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亡与后人类

书名:爱、死亡与后人类
作者:吴冠军
译者:
ISBN:9787532173976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74
豆瓣评分: 7.0

书籍简介:

本书聚焦于“后电影时代”的话语和思想,旨在通过重铸电影哲学的方式,在学理思想层面哲学性—分析性地重新探讨电影,从而在后电影时代捍卫电影的进路,回应“后电影状态”对电影构成的一系列关键性的瓦解和冲击。作者通过与精神分析和后人类主义思想与电影的“遭遇”来重新煅铸电影的哲学地基。这是一次思想的探险,深度的捍卫,也是对“迷影”时代的重新召唤。

作者简介:

吴冠军,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欧陆政治哲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英文版执行主编、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精神分析、中国古典思想。个人学术著作有《多元的现代性》《日常现实的变态核心》《爱与死的幽灵学》《现时代的群学》《巨龙幻想》《第十一论纲》《激活你的日常》《后人类纪的共同生活》等。英文著作《巨龙幻想》(The Great Dragon Fantasy)被当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齐泽克(Slavoj Žižek)教授形容为一部“爆炸性的非凡著作”。译著有阿甘本《神圣人》、巴迪欧与齐泽克《当下的哲学》、齐泽克《生于末世》(世博特别版)。

书友短评:

@ 只是世界尽头 巴迪欧:爱无法由“理智”所提前规制或计算,它总是由事件——一个相遇(encounter)的事件——所开启。这个从日常生活中突然刺出的事件充满偶然性,无法依据世界的诸种法则来加以预计。忠诚不只是两个人彼此承诺不和他人上床,而是对事件(爱的相遇)的忠诚,让事件不白白发生……在岁月中了无痕迹。忠诚,就是让事件去继续得以持存的主体性实践——通过后事件的实践,让事件拥有永恒的属性。忠诚使得相遇的偶然性被征服,使得事件上升为真理,日常生活中的人则转型为忠诚主体。爱不是对你爱的那个人的一个体验,而是对世界里的一个体验。成为爱者,绝不意味着仅仅成为某个人的“爱人”,而是意味着一个激进的主体性剧变。爱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一个“关系”,而是迈向真理的一个通道,是生命的重新创造,是让世界重新诞生的激进事件。 @ Lillian 吴老师的论题是“电影就是爱的体验”。在影院的密闭空间中,在虚构的故事里,体验比日常生活更“真实”的现实。这种真实脱离“日常”所代表的理智与有序,是一种fall(in love),一种遭遇(偶然),一种完全的异己。“心”是不属于自己的器官,不受理性控制。“愛”也如此,爱是“趋害避利”,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后人类时代没有爱了,在影院里看场电影成为一次次重构主体性的短暂眩晕。书里大量引用歌词也太可爱了,刚看完冠军老师讲这本书的讲座视频,结尾深情地念《爱情电影》的歌词,有点浪漫。 @ 快乐薯条 看不下去,怎么会有人用中文写作能写出“如果不是更多得多的话”这种句子 @ 悲情胡三万 听了同款讲座以后不准备看了。 @ 走走 1.从拉康主义出发,爱与电影具体同构性;2.电影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幽灵性场域,电影装置致力于使人变成“非人”;3.后人类主义思潮——两种重铸电影哲学的道路:拉康、德勒兹 @ 釜山小丸子🍡 真知灼见 @ Yoon 只看了前两章还是可以的,后面翻了一下有点牵强

书籍目录

导论 走向“后电影”?——重思电影的一次探险
第一章 作为死亡驱力的爱
第二章 爱、死亡、王佳芝
第三章 电影里的“非人”
第四章 银幕上的“非人”
后记 在爱电影—爱智慧的道路上
人名索引
· · · · · ·

  • 正因此,晚近几十年来“话语析”( discourse analysis)与“媒介研究”( media studies)变成了基础性研究,那是因为:我们一个个零散的个体视角,是靠大框架的话语才联结在一起;而这样的大框架,总是话语性的,经由媒介才获致。当下我们所处身其内的时代,被称作为“后真相”时代,这绝不意味着此前时代充满“真相”。之所以今天进入“后真相”时代,关键在于那些向各个只具有限视角的个体传递其他视角乃至大画面全局视角的媒介(政府、报纸、电视、调查记者…),丧失了此前所具有的征信于人的权威力量。
    —— 引自章节:第三章 电影里的“非人”
  • 在无数讴歌爱情的文学作品(诗词、小说、戏剧等等)中,爱情总是和自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经典如徐志摩《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爱,为什么会和自由相关?一个自由主义式的、共识性的回答便是:两个人之间真正的爱,总是以自由选择为前提。在主体性“自裂”的精神分析框架下来重新检视此“共识”,我们便会遭遇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这到底是理智的自由选择,还是心的自由选择?理智的自由选择,实质上隐秘地总是在一套既有的价值衡量背景框架下所作出的选择:比如在今天,人们一般都会选择身体健康完好的伴侣(而非残疾人),一般都会选择经济一社会地位优越的伴侣,一般都会选择面貌俊美身材匀称的伴侣…然而,这样的“自由选择”,实则根本上就不是由主体依据自己的自由所做出的,而是背后那一套意识形态价值系统所(先定性地)做出的,用拉康的术语来说,由“大他者”(the big Other)所做出的。这种形式上“自由”的选择,便恰恰正是“被强迫的选择”(forced choice),因为选择的范围本身(即,可能进行选择的选项),已然被一套无形的符号性坐标所规限。于是,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中,恰恰缺少的便是最基本的选择本身:一切都只是在一个限定幅度内,重复“他人的选择”;也即是说,在既定符号性坐标下接受“被强迫的选择”。自由主义的核心论点,按照大卫·赫尔德的说法,就是个人“在影响他们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事务中,应当自由追求自己的偏好”。然而根据前述分析,理智所“自由”做出的“合理的”选择,实际上和主体的自由无关,而是由一整套符号性的社会日常意识形态所先定性地决定,即预先决定怎样的“决定”是“合理的”。这就好比一正如我们每一个稍懂牛顿物理学或康德哲学的人都知道一“自由落体”同自由根本无关(由“万有引力”所先定性地决定);同样地,“趋利避害”(如人的手碰到火而缩回)也同自由根本无关,而相反的“趋害避利”,却有可能是最纯粹的自由…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作为死亡驱力的爱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爱、死亡与后人类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