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

书名: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
作者:ThomasW.Myers
译者:关玲/周维全/瓮长水
ISBN:9787516305225
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4-2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34
豆瓣评分: 9.2

书籍简介:

什么是解剖列车? 传统的解剖学研究强调单块肌肉的起止点和骨连接。解剖列车则从肌筋膜的功能和力学传递的角度拓展了我们的思路——或好或坏——远处的损伤或疼痛能够干扰张力的分配。 《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第三版)》清晰地描述了人在功能上的整体性,是由连续的筋膜网络构成,形成了“有迹可循”的肌筋膜“经线”。身体的稳定、张力、拉力、固定、回弹及姿势代偿都是通过这些经线来分配的。通过该经线图,本书为徒手和运动治疗师提供了全新、整体的治疗策略以恢复和改善人体姿势与运动功能。 该理论为操作者提供了下列益处: 1.《解剖列车》对任何方法均有价值。一旦模式确立,这些经线就可以简便地用于评估和治疗,使运动治疗和教育更加简便。 2. 该理论为骨骼肌的解剖提供了一个更强大的“3D”思维,对日常功能活动中和更优运动表现时, 人体整体上的代偿分布模式有了更优化的认识。 3. 临床上,该理论向我们展示了身体某一部分的疼痛可能与远处某个“沉默的部位”有关,从而产生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简介:

托马斯·迈尔斯(Thomas Myers),直接师从Ida Rolf女士、Moshe Feldenkraist先生、Buckminster Fuller先生,以及多位运动与徒手治疗专业的领军人物。他曾在欧洲整骨学校学习过颅内技术、脏腑技术,以及内在运动,这对他的著作颇有影响。作为一名资深的旅行家,托马斯30多年来在多地进行综合手法治疗的实践,包括在伦敦10年,也曾在德国汉堡、意大利罗马、肯尼亚的内罗比、澳大利亚悉尼及美国的多个城市工作。他是国际结构整合师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ructural Integrators)的创始会员。现在,他居住在缅因州的海岸边,和他的团队共同开展全球的职业认证和继续教育培训。

关玲,女(1971-)博士 。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临床部针灸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疼痛的针灸治疗、慢性难治性疾病的艾灸治疗。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针灸基本功》。发表SCI、MEDLINE和其他论文数十篇。获得军队和国家多项科技奖励。

书友短评:

@ sinwooo 通过学习肌筋膜的主要经线,可以自省和觉知自己的身体模式,优化姿势和运动模式 @ YI 工具书 @ 硬核人妻傻白甜 风靡健身健美康复圈的筋膜理论基础,不是运动康复学专业读起来有点费劲,还好自己练的程度还不需要这么高级的理论支撑… @ frog423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膜拜了一遍神书。精髓是整体观。翻译差强人意,确实是有许多容易让人混淆的地方,估计是因此才有那么多网课去解读此书….. @ Bell 看不懂 @ JIAFEITEEN 原來人體是這麼熱鬧的,我們人體就是一個互相連結的大集體啊,還需要外面什麼集體 @ 时间的灰烬 作者知道什么叫逻辑么,东一句西一句的读起来好特么费力。。。 @ 京书 解剖列车与肌筋膜链,提供给康复治疗师一个全新的视角,从整体出发,认识身体的相关性。注重于自身的理论观念架构,轻实践。在我看来这种视角是很珍贵的,前面几章从微观层面出发到几条主要的链,观点的输出真的非常精彩。缺点是后面有些啰嗦了,都是在前几章的理论上叙述,废话有些多了。 @ 见见不吃鸡肉 工具书 @ charlotte 快速翻了一遍,对于懂一些解剖知识的瑜伽爱好者,读起来有些困难… 接下来想找到公开课来帮自己理解。

书籍目录

简介:铺设理论路基
1 筋膜及其生物力学调控
2 游戏规则
3 后表线
4 前表线
5 体侧线
6 螺旋线
7 手臂线
8 功能线
9 前深线
10 训练中的解剖列车
11 结构分析
附录1 水平经线注释
附录2 结构整合
附录3 肌筋膜经线与东方医学
名词术语
参考文献
· · · · · ·

  • 后表线连接并保护整个身体的后表面,像一个从脚底到头顶的盔甲,可分为脚趾到膝盖,以及膝盖到额头(图3.2/表3.1)两部分。当站立,膝盖伸直时,后表线成为整个肌筋膜上的一条连续线路。后表线也可以拆解成单个的部分,在图中可看到路线本身及其附着在骨骼模型上的情况(图3.3和3.4)。
    —— 引自章节:3 后表线
  • 螺旋线(SPL)(图6.1)有左右两条螺旋反向环绕身体的线。它从颅骨两侧穿过上背部连接到对侧肩部,然后环绕肋部到身体前面,在肚脐水平交叉回到与颅骨同侧的髋关节。从髋部,螺旋线以“跳绳”的方式沿大腿前外侧,越过胫骨到内侧足弓,然后通过足底向上,经下肢后外侧到坐骨,然后进入竖脊肌筋膜(进入哪一侧,取决于姿势或位置),最终抵达非常接近其起点的颅骨位置。
    —— 引自章节:6 螺旋线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