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公共场所的行为聚会的社会组织
作者:[美]欧文·戈夫曼
译者:何道宽
ISBN:978730128087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64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代表作之一。在此,戈夫曼研究公共场所和半公共场所的行为,把人际互动分为无焦点的互动和有焦点的互动,重点区分了三种社会单位,即互动实体:面晤或邂逅、社会场合和社交聚会。本书的重点不在公共,而在行为;不在机构,而在个人。它既研究正常人的行为,又研究精神病人的行为。 与作者的其他著作一样,本书大量借助其个人在精神病院长期的考察和体验,用了大量的案例,对精神病院和精神病人的描述别具一格。总体上,本书在微观、个人层面上研究人的行为,多实证,少辨析。
作者简介:
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拟剧论倡导者、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81-1982年),著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避难所》《邂逅》《污名》《公共场所的行为》和《交谈方式》等。
何道宽,男,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资深翻译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外国语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三十余年,著作和译作八十余种。
代表作品:《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书友短评:
@ 彀纹平 相较于《日常生活中的日常呈现》、《污名》、《精神病院》而言这本书当然没有那么优秀咯,讨论的也基本上中产阶级的昂格鲁-撒克逊的美利坚社会咯。不过书里所讨论的东西依然有趣,作为分析工具的概念一如既往的犀利咯,文章也依旧是戈夫曼的风格。书中有浩如烟海的概念诸如面晤、聚会、社会场合、社会情境、礼貌性忽视、情境标记的、纯情境标记的、有焦点的互动、无焦点的互动、主要涉入、次要涉入、主导涉入、次要涉入、置身情境的涉入、防涉入盾牌、常规性情境封闭、可通达的会晤等等等等。资料来源主要是他早些年在设得兰岛上、精神病院里得来的,除此之外一如既往的引用了他人的著作、小说、报刊等资料。看到最后对精神病人的标签理论也就呼之欲出了。 @ 生存法则 “我们的讨论始于情境性礼仪终于恭顺的依附。”论述公共场所的行为,尤其注重公共秩序的一个方面,个人置身于他人之中时如何行事。但本书仅考虑这种行为的一个方面。管束暴力的规则问题几乎未讲,有些社会里个人能求人施以援手的规则也很少提及。而且,我只注意研究几个“自我圈子”;在场人要在自己周围画上这样的圈子,个人有责任以多种形式尊重这样的圈子。我们考虑的范围仅限于交流行为的规则,包括表情交流和语言交流的规则;对意义超越会话圈子进入总体情境的行为,我们尤其注意其管束规则。诚然,交流行为的规制并非公共秩序的全部内容,但这方面的规制十分重要,自成一体,值得考虑,因为它拥有适应自身特殊要求的概念。本书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是证明有时候,“精神病”的症候学与公共秩序的结构有很高的关联度,超过它与精神病性质的关联度。 @ Vogon 社会学玩家欧文戈夫曼
谢辞
第一部 绪论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卷首的界定
第二部 无焦点的互动
第三章 涉入
第一节 体态习语
第二节 涉入
第三节 防涉入盾牌
第四章 涉入分配的规则
第一节 从属性涉入的管理
第二节 主要涉入的义务
第三节 脱离涉入的边际
第五章 涉入对象的规则
第一节 自涉入
第二节 遁出
第三节 神秘性涉入
第三部 有焦点的互动
第六章 面晤
第一节 礼貌性忽视
第二节 面晤的结构
第三节 可通达性
第四节 告别的权利
第七章 熟识关系
第八章 陌生者的会晤
第一节 暴露的位置
第二节 开放的位置
第三节 相互的开放
第四节 规避与违规
第五节 反控制
第四部 可通达的会晤
第九章 交流的边界
第一节 常规性情境封闭
第二节 可通达的会晤
第三节 常规性会晤封闭
第十章 相互涉入的规制
第一节 相互涉入的限制
第二节 合乎情境的相互涉入
第三节 小范围邂逅的漂移
第四节 防护盾牌
第十一章 失去控制的参与
第一节 注意力的转移
第二节 边界性共谋
第三节 失控的场面
第四节 离弃
第五部 诠释
第十二章 情境性礼仪的结构与功能
第十三章 情境规则的紧与松
第十四章 情境性不当行为的症候意义
第一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社会共同体
第二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社会机构
第三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社会关系
第四节 不当情境行为疏离的对象: 会晤
第十五章 结束语
术 语 表
译 后 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