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心理学

书名:恶意心理学
作者:[日]冈本真一郎
译者:刘鲜花
ISBN:978751333492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20
豆瓣评分: 6.4

书籍简介:

恶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每个人都有想要发泄负面情绪,或感到被不友好的言语攻击的时刻,网络的普及更让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 本书逐章探讨了七类有可能散布恶意的模式:口误、偏见、攻击、性骚扰、投诉、谎言和仇恨言论。它们并不陌生,有的存在于日常对话中,有的出现在公众人物的发言内,有的甚至引发了全社会的热烈讨论。这本书将引导你重新思考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背后隐藏的心理活动。 恶意并不可怕。理解传播者的心态,有助于在必要时保护自己,也能时常自省,避免用类似的手段伤害他人。

作者简介:

冈本真一郎毕业于京都大学,现任爱知学院大学身心科学系心理学教授。热衷于从语言及交流的角度研究社会心理学,尤其对在顾虑、批评等过程中,语言的微妙变化对人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感兴趣。著有《语言社会心理学》《失误的人际交流缘何产生,如何防止》《话语的社会心理学》等。

书友短评:

@ 张震老婆(V) 说是心理学,但感觉更适合用于了解日本人的说话技巧和方式,可以简单了解一下日本文化。第二章就详细的讲到了日本人的称呼问题,什么时候用敬语什么时候用普通体,这个不在日本的语言文化环境下比较不好理解。看的时候觉得日本人真的是很小心谨慎了。着重举例说明了公职人员发言时更应充分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这点还是认同的。第三章谈到了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其中指出日本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依然严重。其中第五章便着重讲了性骚扰这个话题。 @ Vie 能写本这样的书也是够无聊的

第一章 沟通的结构:语言与非语言沟通
沟通过程
敬语和礼貌
第二章 口出无意:措辞问题,内容问题
措辞问题
内容问题
公职人员的问题言论
为何会“无意识”地说出口
第三章 偏见:存在对人认知的偏颇
刻板印象、偏见、态度及社会认知
偏见及歧视的众生相
第四章 攻击:说坏话,讽刺,戏弄
蔑视语
攻击的表现
寓意与攻击
意图问题:借由内隐含义进行攻击
讽刺与嘲笑
第五章 日益扭曲的关系:性骚扰与投诉
性骚扰
从抱怨到投诉
第六章 谎言:欺骗与识破
什么叫欺骗
欺骗的泄露和识破
第七章 恶意的蔓延:仇恨言论的滋生
传达内容的变化
偏见与传言
歧视语和歧视表达
仇恨言论
终章 如何正视“怀有恶意的交流”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恶意心理学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