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帝国

书名:最早的帝国二里岗文明冲击波
作者:许宏
译者:
ISBN:9787571117450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7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95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从二里头到二里岗,再到殷墟的考古发现,揭示了数百年间中原王朝文明的兴替流变。《最早的帝国:二里岗文明冲击波》以全球文明史的视角,突破成说,从二里头文明晚期讲起,再从早商城市到王畿布局,从帝国中央到周边辐射,剖析既往商文化建构,重新解读二里岗文明,再构广域王权国家体,进而形成“二里岗早期帝国”说。

作者简介:

许宏,1963年7月出生,辽宁盖州人,博士。师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并曾赴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学习。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东亚青铜潮》、《先秦城邑考古》等书,主编考古报告《二里头(1999-2006)》。

书友短评:

@ Forhiding 不醉心于追求习惯上和传统上历史编纂学上的对应,而是从全球文明史视角,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阐述了中国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情况和各种有趣的学界观点。这样的视角和角度更令人着迷。全书一些内容叙述简略,可能是照顾目标读者,也可能是有复杂原因。书中的地图和地形图,有的分辨率过于低,有的不容易明晰可辨地与正文进行目的明确的对应,特别是本书作为大众考古类普及读物,清晰度有限而意图不是太明确的配图对于普通读者并不友好。不过,总的来说,能够读到出自考古学领域重量级人物的普及型作品,还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 @ zx2592 偏科普性质的小书,继承了许宏一贯的谨慎与保守。发现篇老生常谈,补充了相关背景,原来韩维周也是悲剧人物;关于二里岗的论述主要参照了侯卫东、刘亦方的相关研究,可以找来一看;对“金覆面”认定为“覆面”持保留态度(无五官、放置于左臂、朱开沟遗址相关器物,p83-85);对于相关遗址的定位在其相关论著中多有提及,无甚新意。争鸣篇值得一读,学术史梳理颇为清晰,有时间了去看看郭沫若的题诗碑还在不在。别解篇应就是书中引起争议的内容了。分别引入了郭静云的殷墟王族外来说、李峰的盘龙城殖民说、贝格利王海城的二里岗帝国说,作者并非完全认同,颇多批驳辩论之处,还是没啥新东西。总体来说,许宏的书看多了还是有些审美疲劳,科普尚可,学术几无。 @ 私享史 读了,囫囵吞枣。图表很多,附的各时代资料图片很多。对于想要系统梳理夏商考古的人而言,是有参考价值的。据说是作者发表观点相当审慎,以至于被怀疑立场。群里的朋友说,他早期讲演观点明明相当锋锐。但在与许知远的谈话中,他也有提到当时学科日新月异,曾有一个年代,他充满激情与使命感;到后来人逐渐成长,更多地认识到不足,决定为后人铺路。要怎么去评价一个学者的一生呢?还原历史的人又是否能被历史准确还原?可能这世上不止一个韩维周。在本书开头介绍这一位学者,算是某种自觉,还只是不经意间的一语成谶呢 @ Hiyui- 真是遭遇不测,不过对这样一本书的评价更应该倾向于学术上吧,而非根据“这个观点是否与我相同”来评价 @ 以烟景 科普向读物,沿续了许宏老师这一系列作品的风格,90%文献综述+10%私货。看来看去也没发现哪里碰了雷区导致被禁。从龙山到二里头,从二里岗到殷墟,上三代的考证会有清晰的一天吗。

书籍目录

壹 发现篇
一 小地名 大时代
从公园中的铜像说起———————-003
韩维周与二里岗—————————006
大都填补大时代空白———————-011
郑州与二里头的兴替———————-014
二 城圈与“王畿”
不敢置信的大城圈————————-022
半弧形外城=防护堤?——————-027
一方水土与因势利导———————-030
大首都圈与“王畿”———————- 036
郊外大邑小双桥 ————————–039
三 家当大盘点
大都格局的形成—————————045
内城区的城建工程————————-047
“龙头企业”铸铜作坊——————-053
随葬铜器的礼制密码———————-056
甲骨文之前的卜辞————————-060
窖藏重器看王权—————————063
四 细说最新发现
如此“富”墓,不在都内?————–071
殷墟之前无王陵—————————074
是“金覆面”吗?————————-081
东亚早期金器扫描————————-085
五 辅都现伊洛
电厂给古城让了路————————-090
城建规划看偃师—————————094
不比无以窥高下—————————100
偃师商城的独特价值———————-102
贰 非遗篇
一 说“原史 ” 道“非遗”
上古探索如“非遗”———————-109
“原史时代”的特质———————-110
“原史”终结在武丁———————-114
二 何以称“商”?
先“殷”后“商”为哪般?————–118
商人自称商周人称殷商——————123
甲骨文中的“商”究竟何指? ———-125
“殷”“商”难以论短长—————-128
三“亳都”还是“傲 都”?
“傲都说”一统天下———————-131
扑朔迷离汤都亳—————————134
“郑亳说”引起大震荡——————-136
究竟是“亳”还是“亭”?————-138
夏商分界问题的胶着———————-141
四 三大文化,几大集团?
器用与人群———————————146
二分法vs一分法————————151
“商”之内的再分————————-155
也有三分的可能性?———————-158
叁 别解篇
一 郑州、安阳间的变局
被淡化的差异—————————-165
洹北商城与殷墟之别———————-167
洹北:二里岗基因存续者—————-172
扩张与“收缩”的反差——————-174
二 难解的殷墟“新生事物”
生而早熟的甲骨文————————-178
马车的突然出现—————————179
多墓道大墓的现身————————-186
大规模的人牲祭祀————————-190
北方因素大汇聚—————————193
北迁“河内”的疑问———————-200
驯马民族,入主殷墟?——————-203
三 高度集权 强势辐射
史上空前冲击波————————-209
“畿内”“畿外”的城邑群————- 211
殖民城市盘龙城—————————218
盘龙城的青铜工业————————223
绿松石器的中原基因———————-229
青铜礼容器大扩散————————-233
礼容器散布的背景————————-238
陶器的“体制美学”———————–243
四 何以“帝国”?
“二里岗帝国”说的提出—————–249
何为“帝国”:概念辨析—————–254
那些被称为“帝国”的古国————–257
东亚超级大国的体量———————-264
注释——————————————-272
后记——————————————-295
· · · · · ·

  • 郭静云教授提示的这些差异和比较文明史视角下的推想思路很重要,具有启发性。遗憾的是她给出的殷商文明近源(部分源自夏家店下层文化等)和远源(亚洲草原驯马族群)证据并不充分,尤其是作为近源的东北地区考古遗存的年代及其所规定的文化传播的方向性,无法支持其观点(相关问题容另文探讨)。因而这一假说,仍有待验证。
    —— 引自章节:驯马民族,入主殷墟?——————-2
  • 韩维周1957年被打成“右派”,与韩维周一起工作的裴明相在负责执笔《郑州二里岗》考古报告时,坚持尊重事实要写上韩的名字,但又恐其“右派”身份不妥,最后只能提及“小学教员”韩维周的功绩才得以记录下来。韩维周以“右派”“冒牌考古学家”的身份被遣返回乡劳动改造,1961年1月在困苦窘迫中饥病而死。两个月之后,郑州商城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韩维周的“右派”帽子被摘掉,而“小学教师”的名分却越坐越实,直至今日。(舒可文2005)
    —— 引自章节:韩维周与二里岗———————–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最早的帝国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