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中世纪欧洲
作者:[英]克里斯·威克姆
译者:李腾
ISBN:9787513939720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96
豆瓣评分: 8.1
书籍简介:
【编辑推荐】 ※ 牛津大学中世纪史大家克里斯•威克姆的集大成之作。 ※ 打破人们对中世纪刻板印象的一部新中世纪通史。 ※ 以短小的篇幅、精炼的笔法尽可能深而广地描绘了中世纪的全貌,通过对前人成果的概括与升华,提炼出了新的中世纪史着眼点。 【媒体推荐】 一段纵贯千年、光彩夺目的历程。 ——《出版者周刊》 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欧洲进行了一次全面研究……内容丰富、流畅、富有思想性,不仅对学习欧洲史的学生,对所有学习历史的学生都很有吸引力。 ——《柯克斯评论》 研究中世纪和之后时期的历史学家,应该会受益于威克姆将中世纪看作是一系列由结构性力量编织在一起的重要转折点的这种独到见解。他对这幅历史画卷中各个元素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的分析是耐人寻味的。 ——罗伯特·萨瑟兰-哈里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期刊 《中世纪欧洲》证明了克里斯·威克姆对材料掌握的权威性以及他思路的清晰性。 ——詹姆斯·戴维斯,《文艺复兴季刊》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中世纪史学者克里斯·威克姆多年研究成果的集中阐述,观点鲜明,令人耳目一新。过往的中世纪通史著作大多致力于以清晰的框架梳理欧洲在500—1500年间发生的纷繁复杂的各种事件,但本书的着眼点是历史中各层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动力结构,让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因此,作者在书中摈弃了目的论的历史书写方式,并不强调历史的“结果”,没有专注于其他许多研究者关心的“民族国家”起源问题,而是聚焦于中世纪本身,力图摘掉后人的滤镜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从与众不同的视角,重新认识这段历史,打破对中世纪概念的刻板印象。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克里斯·威克姆,英国历史学家,2005—2016年在牛津大学任奇切利中世纪史教授和万灵学院研究员,现为牛津大学荣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意大利的社会和经济,主要作品包括《构建中世纪早期:400—800年的欧洲和地中海》(Framing the Early Middle Ages: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400–800)、《罗马帝国的遗产:400—1000》(The Inheritance of Rome: Europe 400-1000)、《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史学编纂》(Marxist History-Writing for theTwenty-First Century)等。
【译者简介】
李腾,英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副教授,兼任世界史系副系主任,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中世纪思想文化史和天主教会史,侧重12世纪文艺复兴及其学术史,中世纪盛期(11—13世纪)的宗教修会制度、历史书写和政教关系。201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在《世界历史》《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史学史研究》《古代文明》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多次赴欧洲讲学。
书友短评:
@ 苏菲特 本书作者克里斯·威克姆是全球研究中世纪史的权威,本书译者李腾也是国内中世纪史研究的知名学者,本书算是威克姆以欧洲整体史的研究视角,输出的中世纪史的理论性作品,本书不能作为中世纪史入门,是一本在有一定了解基础上的进阶作品。威克姆指出中世纪欧洲的历史遗产,在政治层面1500年基本确定了当代欧洲各族分布的文化版图,经济层面,中世纪是农耕世界结构延续性的标志。文化层面,地方社会趋向于形成文化共同体。政治上从12世纪开始由“封建革命”引起的公共世界杯地方共同体政治活动大大加强,但是欧洲范围内的政治活动并非同质化的,识字率的大幅提升与长期高度平稳的经济体系促使了欧洲建立一种整体性的政治体系,这是中世纪欧洲的历史遗产。 @ 梦旅人 作者破除了好些关于中世纪的固有观念,许多论点都让人耳目一新,对我来说,最值得关注的还是第十章关于中世纪晚期的性别差异与权力关系的内容。他的写作方式等于按照时间顺序将欧洲各地从政治经济宗教方面罗列了一遍,并且忽略了文化艺术方面,这不能说无用,只是从无数冗长的定语长句和破折号注释中筛选有用信息实在是太累了,要不是幸亏前面还有不同世代的地图补充一下,这本书的价值可要打折扣。好处是根据罗列的这方方面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找相关专著更进一步了解,算是个总纲吧! @ 雾凇 主要讨论中世纪欧洲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在中世纪的千年演变过程中,土地、税收方式的基础上,不同时期的政治权力和秩序也经历了地方化、集权化的多次起伏变迁,权力更加制度化、边界更准确,经济普遍发展的基础上,生产专业化,更加城镇化,民众识字更为普及,法律更清晰,文书资料更多,逐渐形成比较有凝聚性、边界明晰的共同体社会阶层。作者认为,经历中世纪之后,欧洲最终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框架,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 汗青堂 企鹅欧洲史《罗马帝国的遗产》作者、牛津大学中世纪史大家克里斯·威克姆集大成之作,完全重构了传统中世纪史“黑暗-盛期-衰落”的叙事模式,将非西欧部分概括其中,从“经济-政治-文化”的叙述方式出发,构建以“变革时刻”为核心的中世纪通史,打破人们对中世纪刻板印象。
第 一 章 观察中世纪的新视角
第 二 章 罗马及其在欧洲西部的后继者,500—750
第 三 章 东方的危机与转型,500—850/1000
第 四 章 加洛林实验,750—1000
第 五 章 基督教欧洲的扩张,500—1100
第 六 章 重塑欧洲西部,1000—1150
第 七 章 长期经济繁荣,950—1300
第 八 章 政治重建的多重意涵,1150—1300
第 九 章 1204 年:另一种可能的失败
第 十 章 界定社会: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性别与共同体
第十一章 金钱、战争与死亡,1350—1500
第十二章 重思政治,1350—1500
第十三章 结 论
注 释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 · · · · ·
汗青堂(共137册),这套丛书还有《丝绸之路新史》《最伟大的骑士》《王国,1130—1194》《儒学与明治维新》《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