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书名: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作者:陈嘉映
ISBN:9787532156917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4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06
豆瓣评分: 8.7

书籍简介:

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我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我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这个“纯粹”或“纯洁”理解为:自身通透。我以为,这种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义——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作者简介:

陈嘉映,1952年生,曾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从感觉开始》《无法还原的象》《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价值的理由》《简明语言哲学》等;译有《存在与时间》、《哲学研究》《感觉与可感物》等。

书友短评:

@ 金剛怒目 本来就对陈嘉映印象颇好,但没怎么认真读过,想不到是真么的好,精微朗畅,具体切几,用大白话讲来,背后却是对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亲切的体味。这才是读哲学想哲学的意义吧:让自己更清明。党国研治哲学诸公,或许要推他为第一人了。 @ 索拉里斯托钵僧 还真不是鸡汤。选择什么生活方式才是善好的,只有对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人而言才成其为问题。在一个正常社会才有可能谈论良好生活的选择,但是如果置身极端境地,普通人就丧失选择良好生活的前提了,因为大是大非面前,又是被抛掷在一个污浊的极端环境中,除非大德大勇大智之人,道德感极其强烈的同时兼有经验的洞察和坚强意志下的行动力,常人是不具有自我实现的可能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最后还是归结到对社会的考察,而这又不可避免是一个联结于当下的政治哲学问题,对此总要作出一个判断才足以支撑自己的行动。 @ 安提戈涅 启迪和赞美。卡尔维诺曾勾勒出理解文本的两种路径:水晶与火焰。水晶指向澄明与轻盈,而火焰指向缜密与秩序。在《何为良好生活》里,水晶与火焰并存。陈嘉映一边翻译晦涩的海德格尔,一遍又能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讲得如此亲切,可能根本上是要克服虚荣心的——那种故意制造黑话和术语的文字虚荣心。所探讨的问题,这些年也想过、经历过,有的已经在个人判断中形成了基本的形态,一看陈嘉映便觉得亲切,但有的始终没有想清楚,比如普世、个殊、普遍、评价、性善恶论,关于这些主题的讨论,是本书给我启发、使我不断自省的地方。许多基本观念有所改观:一定要达成所谓的共识吗?一定有一种普遍性高于个殊性吗?在评价的时候,多大程度上能有内观?这些问题谈不不好,就变成了无关个体经验的心灵鸡汤和浮泛陈言,但陈嘉映井井娓娓,使人如沐春风。 @ [已注销] 啊!我的学术idol!既能静下心严谨地翻译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又能将所思所想用大白话和生活小事跟所有人讲明白。而我,静下心读海德格尔都做不到…long way to go …! @ 大甜甜~~ 读了三遍。陈嘉映的素朴、俏皮和细腻都是我所喜爱的。为快乐而快乐不是伦理,正如买春之人只是以快乐为目的,卖春女是她达成目的的手段。伦理是快乐的行为,但其本质还在于行为。因此,屈原和梵高都不是那么的“快乐”,因为他们的行为中有一种精神。 @ duanduan130 常读常新 @ TR33 竟然写出了结论耶,不过结论我也能很快忘记,但会记得谈到女人那几句怪里怪气? @ Virus 之所以打四星是因为自己目前的水平还没有办法完全理解这本书的内涵,刚开始想要阅读这本书是想要从中寻找人生的意义,但是读完之后好像并没有找到自己所寻求的答案。我相信这一本书需要反复多读几遍,当我有更深的见解的时候,再来为他“正名” @ Muztaga 后半部略无聊

序言
第一章 伦理与伦理学
§1 伦理学这个名称
§2 伦理与道德
§3 伦理学与语言
§4 人该怎样生活:我该怎样生活与人该怎样生活
§5 亚里士多德学科分类中的伦理学:伦理学之知是何种知?伦理学能否教人为善?
§6 伦理学内的分科
§7 伦理学之为伦理领域的穷理:杀人与杀青蛙
§8.说理与劝求
第二章 功效主义与自私的基因
§1 功效主义简介
§2 幸福计算
§3 经济学帝国主义
§4 利益最大化
§5 利己即利他?
§6 看不见的手
§7 “自私的基因”
§8 自利与自私
第三章 事实与价值
§1 “是”与“应当”
§2 从借钱这个事实能够推出应当还钱吗?
§3 自然而然的存在是实然与应然未分之处
§4 简论社会研究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5 人文/社会研究的科学化
§6 伦理学是有我之知
§7 评价与“主观”
§8 伦理学重在论理
§9 伦理道德方面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 实践中的目的
§1 目的—手段
§2 下棋不是好玩的手段
§3 目的与用途
§4 绘画既非单纯取效也非单纯游戏
§5 创造性与自主性
§6 行医也并非尽于取效
§7 德与才
§8 内向效用
§9 学医是为了悬壶济世吗?
§10 实践传统的式微
第五章 知行关系
§1 知行合一
§2 贺麟论知行合一
§3.知行合一说的困难
§4 深知而与行合一
§5 心理与心性
§6 屈原需要心理治疗吗?
§7 “理论指导实践”
§8 示范
第六章 快乐、幸福、良好生活
§1 快乐是不是好的
§2 目的与欲望
§3 快乐内融在活动中
§4 求乐
§5 苦乐交织与以苦为乐
§6 快乐的天然位置
§7 幸福
§8.自我实现
§9.良好生活
第七章 性善与向善
§1 善(好)这个词
§2 孟子的性善论
§3 荀孟异同
§4 性有善有恶论与性无善无恶论
§5 善“不与恶做对”
§6 成心输棋与有意为恶
§7 “一体之心”
§8 德性与本能
§9 “道德考量”
§10 向善与虚伪
第八章 个殊者与普遍性
§1 不同的立身之本
§2 相对主义
§3底线伦理
§4汉斯•昆的“真正的宗教”
§5 家族相似与重叠共识
§6环境之为内在制约
§7 普遍与会通
§8 个殊者实现自身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