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德国哲学谈话录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法)让-吕克·南希/(德)扬·沃尔克编
译者:蓝江
ISBN:9787547319079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21-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120
豆瓣评分: 7.4
书籍简介:
*法德关系长期以来就是哲学关系。——让-吕克·南希 *各个哲学时代是不连贯的……对我来说,20世纪有一个法德哲学的时代。——阿兰·巴迪欧 ____ 阿兰·巴迪欧和让-吕克·南希,这两位当代欧洲极具影响力的法兰西思想家,在柏林畅谈对他们影响至深的德国哲学:从康德到马克思,从阿多诺到海德格尔……这场交织着分歧与友爱的对话,不仅是德国哲学的极简入门,它更是一次哲学实践,引领读者重新迎回思想的活力。
作者简介:
作者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1937年出生于摩洛哥,法国哲学家、作家,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荣休教授,在当代欧陆思想界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有《存在与事件》《世纪》等
让-吕克·南希(Jean-Luc Nancy),1940年出生于波尔多,2021年逝世,法国哲学家,斯特拉堡大学荣休教授,在当代欧陆思想界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有《无用的共通体》《解构的共通体》等
编者 扬·沃尔克(Jan Völker),柏林艺术大学副教授
译者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书友短评:
@ 胡桑 “主持人想让两位法国哲学家谈谈德国哲学时,两位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了一丝尴尬。”这场从法国视角来发起的关于德国哲学的对话还是挺有意思的,偶尔捡拾美玉。聊法德哲学关系、康德、黑格尔、马克思、阿多诺、海德格尔、当代法德哲学任务等。尽管对话不长,但二位针锋相对、各说各话、思绪飘移,言语也不大好理解,因此怯弱的我仅能穿梭而过。倒是后记对哲学对话的表述颇有教益:1.一方面,哲学因其本身超然和自守的性质极力约束对话。2.另一方面,哲学又因其理性而需要普遍论争来证明,因此转向公共对话实践。3.哲学总以一种对话讨论的形式表现4.哲学对话欲求、引导并最终导致了差异区分5.哲学思考与对话的行动在时空中展开6.问题——邀请——对话 @ Attell 蓝江译本有这么个特点:笼统地当成思想史八卦看是很热闹的,一涉及学理,就错得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Une poussée vers ce que Kant appelle l'inconditionné.(一种朝向康德所谓的“无条件者”的推动)翻译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就是康德所谓的无条件的东西”(中译本P18)。我常想,蓝译的作用其实是让学理与语言之间的奇特关系充分暴露了出来。如果说,思维唯一明晰平直的运动轨迹是原文,那么蓝译的隳突跳踉,倒是把所有扭曲的可能性几乎都穷尽了。 @ 六五四 一早上……
中译序
德国哲学谈话录
后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