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
作者:[英]丹尼尔·比尔
译者:孔俐颖
ISBN:9787541153624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6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528
豆瓣评分: 8.8
书籍简介:
《古拉格群岛》前传,俄国流放制度的溯源之作!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 ☆近代俄国史上诸多大人物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宁都有流放西伯利亚经历,流放制度如何塑造近代俄罗斯民族的心灵以及影响俄国历史的命运? ☆2017年英国坎迪尔历史奖大奖作品,入围2017年沃尔夫森历史奖、2017年普希金俄语图书奖和2017年朗曼-今日历史图书奖,被评为《泰晤士报》、《旁观者》、《BBC历史》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年度图书。 ⊙内容简介 西伯利亚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大监狱”。从19世纪初到俄国革命,沙皇政权将超过100万名囚犯及其家人流放到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本书生动刻画了普通罪犯和政治激进分子、农奴制和村庄政治的受害者、追随丈夫和父亲的妻子与孩子的历史,以及逃犯和赏金猎人的历史。 本书启用了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档案馆中大量此前不为人知的一手资料,讲述了沙皇俄国奋力管理其可怕的刑罚殖民地的故事,以及西伯利亚对现代世界的政治力量的重大影响。 ⊙媒体&名人推荐 ☆表述精湛,扣人心弦……全书生动描述了种种关于罪与罚、赎罪、爱和可怖暴力的惊人与悲伤故事。书中人物包括专制者、杀人者、卖淫者、英雄。这是一部绝妙的佳作。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我们很难去想象这个在沙皇统治时期地狱般的西伯利亚刑罚殖民地。这部历史著作描绘了一幅生动、恐怖的图景……该书极其引人入胜,富于真实事例和逸闻轶事。 ——大卫·阿罗诺维奇,《泰晤士报》 ☆关于沙皇统治时期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杰出新历史著作……令人信服地将西伯利亚置于19世纪俄国乃至欧洲历史的中心。 ——《经济学人》 ☆采用了大量资料……这些丰富的材料,造就了这部有着细微细节的历史著作……它把“西伯利亚”这个名字的可怕之处变得如此生动、如此清晰。 ——《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简介:
丹尼尔·比尔(Daniel Beer),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高级讲师。他是《变革中的俄国:人文科学和自由主义现代性的命运,1880—1930年》(Renovating Russia: The Human Sciences and the Fate of Liberal Modernity, 1880–1930)一书的作者。
书友短评:
@ Sakura、 东西西伯利亚的首都依库尔兹克与托波尔斯克加上涅尔琴斯克的矿山,是作者着重笔墨最多的三个地区。从尼古拉一世放逐贵族十二月党人,再到几次波兰民族主义者和匈牙利起义军;鄂木斯克的刑罚堡、伴着布谷鸟“库库什金将军”的叫声从泰加林逃走的流浪者;西伯利亚地区饱和后萨哈林岛上特别是女性的悲惨生活和1905年后春笋一般的布尔什维克,作者研究之深令人叹服。只是,这个话题和古拉格一样敏感,能放出来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 danyboy 四星书,考虑到这样的书能出来,奇迹啊,五星。这本书梳理了沙皇统治下以西伯利亚为目的地的流放制度,但不是那种学术性、技术性的制度史,而是以人物故事为核心的非虚构,书按时间叙述,但每章聚焦不同的专题,包括苦役制度、十二月党人、西伯利亚殖民开发、逃亡、萨拉林岛等,资料详实,虽然也颇流水账,但还是引人入胜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1、书用绝大多数篇幅展示沙皇时期流放制度的苦闷压抑残酷,但最后一节苏维埃政权更加恐怖的流放和肉体消灭,就像一个讽刺的尾巴,嘲讽那些革命的儿女几代人的牺牲换来的是比沙皇更“慈父”的老大哥;2、书当然并非讽刺,而是解释苏俄自我清洗的原因之一,是这些革命者在帝俄时期被流放的封闭环境下积累了怨恨。3、不论怎样,流放制度当然是恶的,十二月党人和列宁惬意的流放犹如读博,但这毕竟是少数。 @ #暗蓝# 1.整个流放史呈现的仍是俄罗斯文化中的两面性,有罪之人被逐出欧洲部分,来到荒凉的亚洲,但随后亚洲部分又变成了希望所在,于是原本的放逐失去了意义;2.在这个过程中,刑罚的部分始终在“展示”与“隐藏”之间摇摆,为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的理论提供了现实支撑。原本标榜仁慈,同时又可以拓荒,从而一石二鸟的流放制度,最后却成了积累天怒人怨的火药桶;3.政治犯们以死抗争,换来流放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欧洲其他国家开始拒绝俄国方面的引渡要求,因此得到保护的人物当中包括了列宁和约瑟夫·斯大林;4.再然后,到西伯利亚流放制度随着沙皇俄国的终结而消亡,一些老布尔什维克得到了比较沙皇监狱和苏维埃监狱的机会…… @ 豆友1375764 从执政者的角度来看,整个流放制度的设计是完美无缺的。但任何东西放在帝俄那样低效的行政体系下都会变成灾难。当十二月党人来到西伯利亚,苦寒之地由此便成为反抗旧秩序的第一块纪念碑。越往后,整套流放体系越接近崩溃,无疑也预示着王朝覆灭在即。本书优点在于对制度史的流畅叙述以及对妇女儿童在流放中困境的关注。尾声里康米们将流放的宽恕改造为劳改的惩罚,不变的唯有上位者对所有人的恩赐。颇有当年刘卫黄谈及KMT与自家监狱之别的无奈之感。 @ 与影牵手 ★★★★西伯利亚百年传奇,俄罗斯民族的熔炉,最深处的绝望,苦难的升华剂。
序言 乌格利奇的铜钟 1
1 流放制度的起源 9
2 界 标 31
3 折断的剑 57
4 涅尔琴斯克的矿山 91
5 民主共和国 115
6 西伯利亚人 150
7 刑罚堡 181
8 “以自由的名义!” 214
9 库库什金将军的军队 244
10 萨哈林岛 271
11 鞭 打 304
12 “失败者要倒霉了!” 330
13 收缩的大陆 366
14 严峻的考验 393
尾声 红色西伯利亚 427
致 谢 432
注 释 434
出版后记 509
· · · · · ·
汗青堂(共137册),这套丛书还有《五四运动史》《海洋与文明》《四君主》《火鸟之地》《茶叶与帝国》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