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

书名:彼得大帝俄罗斯帝国崛起的奠基者
作者:[美]罗伯特·K.马西
译者:孟嘉伦
ISBN:9787511740656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1000
豆瓣评分:

书籍简介:

★ 1981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 入选美国国家图书奖 【编辑推荐】 以上千页的篇幅展现彼得大帝厚重的一生 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波澜起伏的情节勾画俄罗斯帝国的兴起 【媒体推荐】 令人着迷……像小说一样精彩,而且超越了大部分小说。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极具可读性……叙事历史大师之作。 ——《新闻周刊》(Newsweek) 【内容简介】 彼得大帝是俄国乃至世界史上的一代雄主。他既是喜怒无常的沙皇,又是进步开明的改革者,更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 本书以17—18世纪欧洲与俄国的宏伟历史为背景,详尽地叙述了彼得大帝的非凡一生,将他从一个小男孩蜕变为传奇人物过程中的诸多事件娓娓道来,生动地展示了他如何凭借自己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意志力,通过西化改革拓展国家版图,使国家脱离黑暗,走向现代化,进入文明的新时代,一跃成为欧洲强国。 作者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小说式的笔法串联起繁杂的史实,重现了那段辉煌的历史,立体地塑造了彼得大帝复杂的人物形象:冲动而又固执、慷慨而又残暴、温柔而又无情。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罗伯特·K. 马西(Robert K. Massie),美国历史学家、作家、普利策奖得主、罗德学者。生于美国肯塔基州,曾在耶鲁大学攻读美国史,在牛津大学攻读欧洲史,1987—1991年间担任美国作家协会主席。其写作主要集中于对罗曼诺夫王朝及俄国皇室的研究,著有《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 Portrait of a Woman)、《尼古拉和亚历山德拉:对罗曼诺夫王朝覆灭的经典描述》(Nicholas and Alexandra: The Classic Account of the Fall of the Romanov Dynasty)、《罗曼诺夫王朝:终章》(The Romanovs: The Final Chapter)等。

【译者简介】

孟嘉伦,作家、译者,爱好文史,著有《枭雄录》,译作有《茶叶大盗》《迦太基必须毁灭》。

书友短评:

@ 下笔如有神 这本书对我来说具有极佳的可读性,它对彼得、大北方战争还有其他各个方面的描绘是如此的详实紧密,在我之前读过的大北方战争相关作品里是从未有过的,如果可以我甚至愿意给六星。彼得是俄罗斯第一位海军海权海洋皇帝,他用自己绝对的意志将莫斯科罗斯这个陆地民族重新拖回祖先们奔驰过的海洋,并为祖国带来胜利、声望与繁荣,为俄罗斯奠定了大国崛起的真正基础。他是木匠是炮手是铁匠是舵手是造船工是鼓手是将领也是沙皇,是一个务实主义者,他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多才多艺精力充沛,但是说到底,一个人的能力终究还是有限的,因此在他死后国家政务迅速堆积,西化改革停滞不前甚至发生倒退,他心爱的伊甸园圣彼得堡也被遗弃了好几年,更不用说他生前全身心投入的海军舰队也朽成木渣,但是好在他播撒的种子最终还是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 杉杉来迟 不知道批判翻译烂的人是因为什么具体的问题而批判,我自己往往重在阅读彼得一世学习西欧,致力内政改革,参与军事行动和外交行动上,尤其是亲自指挥筹划建立新都圣彼得堡。通篇看下来感觉文字还可以,没有造成什么阅读障碍以及感觉烦的拗口什么的。唯一有一处,就是觉得俄人的话语里,冒出“鹿死谁手”这样的词没必要,译者大约是想让我们读的顺畅一点、接地气一点,但我总觉得这样的中国成语不太可能出自一位不会中文的外国人之口,个人感官上是突兀的。除此之外,我觉得本书的翻译无甚问题。 @ 无明 还行,有点废话。 @ 史之叹 作为俄国历史小白 真的被彼得大帝震撼到了。在那个不开化的国度 摧枯拉朽的不断学习 身体力行 完成了军事 文华 建筑 宗教领域 还有国土的变革!真的是精力无限!作者也是很强 不单是“彼得”传记,对卡尔十二世的叙述也是十分的详细精彩,后人继续历史资料的角度对于当当事人决策的逻辑做了详尽的分析判断。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旧莫斯科公国
1 旧俄罗斯沙皇国
2 彼得的童年时代
3 “有着惊人智慧的少女”
4 射击军之乱
5 教会大分裂
6 彼得的游戏
7 索菲亚的摄政统治
8 索菲亚的倒台
9 戈登、勒福尔和“快活帮”
10 阿尔汉格尔
11 亚 速
第二部分 大特使团
12 前往西欧的大特使团
13 “靠语言是无法形容他的”
14 彼得在荷兰
15 奥兰治亲王
16 彼得在英格兰
17 利奥波德与奥古斯特
18 “这些玩意儿是你们的枷锁”
19 火刑与鞭刑
20 与朋友们在一起
21 沃罗涅日和南方舰队
第三部分 大北方战争
22 北方女主
23 让大炮来裁决吧
24 卡尔十二世
25 纳尔瓦
26 “我们绝不会丢掉脑袋”
27 圣彼得堡的建立
28 缅什科夫和叶卡捷琳娜
29 专制君主的手腕
30 波兰泥潭
31 卡尔在萨克森
32 通往莫斯科的大道
33 戈洛夫钦之役和列斯纳亚之役
34 马泽帕
35 人类记忆中最可怕的冬日
36 调集兵力
37 波尔塔瓦
38 投降,在河畔上演
39 波尔塔瓦战役的成果
第四部分 在欧洲舞台上
40 苏丹的世界
41 巴尔干基督徒的解放者
42 普鲁特的五十击
43 德意志的战争与弗里德里希·威廉
44 芬兰海岸
45 骚 乱
46 北方威尼斯
47 一位大使的报道
48 第二次西方之旅
49 “国王是位强者……”
50 巴黎访客
51 继承人的教育
52 父亲的最后通牒
53 皇储出逃
54 面对审讯的未来
55 卡尔的最后攻势
56 乔治国王进入波罗的海
57 胜 利
第五部分 新俄国
58 为国效劳
59 法令下的商贸活动
60 上帝之下的最高统治者
61 圣彼得堡的皇帝
62 里海沿岸
63 黄 昏
尾 声
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 年)世系表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 · · · · ·

  • 为了巩固、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索菲亚迅速行动起来,将新的权力结构制度化。7月6日,距射击军之乱爆发仅仅13天,两位还是孩子的沙皇伊凡和彼得的共同加冕仪式就举行了。这场仓促安排的加冕仪式不仅在俄国历史上前所未见,在全欧洲君主国的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两位权力相等的男性君主一起戴上王冠的例子。加冕当天,白昼于上午5点到来。此时,彼得与伊凡身穿饰有珍珠的金布长袍,走向官廷礼拜堂做晨祷,然后前往宴会厅。在那里,他们郑重其事地为一些索菲亚的副手加官晋爵,晋级者包括伊凡·霍万斯基和两名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成员。正式的加冕典礼被转移到门廊上方及红梯下方举行,两个男孩并肩而行,10岁的彼得个头已经比16岁的跛行的伊凡要高了。在神父朝他们挥洒圣水之前,彼得和伊凡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挤进大教堂广场,前往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大门。身穿耀眼的金色镶珠长袍的牧首在此迎接两位沙皇的到来,并伸出自己的十字架,让他们亲吻。在巍峨的大教堂内部,光芒从高高的穹顶上酒落,数百根蜡烛闪烁着,映照在数千颗宝石的表面。
    —— 引自章节:4 射击军之乱
  • 1696年2月8日,当彼得的艰巨工程进行到一半时,沙皇伊凡突然逝世。在29年的人生之路中,身体虚弱、不谙世事、毫无恶意、温文尔雅的伊凡大多数时候扮演的不过是一个有生命的皇家符号而已:举行典时,他出来参加;危机爆发时,他被拉出来平息暴动者的愤怒。永不安分、精力充沛的彼得与沉默而消极的异母哥哥兼共治沙皇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两人始终维持着深厚的感情。通过沙皇头衔,伊凡替这位皇炮手、皇家船长分担了许多令人厌倦的重负,如出席国家典礼。而在彼得外出游历期间,他一直用温柔而充满敬意的语气给兄长兼共治君主写信。如今伊凡驾崩,被隆重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的天使长米迦勒大教堂,彼得伊凡的年轻遗孀——皇后普拉斯科维娅和她的3个女儿接过来,由他来照顾。心怀感恩的普拉斯科维娅在余生中一直忠于彼得。就政治层面而言,伊凡的离世并不具备任何积极意义,却最终正式确立了彼得的君主地位。他现在成了唯一的沙皇,俄罗斯帝国独一无二的最高统治者。
    —— 引自章节:11 亚 速
  •   汗青堂(共137册),这套丛书还有《东西街》《壬辰战争》《海洋与文明》《滑铁卢》《罗马和平》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彼得大帝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