筑面积,从而有更多的房间可以用来出租、经营,以及在被拆迁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补偿。 @ 这么近,那么远 结构上类似于前论后史。事实上中国居住条件的改善不过20年。40年前,1978年的发展目标还是到1982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平米。居住条件的改善确实是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结果。这本书前半部分是对于历史的总结,后半部分是浙江大学的几十个同学关于自己家住宅变化的口述史,前面的资料和论述稍显零碎,后面的部分很生动很鲜活。目前有传言称要重回计划经济时代,事实上因为计划经济十分擅长克服生产过剩带来的经济危机,因此对于一个已经过剩的行业而言,计划经济是可以搞一阵的,房地产是否过剩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如果转到计划经济,即使过剩搞上一段时间的计划,过剩也就消耗掉了,光从这一点来讲,还真是算一个办法。
第一章 编年史(1949-2015)
第二章 居住在乡村
第三章 居住在城市
第四章 家庭居住变迁实录
一段关于实录的综述
原址上的五次重生 孙姣姣
最思念的还是老宅 方亮
迁徙中的不安与惆怅 谭舒蓓
周末回家,却不知道家搬去了哪里 刘旭昀
搬不走的植物和邻里 秦玲
住 在县城中心密集的自建房里 韦兴利
不断加建改造却最终无人居住的老宅 朱博
工业园区的办公住宅混合体 姚绮菁
成长在乡镇卫生院的宿舍楼 刘佳宁
我们先是没了院子,然后没了老房 陈秋韵
从道坦、院子到小区 张艺
园,宅 张远
第六年,家里还清了房贷 许潇文
筒子楼中的快乐“蚁居” 宋夏君
怀念那些带不走的小院和童年伙伴 贾彦琪
出生在教学楼改造而成的宿舍里 秦阗怡
大家庭和小家庭 潘雯婷
大院里的小世界 周馨怡
钢城里的四次搬迁 曾伊凡
从“转塘”回到“转塘” 陈艺佳
隔壁的住户,见到了也不打招呼 张艳颖
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在家中 金通
住在每平方米150元的家属楼里 王秋实
过年时小区空荡荡的 雷洁
住在“别墅”里 朱力涵
参考文献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