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生活

书名: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群与空间
作者:胡嘉明/张劼颖
译者:
ISBN:978780768307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11-29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24
豆瓣评分: 7.1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没有人喜欢垃圾。垃圾肮脏,而且是“没用”的,不是吗?然而,大城市每天生产的垃圾,却吸引了小玲、丽雨这样的年轻姑娘带着嗷嗷待哺的婴儿,从农村老家搬到大城市郊区;我们毫不吝啬地丢弃的衣服鞋袜,流转到像冷水村一样的城乡接合部,却成为马大姐和老乡大姐这样的拾荒女性的一种矛盾的骄傲;我们每天丢弃的一次性水瓶和餐具堆积如山,它们却和年轻人小张的创业梦交织在一起;而我们的生活垃圾,更构筑了许多像大熊、星星、李涵般在废品场长大的小孩,最独特的童年记忆。 本书就像一部以文字为载体的影片,用平视的、细腻的镜头,以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借由对在北京居住和生活的十位拾荒者的走访与记述,呈现了这个群体的日常点滴、内心独白和家庭故事。通过审视废品、废品经济、收废品人,作者尝试重新看待这个城市的消费与浪费,重新理解废品回收经济和空间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了解废品从业者的工作和生存空间,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城市成员、城市化,以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 【编辑推荐】 在垃圾分类大潮中,当被问到“你是什么垃圾”时,别笑,垃圾确实是我们的一部分…… 本书以社会学的视角,将垃圾作为一种标志、一个节点,带出我们身处其中的巨大的物质网络,此间,万物皆相关联。垃圾与城市,拾荒者与我们,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一幅“人类世”的山水画。 在垃圾分类大潮中,拾荒者的角色是什么、功能是什么?他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他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又可以为他们做什么? 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如作者所言:“社会科学有责任给大众提供一种全新的看待垃圾的眼光,讲述一个完整的关于‘物的社会生命’的故事。” ——————————————– 【媒体推荐】 此书另辟蹊径,带你进入“垃圾”的世界;作为人文关怀和学术思考的结合,是对现代的、消费的大城市生活的绝佳反思,深刻而富有趣味。 ——陈冠中(作家) “收废品的人”是都市生活中的“隐形人”。人们天天看见他们,但又似乎从来看不见他们。《废品生活》引领我们去端详凝视这些人——不仅仅是去发掘他们的卑微与挣扎,更是去发现他们如何在卑微与挣扎中构建自尊和“意义”,以此捍卫人之为人的完整。富有同情但不煽情,好看但不失学理,是一部理解当代中国的人类学力作。 ——刘瑜(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买买买,也是丢丢丢。嘉明与劼颖的《废品生活》是一部描绘收废品人的民族志,也是一幅“人类世”(Anthropocene)的山水画,揭示垃圾并非中国经济奇迹的废渣或副产品,反而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核心,所谓垃圾围城,垃圾就是当代生活的隐喻。作者以人类学家的眼光,以物观我,见微知著,从废品出发,观照中国的盛世背后,社会的建构重组、空间的流转变幻、百姓的得失寻觅。 ——卢思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总干事)

作者简介:

胡嘉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文化、资本的交叉博弈关系。曾出版探讨乡土文化与国族话语互动的专著《延安寻真》(2018)。论文曾发表于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Modern China、The China Journal、Cities、Urban Geography、Ethnology、China Perspectives等期刊。

张劼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科学技术社会研究(STS)、环境人类学、废弃物、劳工。曾在《社会学研究》《开放时代》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与废弃物相关的研究包括《中国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垃圾治理困境》《废品和垃圾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和主体性》《环境治理中的知识生产与呈现——对垃圾焚烧技术争议的论域分析》《废弃物治理的三重困境:一个社会学视角的环境问题分析》《从“生物公民”到“环保公益”:一个基于案例的环保运动轨迹分析》,以及Living with Waste:Becoming “Free” As Waste Pickers in Chinese Cities等。

书友短评:

@ 一片阿司匹林 原本以为是上海垃圾分类后出版的新书,发现16年就出了港版,并且从目录上看没有什么改动。新加了一小段简体版的说明,吐槽了一下这本书在大陆出版的不易,冲这点加一星。全书不能说是完整的研究,算是田野手记,描绘了关于垃圾和拾荒者的新鲜图像。我也想到自己从小就有拾荒的冲动,在没有获得对垃圾这个概念的明确认知前,很多东西在我眼里都是宝物。我想在消费主义时代,重新理解和定义“垃圾”非常有意义。另外垃圾比全新生产出来的东西传递了更多人留下的痕迹,沉淀了更多的历史,甚至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叙述。从垃圾视角理解社会、历史和人,是这本书很有趣的地方 @ 深情的艾老师 1. 废品回收是一项需要极高专业性的工作,并不是谁都能干。2. 拾荒者是站在城市消费和环境之间的守护者。拾荒者让垃圾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也让他们自己有机会在大城市的边缘生存。3. 自由的需求,首先是一种“给自己打工”带来的安全感,无论赚多赚少,钱马上可以拿到自己手上。4. “废品从业者”或“拾荒者”的人生故事,其实和其他职业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生计带来改变”,只不过,他们的生计比你想象的更难,他们带来的改变,也比你想象的更大。 @ Edison呢 问:你为什么不戴手套捡垃圾?答:不戴手套让我更快。如果你还在想为啥拾荒者的手、干农活的手、旷工的手都这么粗糙且受伤变形时还都不戴手套时~ @ 一叶扁舟 十个故事,非常好看!既是一份田野实录,又是一部纪实文学,难得。 @ Z_JUICE 融合着社会学,以记实的角度讲述了冷水村的村民生活之道。 @ dontlookback 补标。研究生入学前看的,看完以为我的研究生生涯也是做田野。 @ 熊阿姨 角度好,可惜理论和实际两层皮,每一章的理论论述都把人胃口吊得很高,“非正式经济”、老乡社群关系、移民家庭建构、废品的物理流动……全是很好的问题,可惜几乎都没回答明白。十几个个人故事全都没有超出预想的新知,都是断裂的个人故事,没有嵌入到那些宏大的问题中去。废品本身的种类、来龙去脉、销售的技巧也都是蜻蜓点水,太可惜了。 @ 罐 说是废品生活,后面许多篇章远了。但已经非常好了。我现在颇对经济细节感兴趣,所以看着有些隔靴搔痒。 @ 萧熊 长期生活在北京,拾荒者无疑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群体。从熟悉的地方着手,去探索陌生的领域,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可能这就是人类学的意义。废品生活的经济逻辑我们瞭解的比较多,但是拾荒者如何建构自己的尊严,如何调试这里与老家的关系,拾荒社群如何跨越代际发展,这些问题作者通过田野得出的结论都很有价值。总的来说,是很不错的田野,但是与理论的结合还有待更好。

书籍目录

中文简体版序
导言:废品的政治与文化
第一部分 城市采矿人:废品回收作为非正式经济
1. 回首跌宕京漂路:一个女收废品人的口述创业史
2. 低端企业家:北京收垃圾,老家拾尊严
3. 底层的生存策略:从“超生游击队”到“黑心小作坊”
第二部分 垃圾场上的家园:拾荒社群的组装家庭和想象的老家
4. 拾荒父子:离愁与创业梦
5. 年轻的母亲:垃圾场上育儿的苦与乐
6. 拾荒第二代:垃圾大院“回娘家”
7. “这就叫自由”:拾荒者中的老北京
第三部分 废品的空间:城乡接合部
8. 冷水村的引路人:接驳城乡的黑车师傅
9. 老乡邻居交错相逢:装修父子的教育梦
10. 垃圾场上的高跟鞋:时尚、尊严与母爱
结语:废品生活
参考文献
· · · · · ·

  • 对于“非正式经济”或者“非正规经济”,学者黄宗智(2009)提醒我们,这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最大的非农群体就业领域。所谓“非正式”,是指它并非现代的、工业的、城市的企业或者经济部门,也不是传统的农业领域。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农业人口城市化过程中,事实上大量的农业人口并未被完全吸纳进入全然现代化的经济部门,而是进入传统与现代部门之间的中间领域。黄宗智(2008)认为“非正规经济”最确切地概括了这种城市中的低层次就业情况。这些城市底层的新兴劳工所从事的,不是稳定的、被纳入国家福利系统和劳动保障体系的工作,而是在小规模的、零散的,不被国家管理、法律规制的经济单位中,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这个领域吸纳了大量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创造了城市中劳动报酬低微、欠缺福利的“次级公民”。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 城市采矿人:废品回收作为非正式经济
  • 使人重尊严的老家“电梯房”王大哥特别为他们在县城的“电梯房”拍了一段视频,虽然他们没有很多机会住在那里,但是这个家远比他们每天居住的平房有意义。这个房子,并不如外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多余的,它是农民工一种乡土感情或者责任的寄寓。这个楼房住宅除了显示他赚钱的能力外,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其中之一可能是对老爹的一种示威,象征着他对当年离家京漂定的一种无悔。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 城市采矿人:废品回收作为非正式经济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废品生活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