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下的小学

书名:巨浪下的小学
作者:[英]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译者:尹楠
ISBN:9787549629497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04
豆瓣评分: 8.6

书籍简介:

☆ 豆瓣2019年度读书榜单 社科·纪实类 第一名 ☆ 百道好书榜年榜·新知类 Top1 ☆ 入选 界面文化编辑部年度书单 《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 《新周刊》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 季风书园年度书单 《晶报·深港书评》十大非虚构好书 · 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 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今年你再也不会读到比这本书更好的非虚构故事。——《经济学人》 · ☆ 这是一次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也是一个撕开日本社会精致表象的心碎故事。 ☆ 6年追踪调查3·11地震: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GQ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 亚马逊 |《卫报》|《经济学人》年度好书 ☆ 被誉为“灾难新闻写作未来的经典” | Amazon评分4.4/5 | Goodreads评分4.3/5 ☆ 与《聊天记录》《一切皆有可能》角逐,因“新闻性和文学性高度结合”获福里奥文学奖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与核泄漏,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灾难。 这场大地震致使1.8万人遇难,只有75个孩子在老师的看护下仍不幸身亡,但其中竟有74个孩子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大川小学。为什么在全境其他学校都获救的情况下,只有这个学校没有幸免于难?悲剧本可以避免,但仅因微不足道的疏漏,84名师生葬身于巨浪之下,严密的系统和秩序成为吞噬生命的怪兽。 英国记者帕里花费6年追踪调查,还原这场令人心碎的灾难全过程,挖掘出日本秩序井然表象下暗藏的致命缺陷——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 · 这场海啸像是一个骇人的隐喻,隐现着日本精致整齐表象下涌动的潜藏力量……在作者令人紧张和震撼的字句之间,游荡着一个幽灵,提醒我们:在日本富有秩序的美丽外表下,仍然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力量,统治着这片土地。——《纽约时报》 长期担任伦敦时报驻东京记者英国记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广受尊敬,他生动细致地讲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并且明智地选择退后一步,思考故事的本质。——《纽约书评》 很难想象有人能以如此洞察力讲述这一巨大悲痛及其骇人的经过。这本书将与约翰·赫西的《广岛》一同成为灾难新闻写作的经典。——《卫报》 在一张由细节编织的精密之网中,劳埃德·帕里将灾难的分析解剖与小说家的灵巧手法结合在一起……这本书记录下了大自然不可估量之力与我们可悲的缺陷。——《日本时报》 一本纯粹、心碎的真与美之书。要是能写出这么一本书,我宁愿少写四部小说。——吉姆·克雷斯,都柏林文学奖得主

作者简介:

理查德·劳埃德·帕里(Richard Lloyd Parry)

英国著名驻外记者、作家,旅居日本20余年,现任《泰晤士报》亚洲主编兼东京分社社长。他本人关注日本社会议题,撰写了大量文章和著作,其中,《疯狂之时》(In the Time of Madness)被提名斯坦福·杜曼年度旅行图书奖,《吞噬黑暗的人》(People Who Eat Darkness)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图书奖长名单。《巨浪下的小学》一书于2018年获福里奥文学奖,并出版日译本。

书友短评:

@ 小楼 这本书写的人如何面对灾难,日本在精致整齐的表象下,究竟是怎样一个社会。关于311,关于地震和海啸,可写的似乎很多,作为泰晤士报常驻日本的记者,帕里单单挑选了大川小学这个当时不为人注意的事件。看完全书,我确信帕里是真的了解日本,他用大川小学这个故事,在把日本人谦恭有礼的表象撕开了一个口子。311已经过去八年,渐渐跟911、512一样,变成抽象的数字。这本书把抽象的变得具体,给空洞的名词填充了内容,也给了旁观者正视灾难的机会。 @ 熊阿姨 除了常规的灾难记录,这本书最珍贵的是,作者一直在记录灾难带来的情绪,失去孩子/孩子幸存家庭微妙的失和;日本人在灾难后近乎荒谬的礼貌和有序;那种「没完没了的坚忍」,和所谓的顿悟让一个外国人甚至感到愤怒。他郑重地写了很多幸存者遇到亡灵的传说,这是很多灾难记录里都会躲避的故事,最后发现,这些鬼故事其实是一种实体,它们正是各种复杂痛苦情绪的载体。 @ 邓安庆 真是好书,翻译得也好。311地震海啸这个大灾难题材本身就很值得写,而作者也不辱使命,他一个关注事情如何发生,一个对事件在人们心中引发的精神灾难尤为在意。读来时常有头皮发麻之感,除开追究导致悲剧的事情本身之外,给我最大冲击的是围绕“死”而来的。如此细致地记录人们在死亡面前的身心感受,让人能够代入进去,体会那种恐怖、窒息、麻木、撕扯……经常读一点要放下来,缓一口气。读完后也不敢细想。 @ aky 灾难发生后,幸存者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们看着新闻报道、图片…仅仅只能触碰冰山一角。这场海啸像是一个骇人的隐喻,它令日本精致整齐表象下涌动的潜藏力量浮出了水面。在幸存者之间,游荡着一个个看不见的幽灵。在我们看来,这些“幽灵传说”荒诞不经,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这些故事,正是我们了解幸存者内心悲痛、自责、眷恋和压抑等等情绪的一个摸得到的门。 @ 禅疯子 看过三本关于日本的好书(这本是其一)都是英国人写的——两个岛国似乎有很多共同的心理特质,可以如镜像一样互鉴 @ kk的仙人掌 观点客观,文字克制,情绪理智,观察入微,作者是在用心写这一长篇报告文学,我们国内那么多作家记者能不能也写出这样的纪实文学呢 @ 米s酱 由小及大,却又触及到了诸如宗教、政治、国民性等方方面面。这是自然与人性交织而成的悲剧。 @ 天凉气清 他们本有机会活下来 @ 旺仔小小酥 儘管這場災難過去了12年了,讀起來太令人悲傷了,像目睹了這場災難。 @ 铲铲 本来要打四颗星,不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地震海啸的残酷和灾后大家的痛苦和愤怒,也试图挖掘日本政府的不作为和国民性格的悲剧。但是升华着升华着,就升华到政治层面,日本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二战的受害者,是怎么从“战后的创伤”中走过来,二战中日本做了什么只字不提,如今又是如何面对“中国带来东亚的不稳定因素”,笑了。同情天灾的受害者没错,但是试图夹带私货还是算了吧,毕竟是英国作者的角度,注意明辨是非吧。

书籍目录

序言:固态蒸汽
第一部分:巨浪下的学校
我出门了,等会儿回来
孩子在哪儿?
地狱
第二部分:搜索范围
富饶的自然
淤泥
老人和孩子
解释
幽灵
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三部分:大川小学发生了什么
旧世界的最后一小时
海啸之中
三途川
第四部分:看不见的怪物
陷入网中
真相有什么用?
海啸不是水
宿命
崎岖陡峭的小路
记忆空白
第五部分:波罗僧揭谛
镇魂
救命!不要掉进海里
致谢
注释
索引
· · · · · ·

  • 当时,到处都可以听到另一组ロ号,使用了一个不同的日语单词。加油( Ganbaro)是一个鼓励人们克服困难和挑战的劝勉之词:最直接的翻译是“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或“竭尽所能”。当孩子面临考试或运动员参加比赛时,你会对他说加油。在车站和共建筑上常常可以看到印有“东北加油!”的横幅。它们是号召人团结一致的宣言,往往来自本人未受海啸影响的绝大多数日本人。但作为一种表达同情的方式,它显得有些奇怪,更不用说用来表达哀悼之情。让刚刚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人像马拉松运动员那样坚持到底真的是一种安慰吗?在我看来,加油这个词背后的意思是说,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从长远来看是有好处的,而这削弱了对那些蒙受苦难的人所表达的同情。
    —— 引自章节:海啸不是水
  • 我受够了日本人接受现实的态度,厌倦了他们没完没了的坚忍。或许从某种非一般的超然角度来看,大川小学孩子的死亡的确能让人洞察宇宙的本质。但在达到那个缥缈的境界之前,在万物生活和呼吸的世界里,它们还代表了其他东西一一人性和制度失败的表现,体现了怯懦、自满和优柔寡断。认识宇宙的真理和人类的渺小是一回事,间题是如何在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又不屈从于消极接受的文化,这种文化已经让这个国家窒息了太长时间。日本已经拥有足够多的平静和自我约束。他们现在需要紫桃、只野和铃木这样的人:愤怒、严厉、坚决,能够无畏地挺身而出,勇敢斗争,哪怕是与死亡进行一场注定失败的较量。
    —— 引自章节:救命!不要掉进海里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巨浪下的小学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