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性与激情

书名: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
作者:[法]贝阿特丽丝·穆斯利
译者:周融
ISBN:9787305247606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9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704
豆瓣评分: 9.1

书籍简介:

“我是一个流浪者,我从发现事物、相逢与交流中得到乐趣。”——苏珊·桑塔格  法国棕榈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 | 法兰西学院传记大奖得主力作,显影雄心勃勃的女性知识分子的传奇人生  直面“公众良心”的时代之思, 勾勒20 世纪下半叶西方文化界思想图谱  援 引桑塔格离世后开放的大量档案(桑塔格生前捐赠给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大量个人文件 | 桑塔格生前身后出版的大量作品),为读者了解桑塔格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开启了多种认识和理解的可能性 【内容简介】 ※ 荣获2022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苏珊·桑塔格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之一,多次荣膺国际文学大奖。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桑塔格的著作是为了寻求对所处时代的理解。她的人生经历,也折射着20世纪30 年代至21 世纪初期西方知识界、文化界的思想图谱和文艺风潮。 法国文学史学者贝阿特丽丝·穆斯利借助桑塔格生前身后的档案文件、出版作品,以时间为轴,以桑塔格人生各阶段的重要事件为聚焦点,将桑塔格的艺术评论、文学创作、政治见解与精神历程置于历史中加以考察,勾勒出这个“包罗万象的灵魂”一生的智性之旅。

作者简介:

贝阿特丽丝·穆斯利(Beatrice Mousli ),法国文学史学者,1993年索邦大学20世纪文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任南加州大学法语与意大利语系系主任、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心负责人。她著有《弗吉尼亚·伍尔芙》《马克斯·雅各布》《菲利普·苏波》等多种文学家传记。曾获法兰西学院传记大奖、法兰西学院安娜·德·诺阿伊奖等,被授予法国教育部颁发的棕榈教育骑士勋章。

书友短评:

@ 瘦竹 将近七百页的篇幅,听上去很厚,但对阅读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却并不算厚,更何况是一个精力旺盛人生经验无比丰富的评论家、作家、双性恋者。似乎很难用几句话完整定义她,阅读她的传记觉得她一个人在过好几个人的人生,有那么丰沛的求知欲,还有那么多有智性的输出。她形容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有一种进食的感觉”。看她的人生,其实也是在阅读那个黄金时代,人们为了文艺作品激烈辩论,她为了鲁西迪走上街头甚至写信给总统,还有布罗茨基、安迪沃霍尔、还包括电影行业的很多人都出现在她的交集中,阅读她的人生真是能感觉到那种浓和烈。 @ 沉香木 桑塔格的智性和激情的人生旅途。包罗万象的灵魂、文艺复兴式的全才。全书也是 相比于桑塔格的日记,这本传纪中关于她的童年、大学生活、婚姻和情感经历按照时间线将主要事件缝合在一起,娓娓道来。接着,和读桑塔格的作品一样,对她的电影、摄影、政治立场方面仍旧无感,尤其后半部分大量引用了评论家、作家的对她文章评价。她的“反对阐释”,不在意评论,作者似乎没有跟从,无一遗漏的写了她去了哪住了哪见了谁,虽然够详细平实,但略觉繁复。桑塔格的人格魅力,如果能写的又克制又客观,可读性又强,的确不容易。 @ Oxygen 三点五星。很流畅,但目前没有读维特根斯坦传时的感觉。因为维传更着眼于思想。就目前来看,这部传记所着眼的智性体现为桑塔格接受教育和获得知识的欲望,激情体现为她的情感生活。也许桑塔格并不是哲学家,所以思想缺乏一个样貌清晰的整体性,但我还是期待专辑中更多地会对她的批评和思想进行介绍。目前没看到,如果之后读到会改分。 @ 马人 为其矛盾性 @ Anita Ng 所谓的上头感应该就是随着每一个章节,她人生的变化,她的所感所思,让我更感恩珍惜此刻我的自由,她不是轰轰烈烈的过一生,但是她每一刻都在做她自己。 @ 鱼香肉丝小姐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哲思我比较喜欢,中间安利了一大堆书籍作者和电影,我跟着买了很多本,传记嘛,多多少少有夸张的成分,女性主义的我都很支持。 @ lanotte 桑塔格简直像我精神上的母亲…

书籍目录

1 序
8 童年时光
1933 年—1948 年
38 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到芝加哥大学
1949 年—1951 年
67 婚姻故事
1951 年9 月—1957 年8 月
91 异乡人
1957 年9 月—1958 年8 月
115 一位无处不在的知识分子
1958 年9 月—1964 年12 月
157 对一切皆感兴趣之人
1965 年1 月—1968 年7 月
236 她的电影征程
1968 年7 月—1974 年
333 诠解自我
1975 年—1980 年
399 转 向
1981 年—1989 年
499 从萨拉热窝开始
1990 年—1998 年
579 无可回避的世界
1999 年—2004 年
· · · · · ·

  • 我曾经服过三种刑期:我的童年、我的婚姻、我孩子的童年。我必须改变我的生活,才能真正活着,而不是等待有一天能真正活着。
    —— 引自章节:一位无处不在的知识分子 1958 年9 月—1964 年12
  • 她贪婪地阅读着,按照她的习惯。对这个习惯,她长期以来是有所警惕的。她发现这种贪欲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求知和求解,甚至也不再仅仅是为了追求乐趣:“阅读占去了过多的份额。我成了瘾君子——我需要解毒……阅读是一种写作的替代品。无怪乎近来我如此焦虑。”自从桑塔格学会认字,也就是说从稚龄开始,阅读对她来说既是逃避尘世喧嚣——以及她的家庭——的完美避难所,又是一扇通向宇宙的窗子,她已经等不及要去探索了。在满足自己无穷无尽的好奇心的同时,她有了一个可以藏身甚至可以筑起高墙的“处所”。在她与爱德华·赫希为《巴黎评论》所做的对谈中,她将小说阅读定义为一种“创造内在”的行为:只要坐拥书城,她就不再需要任何东西,尤其是不再需要任何人。她由此变得自足,灵与肉都同样得到滋养:“我阅读的时候,我总有种仿佛正在进食的感觉。而阅读的欲望(等等)就像是一种可怕的、贪婪的饥饿。于是我经常尝试同时读两三本书。”用阅读代替写作,这就是危险所在:这年春天,她陷入了“一种无症状的抑郁消沉,在随笔写作方面”,她需要克服那些已经印好的书页的召唤,才能写出自己的……
    —— 引自章节:诠解自我 1975 年—1980 年 / 333
  •   雅众·传记(共5册),这套丛书还有《美与暴烈》《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策兰传》《当我们被生活淹没:卡佛传》。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智性与激情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