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

书名: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千高原
作者:[法]费利克斯·加塔利/[法]吉尔·德勒兹
译者:姜宇辉
ISBN:9787545803150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739
豆瓣评分: 9.2

书籍简介:

作为《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的续作,本书将前作《反—俄狄浦斯》中已然肇始的思想实验向更为开放而宽广的领域推进:地质学、生物学、史学、神话学、数学,等等,都成为真正的思想—“根茎”的蔓生之地。而盘踞于传统思想模式中的种种“层”、“编码”、“超越性平面”、“纹理化空间”等,则伴随着这场激动人心的实验进程而渐次烟消云散。全书散布着一座座流播强度的“高原”,而多元性、异质性的连接则成为它们之间彼此沟通的横贯线。但在乱花迷人眼的表象之下,全书却流淌着纯正的哲学血液,因为它所致力于的正是德勒兹一以贯之的信念:哲学,就是概念的创造,就是新思想方式的创生。

作者简介:

书友短评:

@ Eco 我去,绝对是天书(20131028)。20160401,时间过得好快。 @2016-04-01 19:48:02 @ 李可笑 “没有中介性的间距,也没有透视或轮廓,眼睛所能捕捉的只有成百上千颗朦胧、飘零的雪花……一片没有深度或边界的大地……一个活的迷宫,一个集群状的种族在其中运动,没有平坦而静止的墙壁阻碍着眼睛和耳朵,眼睛可以滑过这里,又穿过那里。” @ drunkdoggy 看了第八坨,这种书的作者就应当是复数的 @ [已注销] 素材丰富,思路开阔,文笔优美,能给人各种启发和享受的哲学书,比大多数武侠还要好看。 @ 時代抗疫totoro 广大文艺青年的又一装逼神器。。。 @ 常洋 先讀《差異與重複》比較能理解千高原的思路 @ 小岛 @2013-04-22 08:34:35 @ 星空与地火 选择性的游牧了一番,未等到超编码就草草逃逸了。一切皆流 @ 寒枝雀静 A / 看到如此多用二分法创造概念反对二元式“根系”的思维方法确实还是会疑惑德勒兹对黑格尔的批判依据到底在哪。这也是D&G自己反复解释的要点:一种差异化的、计数的“多”之中的两者与以自身为根据辩证发展的二元之间的区别:在真正的“多”之中,仿佛巨细靡遗的概念网络与严谨的“抽象”合为一体(平时所见空洞的抽象恰恰是不够“抽象”),从而形成一种对思想空间的占据而非规制化。但云里雾里时还是会疑惑:标题里的“… A / 看到如此多用二分法创造概念反对二元式“根系”的思维方法确实还是会疑惑德勒兹对黑格尔的批判依据到底在哪。这也是D&G自己反复解释的要点:一种差异化的、计数的“多”之中的两者与以自身为根据辩证发展的二元之间的区别:在真正的“多”之中,仿佛巨细靡遗的概念网络与严谨的“抽象”合为一体(平时所见空洞的抽象恰恰是不够“抽象”),从而形成一种对思想空间的占据而非规制化。但云里雾里时还是会疑惑:标题里的“精神分裂”在理论上是否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层化并与“资本主义”(或任何其他的国家机构)形成了一种残余着辩证色彩的依存关系呢?经济学生物学相关例证还是不太懂;迭奏曲一章居然有大量与黑格尔美学的呼应;机器系、冶金学与穿孔空间部分最为惊艳;把无器官身体放到最后读果真是极好的选择。翻译似乎没有想象中好……? @ kevin←_← 其实没完全读完,但个人研究方向并非侧重德勒兹,所以也算看过。非常烧脑,配合几个YouTube讲解视频和国内讲座磕磕绊绊看下几章来。一个解构式的建构,反叛式的回归,与其说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其实早已超过《反俄狄浦斯》的弗洛伊德与拉康之维,呈现对哲学的整体思考。有空会回来再翻一翻

代序:概念何为?(玛斯素美)
前言
1.导论:根茎
2.1914年:一匹还是许多匹狼?
3.公元前10,000年:道德的谱系学(地球把自己当作什么?)
4.1923年11月20日:语言学的公设
5.公元前587年—公元70年:论几种符号的机制
6.1947年11月28日:怎样将自身形成为一个无器官的身体?
7.元年:颜貌
8.1874年:三则短篇小说,或“发生了什么?”
9.1933年:微观政治和节段性
10.1730年:生成—强度,生成—动物,生成—难以感知
11.1837年:迭奏曲
12.1227年——论游牧学:战争机器
13.公元前7000年:捕获装置
14.1440年:平滑与纹理化
15.结论:具体的规则与抽象的机器
译后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卷二)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