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史

书名:女性史20世纪卷
作者:[法]乔治·杜比等主编
译者:袁袆/王璐莎
ISBN:9787308231879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640
豆瓣评分: 9.4

书籍简介:

本书为由乔治•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五卷,时间分段是在20世纪。 本卷认为,在当代,女性的身份在多种文化因素的作用下开始进一步变迁,从静默的他者和被注视的客体,慢慢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开始融合汇聚,并在20世纪中后期到达了一个文化认同的高潮。在媒介传播的影响下,女性不再是世界一隅的孤立个体,而成为一个有着相似意识形态的集体。她们享有共同的审美爱好和世界观、价值观,具有更为趋同的女性特质,女性事实上由复数逐渐向单数收缩。 综上所述,20世纪是一个“女性”身份彻底被重构和确立的时代。女性反抗着父权制的枷锁,但在资本主义和商业媒介的合谋之下,她们也越来越陷入了另一种单一身份的陷阱。 本书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且雅俗共赏,可读性强,适合从学者到历史爱好者各类人士阅读,是探讨女性历史不可回避的经典权威著作。

作者简介:

总主编:

乔治·杜比(George Duby)

法国史坛无可争议的巨擘,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三代的杰出代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其主编的皇皇巨著《私人生活史》《法国史》等均已被引进国内。

米歇尔·佩罗(Michelle Perrot)

法国第七大学荣休教授,当代法国史学界的标杆人物。享誉世界、著作等身的文化史与女性史学者,费米娜文学家与西蒙娜·德·波伏娃奖双料获得者。

书友短评:

@ 麻辣牛肉 我有孝心?我孝顺?少女感?娃娃脸?有爱心?圆脸?永恒不变的?美飒少女?清纯玉女?白发魔女?→冉姐?崭露头角?锋芒毕露?低调奢华有内涵?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谦虚?谦卑?柔和?我们都不甘平庸,但却庸庸碌碌过完了一生?没有人相信(潜力)这东西,除非你做出一些事情来证明它!一一比尔盖茨,功成名就,成功,无为,失败、失败者、败类,一举成名,一夜成名,一炮而红,一鸣惊人,惊世骇俗,定海神针,女中豪杰,无人超越,无人撼动 … … !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电影🎬与书籍《道士下山》中的一句话!不改初心,方得始终? @ 13 “性别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社会构建’搪塞过去。然而,如果通过二元对立的方式来定义差异,男性为‘一’,其对立面女性为‘非一’,我们又会无奈地回归性别形而上学。此外,如果人们只关注男性与女性的不确定性范畴,就会忽视他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现实。因此,性别差异的问题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总是回到原点。”弗朗索瓦丝•提波的写的第一章最为精彩,当父权制中的男性缺位的时候,女性才有可能走上其应有的位置,并且对男性霸权发起挑战。第九章基本读不懂,感觉康德之后的西哲我是一概没有了解……总之是一本很好的书,期待其余四卷尽快出版。 @ uwillc 野心很大的系列书,但关于亚洲和拉美地区的篇幅寥寥 @ momo 被评分骗了……也就《苏联模式》一文有些意思 @ momo 历史总是在不同的地方,不断的重演。而我们最缺的,可能只是女性意识和公民意识。以及,历史似乎是属于保守派的,又或者,激进派女性再一次被消失。又及,对男总编挺不满意的。 @ 室鬥 title很大其实是一部文集,难以苟同自由女性主义作者们试图与宏大叙事的「正史」合流的行为,而占据全书几乎80%篇幅对女性政治地位、福利、生育政策的赘重叙述更让人深感作者之保守、观点之陈旧……典型的欧美白人异性恋中心非常适合敏感肌老钟的大众读物,稍微激进点都会起红疹,译本应该经过严重的删改,另翻译语病颇多,豆瓣评分9.5实在是德不配位。

书籍目录

总序

第一部分  女性的国有化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性别划分的胜利…………4
男性与女性的动员…………6
女性的时代?…………18
血税…………30
男人的战争,女人的和平?…………34
和平主义的女性主义者的失败…………35
战争与性别关系…………42
第二章 美式风格: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女性…………50
南希·科特(Nancy Cott)
大规模生产和消费…………51
家庭与家人…………52
性意识形态与性行为…………52
友伴婚姻…………53
妇女的就业:拥有一切?…………55
社会科学家的干预…………56
新式家政…………58
新式育儿…………59
消费社会中的广告…………59
第三章 法国和英国的战间期…………63
从母亲到“单身女郎”…………63
母亲、妻子和职工…………66
依赖的终结?…………80
第四章 墨索里尼如何统治意大利女性…………85
重铸性别关系…………86
自由主义父权制的遗产…………89
法西斯主义性政治的发源地…………92
生育政治…………95
家庭是国家的堡垒…………97
工作场合的女性…………100
政治组织…………103
第五章 纳粹性别政策和妇女史…………109
从反生育主义到种族灭绝:纳粹种族主义的性别维度…………110
女性的就业…………116
家庭政策、社会改革和纳粹国家福利…………120
政治、权力和纳粹妇女组织…………125
第六章 从共和国到佛朗哥时期的西班牙女性…………131
共和国的进程…………132
日益紧张的局势…………135
佛朗哥主义的来临…………141
第七章 维希政权之下的法国女性…………145
家庭第一…………147
妇女的公民行动…………151
战争与家庭价值观…………154
工作与生计…………156
爱国主义…………161
5年折磨之后…………166
第八章 苏联模式…………170
矛盾的10年…………171
保守的革命…………182
未竟之功…………187
第九章 哲学差异…………195
性别形而上学…………196
女性与女性气质:精神分析学…………200
政治革命与力比多革命…………205
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批判…………211
他异性(Alterity)与对话…………213
女性主义思想…………218
第二部分 女性、创造与呈现
第十章 法国文化的创造者…………224
1970—1990年:决定性的时期…………226
文学领域的女性…………232
普遍性和特殊性…………235
女性写作与文学批评…………241
第十一章 女性在大众文化中的矛盾形象…………246
介于男女两性之间的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246
大众消费的文化模式…………249
灾难/融合…………255
第十二章 女性、图像与表现…………261
第三部分 世纪大变革
第十三章 新兴福利国家的贫困状况与母亲权利…………278
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女性运动、母性女性主义及母亲权利…………280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生育状况和国家福利…………289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母权、父权、公民权…………294
第十四章 生育、家庭、国家…………303
陷入困境的家庭…………303
母职的新形态…………308
福利与生育劳动…………310
嫁给福利?…………313
第十五章 受到监管的解放…………318
工作还是家庭?…………320
男性的计划,女性的命运…………322
“光荣三十年”(1945—1975)的幻灭…………329
获益于性别分工(1975—1990)…………337
第四部分 现下的问题
第十六章 法律与民主…………349
获取公民权利…………350
参与政治事务…………361
第十七章 20世纪70年代的女性主义…………374
复苏的迹象…………374
何为女性主义?…………378
重构女性与解构女性…………381
分离与差异的实践…………383
女性自主运动…………387
第十八章 魁北克:从女性特质到女性主义…………391
传统女性与民族存续…………393
《乡村与家》:合作与民族共同体…………396
共识的终结…………400
第十九章 繁衍与生物伦理学(Bioethics)…………406
一种老生常谈…………407
亲子关系和科学…………411
想要孩子的权利,还是孩子自身的权利?…………416
第五部分:女性的声音
克里斯塔·沃尔夫(Christa Wolf):“最终解决方案”(The Final Solution)…………422奈利·卡普兰(Nelly Kaplan):“向丈夫们致敬”…………425
注释…………428
参考文献…………506
· · · · · ·

  • 了解那些人生经历跨越了20世纪的女性,你将被她们的不幸和伟大所震撼。她们受到战争、革命和独裁统治的打击,也见证了两性关系的巨变。我们现在是否已经到达了女性史的“终点”,到达了多年来稳定的、不可避免的解放进程的顶点?并非如此。如果诞生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旋涡之中的20世纪地缘政治现在已经告一段落了,东方集团)(Eastern bloc)瓦解后自由主义的胜利所带来的“历史的终结”的概念,也未能幸免于欧洲及其他地区一系列事件的冲击。“历史的终结”对女性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男性主导社会的末路和新社会黎明的到来?是一个性别分化几近消失的新时代?1还是一个男性和女性既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特身份又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的世界?当代女性主义者仍在这些问题上争论不休。虽然他们的目标是确立妇女作为历史主体的地位,但构建女性身份的需要和彻底废除“女性”这一类别的需要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浮现。分离主义似乎不再是可行的选择;女性与男性在有待确定的条件下,以某种形式共处好像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一个女人想要什么?妇女大众又想要什么?本书的读者们一作为历史进程中有着性别定位的行动者一将不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学者的职责不是给出这样的答案),而是会找到值得思考的内容。
    —— 引自章节:序
  • 借由女性的选择、自由和理性等话语,妇女传统的家庭地位和作为异性提供的服务如今受到了保护,甚至被大肆宣传。广告反复塑造着这样一个主题:购买是女性通过选择和控制来发挥理智、表达价值观的场域。家庭经济学家也支持这一观点,不过他们有着不同的目的。现代商业销售采纳了女性主义的建议,即让女性掌控自己的生活,并将其转化为消费主义的“选择”观念。通用电气将“选举权和(电力)开关”联系在了一起。1930年《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Tribune)刊登了一则家居用品广告,其中吹嘘道:“当今的女性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选票、取代了宽大衬裙的轻薄绸缎、宝蓝色和琥珀色的玻璃器皿、职业权利,以及与浴室颜色相匹配的肥皂。”4尽管有些愤怒的人疾呼道,女性被兜售了一种简化的、浮华的形象,这一形象不过是她们相对于男子的传统地位的现代版,但大众媒体和广告却占据了上风,成功设定了女性圆满的模式。女性主义的意图和话语并没有被忽视,而是被挪用了。广告将女性主义对女性领域和选择的强调压缩为个人消费主义,社会心理学的职业化收编了女性主义者关于性自由和婚姻权利的主张;女性主义者对性别分工的挑战则被掩藏了起来。好莱坞电影的胶片影像抵得过千言万语,它传达了亲密的私人关系与自由无异的信息,以及豪华昂贵的汽车就是美好生活的终点。”这些改编在演绎的伪装下,消解了女性主义提出的挑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妇女运动正处于高峰时期,当时的女性主义是不分国界的,而营销和媒体的力量也正是如此。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工业的产品充斥欧洲各大影院,美式现代女性解放的独特典型通过电影工业的媒介被带到了国外,让欧洲各国只得用各自的女性典型来与之抗衡。6欧洲消费者所接受的理想化现代美国女性形象比美国人自己所接受的更为纯粹,因为他们见不到美式的大街,因此无法缓和银幕上或批量生产的照片上展现的形象带来的冲击。现代化和…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美式风格: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女性……..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女性史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