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在病毒中生存一种进化论的解释
作者:[美国]苗德岁
译者:
ISBN:9787544787345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175
豆瓣评分: 7.1
书籍简介:
病毒自古以来使人类备受侵扰,但事实上,我们就生活在病毒舞动的海洋中,它们像蜜蜂一样在不同生命体之间穿梭,拖着基因片段,嫁接着DNA,传递着遗传物质……病毒对于生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古英语里,“病毒”一词的含义一方面是具有毁灭性的毒素,另一方面又是创造生命 的物质。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这一古义竟然千真万确。著名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苗德岁以科学严谨、妙趣横生的语言为我们呈现病毒毁灭与创生的双重性质,讲述人类历史上数次“破解”疫情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揭示了病毒与人类“相爱相杀”协同进化的奥秘。 【名家推荐】 新冠病毒的横空出世急剧地增加了人类对病毒的恐惧乃至憎恶,人们甚至想,科学家为什么不想办法消灭病毒。然而病毒是我们这个星球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没有它们,地球生态系统可能会瘫痪。回溯地球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病毒从生命诞生之初就是关键玩家,它们参与甚至塑造了生命进化的历程。《在病毒中生存》以近似演义小说的手法对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进行了风趣的诠释,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可谓雅俗共赏,值得所有人阅读。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张德兴 有关病毒的中文科普书籍不少,但苗德岁先生深厚的进化生物学背景,无疑为本书增添了新的亮点。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要理解病毒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协同进化的关系,就必须学习生物演化论以及生命演化的历史”。此外,书中也展露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学养,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科学与人文之间“两种文化”的鸿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周忠和
作者简介:
苗德岁,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理学硕士,美国怀俄明大学地质学、动物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86年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是亚洲首位获得该项殊荣的古生物学家。
书友短评:
@ 李小破 凡事皆有多面,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好也会变坏,坏也有可能变好。就像病毒也是如此!是可以致命的毒,也是助力创造生命的一部分。 加深了对一些病毒的理解,也更清楚如何才能减少其对自身的伤害,专挑有缝的人,如何让自己不要有太多缝可以被盯上,就是不要有基础病!免疫力不要脆弱,每日做好平衡身体的活动,把控自己可以把控的部分,也就无需慌乱无措。相生相克……适者生存!做出改变而不是自我安慰觉得一切坏事与自己绝缘。也就不会为时已晚! @ 阿茶小姐 意识到,提到一个物种,是不可能只说它的,还有它周围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各种生命:从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到病毒。都是“配套”的。关于病毒,其实可以把它们想象成灰尘一般普遍的纯在呢(所以还是得勤洗手,伟大的肥皂;甚至避免喧哗)。只是它们大部分不专攻人类、大部分也能被免疫系统识别,一小部分整合进我们的基因中成为必要的一部分。不过这本书内容并不太充实,可以当作病毒星球的复习读物吧。但多解释了一些生物过程。 @ 安歌aowu 很有趣
周忠和序言 / 1
第一章 病毒小传
“隐形杀手”现形记 / 2
病毒有生命吗? / 5
病毒的“庐山真面目”/ 16
“以毒攻毒” / 19
感冒病毒如何进入你的细胞? / 21
第二章 病毒与细胞间的持久战
“既生瑜,何生亮?”/ 26
病毒的起源与演化 / 27
可怕的流感大流行 / 39
第三章 破解 1918 大流感之谜
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 / 46
“复活”1918 大流感病毒 / 52
“水落石出” / 54
历史教训 / 56
第四章 非典事件与细胞因子风暴
冠状病毒与 2002—2003 年非典事件 / 64
细胞因子风暴 / 75
2002—2003 年非典事件的经验与教训 / 79
新冠肺炎进行时 / 82
第五章 HIV 和令人谈之色变的艾滋病
HIV 病毒和艾滋病的发现 / 92
HIV 病毒和艾滋病的起源 / 95
“特洛伊木马病毒” / 99
逆转录病毒 / 103
HIV 病毒是如何攻击宿主的? / 105
第六章 病毒与生命起源及演化
病毒与生命起源 / 114
病毒与宿主间的共生关系 / 116
没有病毒就不会有人类 / 123
考拉的绝处逢生与逆转录病毒的内生化 / 128
第七章 习惯于跟病毒共存
全球化之下的瘟疫流行 / 136
古病毒“蓄势待发” / 138
我们该怎么办? / 140
尾 声 观病毒的十三种方式 / 147
术语表 / 153
后 记 / 174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