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

书名: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
作者:[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
译者:阎克文/姚燕
ISBN:978720817903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
豆瓣评分: 9.5

书籍简介:

马克斯·韦伯关于方法论的著作,大多在其过世后收入《韦伯学术理论文集》(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Wissenschaftslehre)一书中。该书由编者匠心结集韦伯一生的“机缘之作”,以深描其方法论思想的系统性和一以贯之性,是了解韦伯毕生思想全貌必读的重要文集。 本书从中精选七篇作品(《社会科学认识与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的批判研究》《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无涉”的意义》《社会学基本概念》《边际效用理论与“心理物理学基本定律”》《“能量学的”文化理论》《正当支配的三个纯粹类型》),德语直译,涵盖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与概念:客观性、价值无涉、历史研究对象的构建、正当支配、理想类型……体现了韦伯思想的深度、广度和细腻度。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MaxWeber),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韦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开创了比较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理性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系统阐释了东西方宗教伦理差异对于社会现代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他和涂尔干被认为是宗教社会学最早的开创者,也是宏观社会学的集大成者。他被誉为社会学三大创始人之一,同时他还被视为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

书友短评:

@ 无明 本书是马克思·韦伯七篇论证社会科学研究经典方法论的著作新译本,感觉韦伯认为若社会学能够达到分析理解世界的足够理性,很多层面上都是建立在史学理论分析不够清晰的基础之上,韦伯指出如果史学家在叙事形式上把他从历史因果判断得出的逻辑结果告诉读者,却并不说明他对认识的理由所做的评估,用“暗示”事件的过程代替细致入微的“推论”,那么,他的叙事就不过是历史小说,而不是科学论断,因为那种徒具艺术形式的外观并没有确凿的因果归因骨架。实实在在的逻辑思考方法即可谓这样的骨架,因为,即使历史叙事,也需要“真理”那样的“效力”,而我们的研究迄今为止所考察的最重要方面,即因果追溯,只要是发生了争议的情况,就会利用客观可能性的范畴,去检验对个别因果要素的隔离和概括,并加以可能的归因综合,由此获得效力。 @ 本意是好的 对概念的澄清和逻辑分析能达到韦伯这样的水平就好了。1904年的文章直接就指出了在社会科学领域出现诸多谬误的原因,事实理论不分,价值事实(这里价值无涉那一篇文章以进步这个概念的梳理举了例子)不分所造成的混乱(反驳能量文化学的时候韦伯也反驳过所谓的自然主义谬误),而对迈尔的历史理论,心理物理学,能量学的文化理论的批评可以看作是韦伯这个方法的实践。价值无涉那一篇文章讨论了规范性和经验性之间的分野可以读一读,这对于做概念分析是有帮助的。这本书也批评了所谓适者生存的概念(参考p.317-318这个概念本身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就是句废话,证明不了任何东西),这已经比现在大多数人要强多了。“如果说一个职业思想家还有任何责任,那就是面对时下流行的思想,都要意识到个人的才具,保持头脑冷静,必要时逆潮流而动。” @ 春雷秋鹘 对概念的澄清和逻辑分析能达到韦伯这样的水平就好了。1904年的文章直接就指出了在社会科学领域出现诸多谬误的原因,事实理论不分,价值事实(这里价值无涉那一篇文章以进步这个概念的梳理举了例子)不分所造成的混乱(反驳能量文化学的时候韦伯也反驳过所谓的自然主义谬误),而对迈尔的历史理论,心理物理学,能量学的文化理论的批评可以看作是韦伯这个方法的实践。价值无涉那一篇文章讨论了规范性和经验性之间的分野可以读一读,这对于做概念分析是有帮助的。这本书也批评了所谓适者生存的概念(参考p.317-318这个概念本身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就是句废话,证明不了任何东西),这已经比现在大多数人要强多了。“如果说一个职业思想家还有任何责任,那就是面对时下流行的思想,都要意识到个人的才具,保持头脑冷静,必要时逆潮流而动。” @ Yukio🐙 选读第一篇论文。

书籍目录

导读伴随我成长的韦伯赵鼎新
译者说明阎克文
社会科学认识与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


文化科学逻辑领域的批判研究
一、与爱德华·迈尔商榷
二、历史因果考察中的客观可能性与适当关联
边际效用理论与“心理物理学基本定律”
“能量学的”文化理论
正当支配的三个纯粹类型
社会科学与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
社会学基本概念
引言
一、社会学概念与社会行动的“意义”
二、社会行动的种类297
三、社会关系300
四、社会行动的类型:习惯/习俗
五、正当性秩序的概念
六、正当性秩序的种类:惯例与法律
七、正当性秩序
八、斗争
九、共同体关系与联合体关系
十、开放的与封闭的关系
十一、代表权
十二、集群(Verband)
十三、集群
十四、行政型秩序和调整型秩序
十五、经营
十六、权力与支配
十七、政治集群与僧侣政治集群
· · · · · ·

  • 原则上说,在已经深度融入众多历史学派专家的血液中的古典经院哲学认识论框架内,这种观点是无可辩驳的:概念的意义就在于它们被假定是“客观”现实的虚拟图像,因而始终都在暗示所有精确概念的非现实性。康德以降的现代认识论有一个基本观念,即概念是达到对既定的经验现实进行智识控制这个目的的思想媒介,而且只有它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举凡接受了这个观念的人,那么精确的遗传学概念必然会成为理想类型这个事实,就不可能使他反对进行这样的建构。这样就把概念和历史研究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在他看来,历史学派的最终目标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概念并非目的,而是根据个别观察视角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关联现象达到认识目的的手段——这正是因为历史概念的内容必然都是可变的,所以必须始终给予必然是精确的表述。他可能提出的要求仅仅是,在使用概念时要始终谨记它们是理想建构的思想画面这一性质,而且,理想类型和历史不能混为一谈。他相信,由于主导性价值观念不可避免会发生变化,那么总的来看,实际确定下来的历史概念就不应被认为达到了最终目标,而且,正是通过当时的个别主导性观察视角建构的精确而清晰的概念,才有可能对它们效力的边界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
    —— 引自章节:社会科学认识与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
  • This conception would befundamentallyunassailable[viewed]fromtheepistemologicalstandpointofantique scholasticism, a standpoint that is in fact deeply embedded in the minds of the bulk of the specialist scholars belonging to the historical school: here, the assumption is that concepts have the purpose of being ideational reproductions of “objective” reality, and, consequently, there are constant references to the irreality of all precisely defined concepts. The basic idea of modern epistemology, which goes back to Kant, is [on the contrary] that concepts are, and can only be, theoretical means for the purpose of intellectual mastery of the empirically given; and for anyone who carries this idea to its logical conclusion, the fact that precisely defined genetic concepts are b…
    —— 引自章节:社会科学认识与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
  •   韦伯作品集(共7册),这套丛书还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第一卷)》《经济与社会(第二卷)》《学术与政治》《罗雪尔与克尼斯》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当当网十五万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