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不存在

书名:鱼不存在
作者:[美]露露·米勒
译者:陈晓宇
ISBN:9787572607943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9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34
豆瓣评分: 8.2

书籍简介:

≈ 关于失去、爱与生命的隐藏秩序 ≈ “放弃鱼类之后,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质,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地方。” “所有的类别,都是虚妄。” ★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2020年度图书 ★ 《华盛顿邮报》2020年度非虚构佳作 ★ 《芝加哥论坛报》2020年度图书 ★ 史密森学会2020年度十大科学好书 ★ 斯坦福大学推荐2022级新生阅读 【内容简介】 大卫·斯塔尔·乔丹是斯坦福大学的建校校长,也是一位分类学家,一个执着于给自然世界带来秩序的人——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已知鱼类的近五分之一。但他发现的隐藏生命蓝图越多,宇宙似乎就越想阻止他。他收藏的标本毁于闪电、大火,最终被1906年旧金山地震摧毁——那场地震让近千个装着鱼标本的易碎玻璃罐坠落在地。刹那间,他毕生的收藏毁于一旦。 其他人可能已经放弃,屈服于绝望。但是乔丹检查了脚下的残骸,找到了他辨认出的第一条鱼,并开始自信地重建他的收藏——他用一根缝衣针将标签缝在鱼身上。当世界陷入混乱,他用一根针来重建秩序。 记者露露·米勒第一次听到这则逸事时,她把它当作一个傲慢或拒绝接受现实的警示故事。但当她自己的生活慢慢瓦解,她开始对大卫感到好奇。她对他的生活的挖掘将改变她对历史、道德和她脚下世界的理解。 《鱼不存在》是传记、回忆录和科学冒险的奇妙结合,也是一则温暖人心的寓言,讲述了如何在一个混乱永远盛行的世界里坚持下去。 【媒体推荐】 米勒潜入深海,进入了一所鱼类学校……等她浮出水面,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坠入爱河。 那就是我的感觉:她的书将我带到了我从未想过的奇怪深度,我被迷住了。——《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独特的书巧妙地赞颂了生物的多样性和一切存在背后的神秘秩序。一本书创造的奇观。——《科克斯书评》 这本书是完美的。它既诗意又博学,既个人又政治,既小又大,古怪而深刻。——玛丽·罗奇 我想住在这本书的所在地:历史与生物学、奇迹与失败以及纯粹的人类固执的交汇处。多么华丽、令人惊讶又黑暗的喜悦。——卡门·玛丽亚·马查多 引人入胜、令人惊奇,甚至震撼人心!《鱼不存在》始于对杰出生物学家大卫·斯塔尔·乔丹的令人着迷的描述。然后非常出人意料地,有如此丰富的展开。这是一个关于科学与斗争、心碎与混乱的故事,用露露·米勒亲切而古怪的声音讲述。这本书将俘获你的心,抓住你的想象力,打破你的成见,震撼你的世界。——赛·蒙哥马利 《鱼不存在》是一个关于失去所爱和找到所爱的故事,一本关于信仰如何让我们坚持下去,以及信仰如何变得有害的书。——莱斯利·贾米森 露露·米勒可能确实破解了生命的秘密。——乔恩·穆阿利姆 一次伟大的逃离……也告诉我们如何度过风暴来临的艰难时刻。——《户外》杂志 【编辑推荐】 ▴ 一个关于心碎与混乱的故事:以个人的混乱生活与失去意义为起点,挖掘斯坦福大学建校校长大卫·斯塔尔·乔丹的强悍人生,这趟离奇曲折的旅程启发作者最终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与甜蜜所在; ▴ 既诗意又博学,既个人又政治,既微小又盛大:多条线索巧妙交织,既有对科学家大卫·斯塔尔·乔丹一生的描写,也有对自己生活的描述;有科学知识与伦理探讨,更有对人生意义和人的价值的探寻; ▴内文13幅珍贵版画插图,是艺术家呼应大卫使用缝衣针对抗其生命中的混乱之力,也特别同样使用缝衣针来创作的版画作品,独一无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露露·米勒,美国作家、艺术家、科学记者,她制作的节目曾获美国广播电视界大奖皮博迪奖,在广播业工作十余年之久,是电台节目《看不见的力量》(Invisibilia)的联合创始人,也是纽约公共广播电台(WNYC)获奖节目Radiolab的制作人、长期撰稿人。其文章见于《纽约客》《弗吉尼亚季度评论》《猎户座》等。

书友短评:

@ 方烟 一位分类学家的故事,他终其一生都在研究“鱼”类,其间研究成果毁于一旦,也执着耐心地重新再来。作者想通过探究这位学者的经历,逃离混乱生活给自身带来的打击和困惑。中间有一个惊人反转,看待问题的视角就此发生了转变。分类学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它让我们更清晰准确地认知大千世界种种不同,而不是为了把生物分为三六九等,更不是为了人类自以为是的优生优培。我们惯于给自己的生活,周围的世界以及大自然建立秩序,但也可能因此走向一个极端的境地。任何违背自然规律和道德伦理的行为都是愚蠢且自大的产物。自然如此广袤奇妙,总有未探索的领域,科学总有瑕疵,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在一次次地构建,推翻,再重来的过程中慢慢前行,这没什么好沮丧的,也不是全然虚无与徒劳无功的。然而心怀谦卑与敬畏永远是对的,因为万物既伟大又渺小。 @ 丘丘玫瑰螺 书封右下角是设计最大败笔。「探索斯坦福大学建校校长的强悍人生」立刻沾上了成功学的味道。 @ 天气好吃猫 逻辑很精准清晰,用真实人物和自己进行穿插远近和虚实的写法,从普通人也能阅读的小切口去讲一个大问题,明明讲的是鱼,确实也讲的是鱼,但是看了都知道,其实本质也是在讲人。但是最后面的爱情部分不用写那么详实,也不影响大局。 @ greyStar 推荐给不了解优生学源渊的人。把科学或者上帝当信仰,最后都会发现鱼类和人生意义一样,其实并不存在 @ 灰烬 读完纯真年代正好读了一部文学到科学的过渡作品。好像不是第一本书了,一边描述并不熟悉的一个人的生平一边说着现代的事,没想到作者一步步引导到没想到的方向。 @ 望彼此来 原本以为是我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结果原来是真的写得不行。 @ 米粥浓茶 成长就是不断和自己自洽的过程

书籍目录

序曲
第一章 一头扎进星空的男孩
第二章 小岛上的预言家
第三章 无神论间奏
第四章 徒劳无功
第五章 罐子里的《创世记》
第六章 打碎
第七章 不可摧毁之物
第八章 论自欺
第九章 世上最苦的东西
第十章 名副其实的恐怖陈列室
第十一章 梯子_
第十二章 蒲公英
第十三章 有如神助
尾声
插图说明
更改说明
致谢
· · · · · ·

  • 浏览斯坦福大学的官网时,你会发现这里几乎没有关于“简可能死于谋杀”的内容。简·斯坦福的过世被标记为“未有定论”。而点击“认识一下乔丹校长”这个标题,一路翻阅大卫·斯塔尔·乔丹的大段简介时,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透露了他在简·斯坦福的死亡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简于1905年2月因不明原因去世之时,乔丹赶去夏威夷认领她的遗体——有人认为他此行的目的是压下简被毒死的报道。”不过即便是这种含沙射影的句子也是最近才添加的。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简都被认定为自然原因致死,任何更加恶毒的传言都被有意忽视,最终完全消失。关于简死亡的种种细节,我是从一本薄薄的灰色小册子中读到的。这本细致入微的书名叫《简·斯坦福的神秘死亡》(The Mysterious Death of Jane Stanford),由医学博士罗伯特·W. P.卡特勒于2003年出版。罗伯特·卡特勒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神经病学家,临终之前的那段时间,他忙于研究某个项目。某天查找资料时,罗伯特偶然在旧报纸上读到一篇关于简·斯坦福被下毒的调查报告,这让他大为吃惊。他是个历史迷,并且以母校斯坦福大学为荣,为什么他从未听说斯坦福大学之母竟然有可能是被毒死的?于是他开始深入调查,发掘相关线索。他可以在线上数据库中看到验尸报告、法庭记录和证人证言,这些资料静静地留在夏威夷,等待着被人查看。不过,当时的罗伯特已经无法离开他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的山顶住宅了。他患有严重的肺气肿,只能待在家里,远离室外的尘土,靠氧气罐维系生命。于是,在妻子玛吉和火奴鲁鲁、旧金山乃至华盛顿的档案保管员的帮助下,他收到了邮寄过来或(由玛吉)取回并放到自家办公室内的各类文档的扫描件,开始详细阅读并把自己的发现整理成文。
    —— 引自章节:第九章 世上最苦的东西
  • 其他学者的研究更为深入。布利斯·卡诺坎,一位斯坦福大学的英语教授,研究了简和她的眼线之间的通信,认为她被谋杀的时间相当微妙。他写道,大卫,为了保住自己的校长职位,“有作案动机”。理查德·怀特是斯坦福大学的历史学家,他开设了一门名为“谁杀死了简·斯坦福”的课程,希望发掘出更多线索。每个学期,他都向十几位学生提供相关档案,让他们去寻找新信息。怀特目前猜测伯莎是下毒的人(为了拿到一部分遗产),但他也认为简死亡的时间对大卫来说实属“幸运”。怀特越发相信,无论对简下毒的人是谁,大卫都在掩盖这一事实。他的学生不断发现简死后大卫的可疑行径:相熟的人给大卫去信,保证吃太多可以致死;一位不明身份的人给大卫去信,声称大卫会因为掩盖罪行“在死后受到审判”;简的眼线给大卫去信,说自己“不会因为钱闭嘴”。还有一点很奇怪:几十年来,大卫一直坚称简是自然原因致死,尽管这件事早已不再有争议。而且,随着他年纪渐长,他总会在奇怪的场合为此发声——演讲、报纸文章、信件等。怀特想知道,为什么大卫会大费周章地反复强调这个版本的解释。在他看来,大卫自始至终为简的死亡所困扰。
    —— 引自章节:第九章 世上最苦的东西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鱼不存在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